第四百零二章 设计思路之争

车身自重的降低,一直是欧美车系的设计师们感觉最难办的棘手问题,毕竟他们从小所学的汽车设计思路就是和日本人不同,做不到像日本人那样草菅人命的设计方案,那样太有悖于他们的设计理念和良心。

欧美的设计师,在设计汽车的时候,首先把汽车摆在的是一个服务于人的工具范畴,所以他们更多的考虑的是汽车的安全性,然后是操控性能,然后才是舒适性或者奢华性等等问题。

但是日本的设计师不一样,在他们的设计理念范畴,汽车就是商品,所以他们的设计理念考虑的更多的则是一款车如何能够让消费者获得更大的心里满足感。

他们研究的对象更加针对的是人,也就是汽车的终端消费者,而不是车!

毕竟不是所有的汽车消费者都是有钱人,更多的家用汽车消费者所考虑的是,如何能够花最少的钱,买到一款既能够让他们感觉到有面子,然后在性能上有不弱于,或者是接近于那些中高端配置的车型,而且在这款车上最好花费是越少越好,比如更少的进维修厂,这样就能够减少一大笔的维护支出。

更少的烧油,这样就能够节省一笔燃油支出等等。

而日本设计师在这方面所做的功夫,确实是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他们可以说是把消费者的心里研究的最透彻的一群人。

如何能够在让消费者话最少的钱,却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感?很简单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车身的材料上做文章。

发动机和动力总成,无疑日本人可以做的非常不错,和欧美的发动机有的一拼,但是在汽车的自重方面,他们的车型的自重,却往往要比同等级的欧美车型轻上不少。

他们能够做到这样的效果很简单,就是在车身制造的时候,使用钢铁的地方,能够用1公分,就绝对不会用1.5公分厚的钢板和钢梁,这样一来既能够节省大量的钢材,又能够有效的降低车身的自重,从而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这也就是大家为什么在几年之后的汽车调查栏目中经常能够看到,日本车甚至在使用泡沫来作为汽车的防撞缓冲区,有的甚至还节省掉了后防撞梁的缘故。

而且即便是有的车,装了前后防撞钢梁,用的也是最薄的一层防撞梁,甚至想富士这样的王八蛋,甚至给车子配上的居然是玻璃钢的防撞钢梁……

这样的车型,要是放到欧美,那简直就会被人称为是草菅人命,所以在欧美上市的日本车型,他们在偷工减料方面,当然是不敢做到像在天朝上市的车型,那样肆无忌惮的地步。

但是要是相比起来,其实也好不到那里去,该薄的地方,那肯定是够薄,绝对不会给你多加哪怕是百分之零点零一的厚度。

不过即便是这样的钢材,也基本能够符合欧美国家对汽车所要求的最低车身强度,或者刚度。

毕竟这和欧美国家还有日本的钢铁冶炼技术发达有关,同等厚度的钢材,人家的钢材的抗拉伸度,还有强度,甚至是钢性都要比咱们天朝产的钢材好上一点五倍左右。

这也就是后世,大家为什么经常会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在天朝出车祸的日本车会出现断轴,甚至是整车断裂撕开,甚至是像纸板一样被扯得七零八落的图片的缘故。

在天朝他们使用的是咱们天朝的钢板,但是咱们的钢板,达不到他们本国的或者欧美的同等级钢板的强度和钢性,所以一旦要是发生车祸,那后果真的是非常可怕的。

也许有人说,我买车又不是为了去撞的,而且我驾驶很小心的,开的也不快,也不会酒驾,所以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我身上,日本车省油,耐用,还有面子,买了都说好,那我只能劝你以后驾驶的时候,还真的求神拜佛才行。

毕竟老祖宗有句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而且天朝的驾驶环境有多恶劣,还有驾驶人员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开过车的人都是心知肚明的。

有时候即便真的不是你的缘故,但是车祸还是会找上你,一旦要是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时候,那你真的只能是求神佛来保佑你了。

