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习惯了就好了

早在朱由校来张家口之前,便已经让吏部尚书崔呈秀和礼部尚书钱谦益联合准备对新增州县官的补缺。

为此,在占据科尔沁部、喀尔喀部等漠南蒙古的广袤领地和宁锦一带的土地后,朱由校便立即命第四军都督佥事杨廷麟临时充任漠南巡抚,同时,骑兵第三旅将常驻漠南科尔沁部应昌城,旅参将刘世玉为漠南都指挥使,以起到武力震慑作用。

杨廷麟被任命为漠南巡抚后,便宣告漠南地区军管结束,且代表着漠南蒙古正式成为大明的一个承宣布政使司。

在禁卫军撤回之前,立即进行行政划分,确立具体府州县的划分。

而吏部则立即联合礼部对候补官员的举人拔贡们进行考核,甄选出合格者担任各府州县的正印记官以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学政系统等官员。

尤其是建立学宫,大量任用儒生担任教谕等职,以传授普通蒙古牧民儒家知识,让其学习汉文化,以达到教化目的是当务之急。

一时间,无数在吏部等选官等了数年而不得的士子们突然就被提拔为知州甚至是四品知府,不过当他们知道是去漠南当蒙古牧民的父母官后,一个个倒也很不情愿,甚至还以生病为由拒绝朝廷的任命,朱由校干脆借此直接革掉其功名。

无奈之下,大量举人秀才们不得不来到关外做官,不过,为了能调动这些士子的积极性,朱由校也颁布了一些鼓励政策,如在关外做满三年,在升迁之时便比同级官员高升一级。俸禄也按照关内同级官员三倍放,且才干卓越者日后可以优先选入馆阁。

如此一来,倒也吸引了不少有志之士来吏部报名去漠南和辽东任职。

除此之外,朱由校还鼓励中下层官员尤其是州府佐2官如推官、县丞等可以向吏部报备,请求外调去漠南和辽东担任掌印主官。

另外,也鼓励童生来吏部报备,一些教谕、教授或者县丞、典史等官则可以由童生担任。

反正大明最不缺想当官的,高洪江是万历四十二年的生员,后来屡次应浙江乡试而不中,如今却有幸因吏部亟需补选大量官员充任漠南州县官而让他也被任命为科尔沁府锡林郭勒州知州。

虽说只是一个州,但却比关内好几个府都大,高洪江穿着靛青色五品官服,脚踏白底云纹靴,头戴乌纱帽,骑在花色马上,走了有好几天才到达自己的锡林郭勒州。

但等他到了才现,这个州虽然大,但却没有一座像样的城,就只有禁卫军临时军管时搭建的一个木寨,有几个简单的棚屋,就是衙门。

而治下的百姓更少,百里之内很难见到几个人,且分布都很散乱。

高洪江的父亲以前是湖广某府同知,因而他也知道一些地方官的责任,因而一到任便先开始按照朝廷要求,召集自己治内的知县,准备统计全州户籍丁口数量和牧地数量,且预备按照其他已划分的地方安排来做土地划分承包。

但高洪江现整个锡林郭勒州就只有三个县,除了锡林郭勒县以外,就是苏尼特和乌珠两县,但现在只有苏尼特和乌珠两县有县令,也就是说高洪江自己这个知州还得兼领锡林郭勒的知县。

高洪江少不得要自己亲力亲为,他以十银元一月的代价请了一名懂汉话的蒙古老人做幕僚,以协助自己的工作。

然后,就开始了自己的行政工作。

花了差不多半月时间,他和另外两个知县以及其他属官才将整个锡林郭勒的牧民都集中起来,并做好了登记注册,且编好户籍,然后又花了一月才将本州的牧地按优劣统计完毕。

直到又过了半月,才将锡林郭勒州内的三千多户牧民家庭按照丁口多寡分配牧地以及羊和马的数量,甚至还包括铁器。

扎穆哈尔本是科尔沁部某部落的农奴,在他的意识里,这里所有的一切包括他自己也是属于部落领的,但他没想到今日这个叫高父母(百姓称县令为父母)的汉人官员却亲自将三百亩草地给了自己,还分给了十头公羊和十三头母羊,以及二头小羊羔和三匹母马和两匹公马以及一匹老马,且说这些都是自己这一家八口的财富,别人无权夺走,若谁敢掠夺,可以去知州衙门控告。

