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冷暖自知(五)

胤祥见胤禛样貌极严肃,便老老实实答道:“四哥的话胤祥记下了。”

想了一发,胤禛又道:“还有一事你得放在心里。方才言语之中,你直称太子为二哥。往后,以我瞧着,你还是得习惯称太子的好。”

看到胤祥面上一副不解的神色,胤禛轻轻叹了口气,道:“虽说确是骨肉兄弟,但君臣的名分早定,太子终有一日是要领驭九方的,到时候,他首先是皇,其次才是兄,咱们这些为臣为弟的,得时时把敬畏两字放在心里。只有把这层意思想透了,才有兄友弟恭,才有天家和睦。”胤禛说着,心里闪现得却是康熙与自己之间的种种,嘴里便像是含着块黄连似的,有一股愈来愈苦的滋味慢慢弥漫开来。

胤祥看着胤禛,似懂非懂地品味着胤禛说得每一个字,良久,才若有所思地道:“四哥说得是。”

胤禛此时才觉得适才有些话多了,便生生地转了话题,问道:“我额娘可还好?”照着规矩,皇子开府以后,除非奉圣命,否则便只能在母妃或是自己生辰时才能母子得见。胤禛出征至今,一直没有机会再见乌雅氏。而胤祥由德妃抚育至今,也有大半年了,平素里胤祥和胤祯两个常常下了书房便去德妃的院里陪着她说说私房话,胤祥本来便是个性开朗的人,很得德妃的欢喜。时间一长,德妃便视他如己出一般,比起胤禛来倒更亲近一些。此刻胤祥答道:“额娘挺好,就是有时惦念着四哥。”

胤禛微微颔首,道:“我也时常记挂着额娘。再有月余,便是额娘寿诞,我备下了些寿礼,到时与十三弟、十四弟约了一起去给额娘拜寿。”这话胤禛说得有些言不由衷,面对乌雅氏,他总是无法像对待佟氏那般亲近,大概因为从小便不在身边,久而久之,总觉得之间隔了层什么似的。顿了一下,胤禛又道:“看时辰也不早了,哥子便不留你用膳了。若是宫门下钥进不去,明早你又少不得被师傅责罚。”

胤祥原以为可以在胤禛处多耍一会儿,此刻多少有些失落。看到胤祥眉眼都耷拉下来,胤禛笑道:“明日下了书房后我就去阿哥所寻你,可好?你看,你四哥刚回来,怎么也得和你四嫂还有你侄女说会子话不是?”

胤祥这才展颜道:“四哥这句不够实在,只怕想和四嫂乐和是正经。小格格若是这会儿就能说话,只怕四哥今晚上就得做恶梦。得嘞,小弟就不再碍着四哥的眼了,这就告辞了。”

胤禛送了胤祥出了府门方才转回,乌拉纳喇氏早已在花厅等候,见了胤禛,温声道:“爷乏了吧?已经吩咐下去在偏房内烧了热汤,爷这便去沐浴可好?”

胤禛嗅着从乌拉纳喇氏身上散发出来的一缕馨香,下腹突地腾上一股火热,当下捉住乌拉纳喇氏的小手,唇上带出些坏笑,道:“我现时是一分一毫的气力都没有,只能烦劳福晋了。”乌拉纳喇氏没想到胤禛居然说出这话来,面上红的都快滴出水来,尝试着想要从胤禛的手中挣脱,却只是徒劳,终究还是任着胤禛半拽着带进了偏房之中。

次日三更才过,只看了一眼还在襁褓中甜甜睡着的女儿,胤禛便匆匆出府,四更之时已候在了毓庆宫外。只等了一小会儿,太子竟然亲自迎了出来,不待胤禛请下安去,就被太子一把扶住了,太子甚至还和胤禛行了一个碰肩礼,让胤禛颇有些意外。在他的记忆之中,太子似乎还是头一次如此做派。

将胤禛让入西配殿客座上坐了,侍奉太监端上两碗奶子,太子呷了一口奶子,笑道:“四弟尝尝,最近内务府的食方子里加了茯苓、黄精这起子滋补药材,唔,着实不错!”胤禛却不习惯食用人奶,倒也不是文人常说的惜福,只是想想便觉得反胃,因而通常自己府中也只用些牛奶。此刻见太子相劝,又推辞不得,便端起之后用唇微碰了一下,敷衍道:“的确不错。”

太子细细打量了胤禛一番,又道:“四弟看着还是有些疲累之色,原想着让四弟多在府内歇息几日的,没想四弟今日一大早就来了。皇阿玛就曾说过,我等兄弟之中,四弟可谓第一勤力之人啊。”

太子处处透出的不寻常的亲切,让胤禛心中生出些警惕,此刻言语之中便更添了几分谦恭,道:“太子体恤臣弟,臣弟感怀不已,皇阿玛所言,更让胤禛惭愧,哪敢生出一丝懈怠?再者,太子监国,臣弟奉旨回京听用,原该昨日就来请安的,此刻已是偷懒了。”

见胤禛如此,太子微微一笑,道:“四弟这几年真是历练出息了。前方的战报我都细细读了,这回你随皇阿玛出征葛尔丹,可谓劳苦功高。”

胤禛正襟危坐,答道:“臣弟怎敢居尺寸之功,无非随侍皇阿玛身边做些杂事而已。”

太子细细眯起了眼睛,像是不经意地道:“四弟像是有些堕了志气?”