彼得介绍完了,他对这款车的车身和结构的设计,而这时候也到了记者们最感兴趣的汽车的动力总成的设计了。

K5的动力总成的设计,是由金小强来操刀完成的,所以关于这方面的问题,这帮记者们当然是找到了金小强。

本来大家对于这款车的发动机能够做到13:1的压缩比,还真是有些不尽然的,甚至很多记者都在暗自揣测华阳动力是否是在吹牛。

但是在之前,当大家看到彼得站在展台上,并且亲口承认是这款车的联合设计者之一的时候,大家也都释然了。

就算大家信不过华阳动力,信不过金小强,说白了就是信不过天朝人,但是彼得,作为一名世界知名的汽车设计大师,欧洲闻名的三大汽车设计师之一,他大家总不能不信吧?

彼得站在台上,那就说明他对这款车也是有绝对的信心的,那就说明无论怎样,这款车的发动机所公布的13:1的压缩比,就绝对是真的。

金小强可能说谎,但是彼得总不可能跟着他说谎吧,毕竟彼得不可能为了金小强,把他辛辛苦苦二十多年建立起来的信誉,给赌上。

所以这时候原本对这款汽车的发动机充满了怀疑的记者们,十分已经去了八九分,大部分都已经相信了金小强他们之前所公布的数据。

不过这时候大家心里更多的感觉就是酸溜溜的,这个家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即便他是个天才,可是不使用涡轮增压器,也不适用机械增压器,他就能够让发动机做到13:1的压缩比,他也太妖孽了吧?

“金先生,您能够给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您为这款车设计的发动机吗?他到底是如何才能够做到在不适用任何增压器的情况下,使得空气和燃料的压缩比达到13:1的呢?”

德国记者不愿意问,因为他不愿意给金小强出风头的机会,可是架不住这时候日本人最先站了出来。

要说着日本人调整心态的能力,还真是不一般,毕竟如何让汽车更省油,一直是他们汽车研发的主要目标。

所以这时候金小强在不使用任何增压器,就能够做到如此高的空气压缩比,还真是让他们感觉到非常的好奇。

“额,我必须要纠正一下,13:1的压缩比,只不过是我们对外公布的数据而已,其实根据我们的理论设计,这款发动机所能够达到的最佳压缩比是14:1……”

金小强的话音刚落,台下就又出现了和之前一样的乱哄哄的场面。

记者们是又忍不住,互相凑乎到一起,开始交头接耳了起来,不过这时候可是说什么的都有,总之金小强的话,每次都是能够让这些记者们好好的热闹一会儿。

“纳尼?……14:1的压缩比?所噶,这家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吹牛笔呢吧?13:1都已经够夸张了,这时候你居然还能吹出14:1来,难道这样的数据,就是靠着你的嘴巴说说就能够达到的吗?”

“哎!年轻人啊,怎么就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呢……”

“哼!吹牛也不打草稿,等会儿,老子一定要好好的问问你,你的这14:1的压缩比,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шшш● ttκǎ n● ¢ ○

“嘿嘿,你怎么不说15:1或者16:1呢?等会儿,老子一定要好好的让你出出丑……”

台下的记者们在金小强话音刚落之后,在议论纷纷的同时,也是各自暗怀鬼胎,总之大家对于金小强嘴里所说出来的数据,就是两个字,不信!

再加上之前和金小强所结下的仇怨,这时候很多的德国记者,和日本记者,都已经咬着牙的等着在一会儿的提问当中让金小强出丑了。

“金先生,请问您是如何能够让这款车既能够做到13:1的压缩比,又能够做到14:1的压缩比的呢?”