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这让扎穆哈尔很兴奋,也很期待以后的生活,他有信心在以后的日子里让自己的家庭多出几十头羊和几十匹马来。

虽然每年要给大明朝廷缴纳一定的赋税,但并不高,所以扎穆哈尔也没有因此而有抵触,反而也同其他农奴一样对当今的大明皇帝陛下是由衷的感激。

由于将封建领主控制的生产资料下而让农奴解放,使得牧民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整个漠南蒙古的牧民已经忘记了劫掠,而是勤勤恳恳的放养自己的羊群和马群,为了让羊和马喂得更饱,有的到了傍晚都还在放牧。

即便到了夜晚也不歇息,因为现在各府州县都在招募工匠进行建城和官衙建设的工程,这样就需要大量的民工,而也因此让这些牧民有了个挣外快的机会。

也就过了个一年半载,整个漠南便突然多出了好几十座城池还有官道,牧民的生活也开始改变,一些富裕的家庭也开始搬进城内,修建自己的粉墙黛瓦。

而教育的成效也开始体系,若是去漠南做生意,进入一座刚建好不久的新城歇脚时,就能看见城内的学宫以及听见圆脸蒙古小孩们正在挂着孔老夫子像前的课堂里念着三字经。

但他们除了被教授儒家经典外,还有一个必学的政治课和历史地理课,政治那就是学习当今大明皇帝陛下是如何的伟大,为什么是他代表了长生天。

历史地理课则是要学习大明领土的广袤与伟大,以及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什么江南的秀丽、黄河的磅礴、泰山的巍峨、东海的无垠以及太祖高皇帝的布衣传奇、华夏民族五千年的辉煌等,都开始一点一滴的灌输进这些孩童的脑海中。

而且朝廷鼓励十岁以下的孩童改汉姓,取汉名,只要有谁家的小孩改汉姓取汉民,可减免其一成赋税。

既然能得到利益,对于普通的牧民而言,这些裹着糖衣的文化侵袭并没有引起他们的警觉,而且他们也抵挡不了这种利益的诱惑。

王、李、刘等简单好认又好记也最被草原人熟知的汉姓被大量使用,一时间,这些大姓的家族在草原上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尽管从部落封建领主手里解放了无数农奴,并让他们成为了大明的子民,以达到大明统治体系完全建立在漠南的目的,以防止罗刹国的占领这些地方,但由于漠南蒙古的广袤与地广人稀,使得许多地方还是没有真正的纳入统治体系。

为此,朱由校不得不鼓励内地百姓移民关外,并鼓励百姓走西口、闯关东,为此朱由校还直接规定,只要愿意移民关外或新占蒙古地区,可以任意开垦田亩,数量无论多寡,朝廷都承认为其私产,并三年不纳税。

另外,漠南承宣布政使司和同样新成立的辽东承宣布政使司,都会有会试名额,这样也就可以吸引一些耕读传家的传统家庭来塞外定居,并因为塞外科举竞争难度小而实现光宗耀祖的理想。