“太子何出此言?”胤禛登时心中一紧。

“也没什么,只是略为四弟觉得有些遗憾而已。当初皇阿玛亲征,不少方略都是四弟建议的,征讨这大半年,四弟也是忙前忙后,不惧烦杂,可如今眼看着全功在即,四弟却回了京城。”太子轻轻叹了口气。

“臣弟肚子里有多少货色太子您还不知道?不被责罚已然是万幸了,何谈功赏?臣弟在前营本来也只是管着些人吃马嚼的差事。如今葛尔丹战败,臣弟可做得就更少。能回京效力,臣弟之所愿也。”胤禛心中盘算了一番,还是吃不准太子刚才所说的这些是太子本意还是康熙的意思。

“如此最好,四弟不妨看得远些。只要实心用事,功赏也不在此一时。”太子循循善诱道。

此时胤禛才明白太子这一番弯弯绕,太子除了想挑起自己与大阿哥等的不睦,更是想借机进一步拉拢自己。什么叫做‘看得远些’;什么叫做‘功赏不在此一时’?无非就是想告诉胤禛,只要踏踏实实跟着太子,以后便是富贵可期!

“太子的话实在精当之至,臣弟记下了。臣弟必定踏实做事,不违皇阿玛和太子的训喻。”胤禛稍一思索便即答道。

见胤禛恭顺,太子面上的笑意又浓了几分,随手从袖笼之中取出一份皇封的旨意,递给胤禛,道:“皇阿玛已经下旨班师回朝。按皇阿玛的性子,我这边迎奉圣驾时也总得有些实际的功绩才好。我琢磨着,这两年京城但逢春夏之交雨水充沛之时便会河水泛滥,我已经请旨调了于成龙来,好生修修京城附近的河道。但于成龙再好,也比不上自家兄弟让人放心。你对户部、工部的部务都熟,就替我坐纛该管此事可好?”

第101章 父子兄弟(七)第29章 伤逝(三)第23章 兄弟(一)第321章 一波又起(七)第188章 风雨欲来(一)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第82章 出征(五)第388章 问鼎(十二)第94章 又生风波(二)第238章 浑水(十九)第307章 南山遗恨(六)第21章 围猎(五)第244章 浑水(二十五)第112章 历史轨迹第99章 父子兄弟(五)第192章 风雨欲来(五)第242章 浑水(二十三)第362章 风云渐起(八)第234章 浑水(十五)第279章 督抚之争(五)第365章 风云渐起(十一)第387章 问鼎(十一)第93章 又生风波(一)第375章 风云渐起(二十一)第205章 惊变(一)第28章 伤逝(二)第292章 多事之“秋”(四)第55章 初识愁滋味(九)第244章 浑水(二十五)第206章 惊变(二)第45章 麻烦(五)15 家祭二第155章 冷暖自知(六)第163章 国事家事(一)第376章 风云渐起(二十二)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110章 嫌隙(五)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第330章 万寿(七)第367章 风云渐起(十三)第373章 风云渐起(十九)第195章 风雷涌动(二)第52章 初识愁滋味(六)第97章 父子兄弟(三)第388章 问鼎(十二)第381章 问鼎(五)第381章 问鼎(五)第138章 二征葛尔丹(五)1 诞生第218章 惊变(十四)第237章 浑水(十八)第35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五)第315章 一波又起(一)第357章 风云渐起(三)第70章 从军(一)第40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十)第314章 一波未平(四)第376章 风云渐起(二十二)第41章 麻烦(一)第164章 国事家事(二)第361章 风云渐起(七)第274章 尘埃落定(十七)14 家祭一第290章 多事之秋(二)第235章 浑水(十六)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二)第88章 首战葛尔丹(四)第289章 督抚之争(十五)第81章 出征(四)7 成长第198章 风雷涌动(五)第219章 惊变(十五)第199章 风雷涌动(六)第175章 南巡(六)第203章 风雷涌动(十)第363章 风云渐起(九)第294章 多事之秋(六)第223章 浑水(四)第319章 一波又起(五)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7 成长第100章 父子兄弟(六)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214章 惊变(十)第110章 嫌隙(五)第49章 初识愁滋味(三)第284章 督抚之争(十)第277章 督抚之争(三)第374章 风云渐起(二十)第53章 初识愁滋味(七)第115章 家宴(三)第349章 父子兄弟(十九)第68章 何去何从(九)第17章 围猎(一)第334章 父子兄弟(四)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233章 浑水(十四)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150章 冷暖自知(一)第188章 风雨欲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