德国记者率先提问了,其实很多德国的资深汽车媒体人,都是和美国人一样,比较喜欢自然吸气发动机的。

至于涡轮增压,或者是机械增压这样的技术,都是最近几年随着日本车大量使用,尤其是三菱和斯巴鲁这俩品牌,大量的使用涡轮增压技术,才带动了更多的消费者对这样的技术的热情。

所以这两年在很多德国的车型上,也渐渐的出现了增压技术,尤其是大众和奥迪,他们两个是做的最到位,和最先踏入这个领域的企业。

但是即便是他们使用了增压器的车型,别说14:1的要比了,即便是13:1的压缩比,他们也做不到。

所以这帮德国记者,真的是很好奇,华阳动力到底是如何在不适用增压器的情况下,做到这样的压缩比的?

第七百九十八章 军用重卡第四十七章 攻关第八十三章 布局第一百五十六章 升温第一百五十四章 让通用无路可走第八百九十五章 轮胎市场第六十二章 数钱数到手抽筋第八百八十九章 扯皮第四百零九章 悄然起航的普锐斯第三百四十八章 谈崩了第六百二十八章 推销混合动力车第六百七十八章 烈火战马第十九章 拔刀相助第五百九十五章 入伙第七百二十七章 宝马找上门第七百四十三章 即将到来的京城车展第五百五十一章 长远打算第三百二十八章 拿下尤科斯第一百一十八章 讨价还价(2)第三百零八章 T72的坦克坟场第八百九十章 争夺话语权第六百一十九章 二手车交易渠道第二百三十六章 通用服软第四百五十三章 阿尔法财团第七百三十二章 趁火打劫第二百九十七章 我很看好战甲第八百一十九章 英雄情结第三百七十四章 万事俱备第五百八十章 关于太阳能电池的畅想第九百四十五章 雷曼危机第一百零九章 汽车之家第七百七十六章 轻混系统第八百一十八章 逼供第二十章 招聘第八百四十九章 怒火第八百六十八章 各路豪强第八百零四章 不吃亏第三百一十三章 肢解尤科斯第五百六十五章 长城危机第三百二十四章 如何用好这张牌第九百一十三章 一片大好第四百零八章 风靡网络第六百四十五章 深度合作第四百八十三章 三个理由第五百二十九章 战略性合作第七十章 地下钱庄第十三章 于飞的生死大敌第三百四十七章 卖给我们第一百二十二章 热议第八百二十八章 力度很大第五百九十四章 小赚一笔第六百八十四章 在上《TOP GEAR》第二百五十四章 原先取之,必先予之(1)第一百二十五章 欧阳奋强第九百五十章 有古怪第九百三十章 未来的靠山第五百零八章 被动摇了根基的大众第三百零五章 铁板第九百零八章 新想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出租车招牌第六百四十章 商业谍战第二百一十一章 军方来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气势汹汹第三百六十九章 上帝保佑美利坚第二百五十三章 成了香饽饽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发利市第五百九十二章 速锐预热第七百四十七章 紧凑级别车型第八百零二章 工业王冠第四百三十一章 制造工序和人才培养第一百零二章 继续山寨之旅第八百四十章 宝爷出马第三百五十一章 资金链再度告急第一百零三章 车标第五百三十三章 阿克琉斯之踵第三百三十二章 超级计算机第一百七十八章 迈瑞宝的底盘第四百四十九章 和普京的差距第一百六十二章 山城啤酒的反击第六百八十六章 强手如林第九百四十章 不要马自达第九章 逆转第九百三十章 未来的靠山第五百零九章 轰动美国第八百八十五章 庶民于富豪的狂欢第五百二十五章 各怀心思第三百一十七章 富贵险中求第六百四十三章 德尔福的条件第二百二十七章 疯狂的刀具第二百七十三章 狮子大张口第九百一十九章 俄罗斯市场第二百五十二章 验证猜想第六百一十章 互相算计第四百八十四章 发动机配置是关键第八百三十六章 方少要拿地第六百八十二章 暴力引擎第二百七十九章 叫板汉兰达第八百二十三章 反击(1)第一百三十六章 定价第六百八十九章 宝马来找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