……

十几只狼被放了出来,禁卫军的战士们淋着大雨,毫不客气的搬动击簧,将一颗颗铁弹射向了这些作为靶子的狼群。

连续而又密集的射击在狼群疲于奔逃,最终全都丧命在张家口城外的原野上,在大雨中弥漫开的烟雾更是经久不散。

而这一幕让林丹汗不由得惊呆了眼,他可没想到这些禁卫军的火器果真能在雨天里作战,他不由得心想难怪当初禁卫军能抵挡住建奴进攻京城,如今看来,似乎也不仅仅是因为运气。

“顺义王,我大明的天启一式燧枪如何?”朱由校这时候则不由得笑问了林丹汗一句。

林丹汗尴尬的笑了笑:“算是我见过的最好的火器了,没想到它居然能不怕雨天,而且还能连,但它的构造似乎与鸟铳不大一样,没有了火绳。”

“具体原理,朕也不知道,朕只知道,建奴也很看重这类火器,还硬是拿出了一百万银元要从我大明买一批这样的火器,好在日后称雄草原”,朱由校也不急着问林丹汗是否有意向购买自己禁卫军淘汰了的武器,只是胡诌了一个建奴也要购买自己军火的幌子,以此来诱使林丹汗液要购买自己的军火。

林丹汗听后果然大惊,忙问道:“不是,皇帝陛下,你们不是正好建奴作战吗,你怎么还卖如此好的火器给他。”

“没办法,朕当初为争取停战以利与民休息,便与建奴签了个停战协定,协定是他黄台吉认朕为子,但朕得允许出售火器给他”,朱由校继续做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胡诌着,而林丹汗却有些信服,并道:“那不知皇帝陛下可否愿意卖于我察哈尔部。”

朱由校故作小心的想了想,才道:“这样,毕竟你已归附我大明,朕自然得当你顺平王亲兄弟,朕的军械司还有两万支天启一式燧枪的库存,到时候以每把一百银元(实际成本二十银元)卖给你如何,要知道朕的军械司造这一把就得花个百来银元,如今因为是你,朕才吃点亏,他日也得靠你为朕守住北疆。”

“多谢大明皇帝陛下,请您放心,我林丹汗绝对不会背叛大明!”

林丹汗信誓旦旦地说完,朱由校便让王承恩带着他去与随扈的军械司郎中毕懋康签订火器购买合同,林丹汗这些年来靠吞并其他部落而积攒了不少金银财宝,因而对于两千万银元,折合两百多万两黄金,他倒也拿得出。

但林丹汗并不满足于从大明这里买得一批军火,他还惦念着朱由校当初要将科尔沁一部分领地赐给他的承诺。

因此,他依旧都会时不时的来找朱由校,但都会被朱由校搪塞过去,但朱由校也没立即离开张家口,并不理他。

等到他察哈尔部将第一批购买火器的资金即五十万两黄金交付后,朱由校这才开始拒绝接见他,便开始启程回京。

但这林丹汗却仍旧不肯放弃,见朱由校不理他,便拦住了王承恩:“王公公,皇上他为何就不见我呢,那锡林廓勒到底什么时候赐给我察哈尔部,皇上他为何没一个准话?”

得了朱由校的指示的王承恩,也不由得笑道:“刚好,今日陛下要回京,顺平王若想知道可以当面问陛下。”

“好吧,我已经问了好几次了,这次就再问一下吧”,林丹汗内心此时是崩溃的,但也无可奈何,只得跟着王承恩进宫面见朱由校,一见朱由校就立即迫不及待地问其此事。

而朱由校这时才故作愕然地问道:“朕什么时候答应过你顺平王这事,顺平王不会记错了吧。”

“没有记错!陛下,你也是一言九鼎之人,不能出尔尔”,顺平王这么一说,朱由校却突然喝骂了他一句:“放肆!”吓得顺平王当时就愣了一下,但还是强撑着道:“难不成皇帝陛下您真的要反悔。”

“反悔不反悔到不关紧要,顺平王啊,你得调整好心态,这种事不仅仅只会生一次,朕会再来几次这样的空口白话,到时候你习惯了就好了。”

朱由校说着就转身进了龙辇,准备启程回京。

而林丹汗却是半晌没回过神来,拳头捏的很紧,牙齿咬得嘎嘣作响,很明显他现在很愤怒,愤怒朱由校拿他当猴耍。

林丹汗恨不得立即回去,率数万铁骑来报此仇恨,但一想到朱由校几日前就说让孙传庭和王在晋等在加强防务,而禁卫军也集中撤退到蓟州一带,只怕就有防范自己大举进兵的意思。

因此,林丹汗液只得忍着,但一想到自己除了花不少钱购买了一批火器外,归附大明且借道于禁卫军似乎什么好处得到,反而同建奴一样陷入了大明的包围圈,就让他感到很憋屈。

第两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军陆战队对战五万土著第三百零三章 下狱(上)第四百零二章 当古典军队遇上近代化步兵第五百三十章 全歼西洋联合舰队第四百六十三章 宫闱之事第两百六十四章 舆论的发酵第一百九十五章 责问第五百七十三章 扩大战争与拉动经济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击盗用商标者第三百一十章 检阅禁卫军第一百七十三章 群臣憎恨温体仁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层文官间的斗争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传动员鞑子普通民众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国之臣的威风第三百章 入学就挨打的学员与总兵当班主任第九十三章 会试第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君王不早朝第一百九十六章 跟衍圣公关系甚大第两百九十七章 皇家军事学堂第三期招生现场第四百三十四章 彻底占领爪哇国第两百一十一章 斩杀第四十五张 建立科技体系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鸦片卖到西洋去第四百九十九章 逼罗刹国谈判第八章 皇后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检不能再留了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满满的鞑子第两百六十一章 诏令各地藩王进京参祭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朋克时代的汉文化扩张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铎被狙击第三十八章 巡城御史第一百零七章 大风起,胡乱始第四百四十八章 建奴主力被全歼与妄图称帝第三百五十章 郑芝虎败象已现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弃第五百九十七章 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三百章 入学就挨打的学员与总兵当班主任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与奸臣第二百二十五章 卢象升对吴三桂的羞辱第二百二十六章 雨中江南第三百七十四章 武力夺回澳门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四百八十一章 户部尚书郭允厚是突破口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与夷灭三族第两百零一章 孔闻诗受审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围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七十七章 自以为是第八十七章 挑拨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与奸臣第一百二十章 无良文人范文程第四百零三章 贪婪的哥萨克骑兵第五百三十六章 红叶坞见顾横波第五百六十七章 伦敦条约签订第六十三章 授官第三百二十三章 张家口堡会见林丹汗第两百二十章 会见南京官僚第四百一十章 毒酒杏花春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触逆大明国威第一百五十三章 憋不住的朱由校第两百九十一章 火烧左良玉第一百九十七章 从孔氏嫡庶上否定孔胤植第两百二十九章 留都官员对国家资本的抵制第七章 孙承宗不是杨涟第三百二十三章 张家口堡会见林丹汗第三十章 抄家(三)第两百七十四章 王爷,何不谋之第四百八十五章 张煌言去漠北第两百五十七章 经济工作会议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债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局已稳第两百九十五章 重新评定张居正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定国带兵英国全境游第三百八十八章 当哥萨克遇见毒气弹第一百六十五章 侵权第二十四章 血战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学士与兵部左侍郎视察津门第一百五十五章 第一个百万产业第五百一十六章 身首异处 (第三更)第七十章 只能当一小卒第一百八十六章 拉下去,砍了第两百八十六章 皇太极恼羞成怒与东厂来武昌第五百一十七章 省亲前夕的地方官反应 (第五更)第两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华奎的战略第三百二十二章 宣传动员鞑子普通民众第四百零八章 禁卫军突然出现第三百七十八章 不自信的君王和自信的臣僚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鞑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一百零二章 采取强制措施第两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两百六十一章 诏令各地藩王进京参祭第三百零四章 下狱(下)第十九章 皇帝的日常生活第四百八十六章 不守规矩则杀之第八十三章 修什么陵墓第两百三十六章 抱了魏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