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裕亲王

8.裕亲王

这日午后,其他三位阿哥随侍卫们练骑术去了,只留下胤禛一人,因他年纪幼小,因此未能随行,只好一人独自练习箭术,心中好不郁闷。

正练着,就见康熙一路行来,身边除了武丹等几位侍卫之外,还有一人,此人身材比康熙略高,细长脸,俩道浓眉,嘴角总是带着一丝笑意。他穿着绛蓝常服,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马蹄袖,带一顶石青锦缎六合一统便帽,帽顶缀一红丝结,看打扮实实看不出他的身份。

胤禛连忙走了过去,按规矩叩请圣安。康熙微嗔道:“怎么这么大喇喇的不懂规矩,看到你皇伯父还不赶快见礼?”

胤禛心道,原来这便是裕亲王福全。福全,是康熙的二哥,也是世祖皇帝的长子。(在他之前的其他阿哥都夭折了)当年世祖皇帝十分器重他,问询诸皇子志向时,福全居然让人大跌眼镜地回答道:“为一贤王足矣。”在这种情形下,皇位才毫无悬念的落在了是年才八岁的玄烨身上。

康熙登基之后,一直非常倚重福全这位长兄,亲政之初便赐爵福全为裕亲王,并命其执掌正红,镶蓝二旗,且允许福全见驾不用称臣,恩宠无以复加。

在胤禛眼中,康熙所为,不过帝王心术而已。福全既是手足至亲,又全然没有野心,平日里只一味小心翼翼办差,当然应该大书特书地列为典型。

既然康熙有令,胤禛不敢怠慢,一个千打了下去,道:“侄儿胤禛给皇伯父请安,皇伯父吉祥。”

裕亲王一见这个粉琢一般的小侄子,就高兴得不得了,连忙道:“快起,快起。皇上,这可是咱家老四吗?”

康熙微微一笑,他很满意胤禛彬彬有礼的举止行为,道:“正是,现在正由佟佳氏抚养。”

裕亲王“啧啧”有声地赞道:“怪不得呢,这么小就雍容有度,可见懿贵妃督导有道啊。”

听到裕亲王提到自己的皇额娘,胤禛拱手以谢,裕亲王又是大加赞扬。胤禛仔细看康熙的脸色,虽然康熙口头没有什么表示,不过两眼放光,说明他对这种赞赏,还是颇为受用。不过胤禛倒是暗自腹诽,这位二伯,虽贵为亲王之尊,于恭维之术,却如此精通,每一下都似挠在康熙的痒处。这一点,看来相当有效,自己以后也可以有样学养,看来须得多加练习。

寒暄了一通,康熙道:“朕适才看你练箭,可有什么进展?”

胤禛恭敬地答道:“儿臣现在已经能射八十步左右的靶子了,只是准度尚待提高,十箭之中,能中红心者七八而已。”

康熙心中赞许,口中却道:“练了许久还这么不成器,回头今天自个到武丹那里去,朕罚你站马步一个时辰。”

胤禛暗暗叫苦,直拿眼神向今天刚认的皇伯父求援。果不其然,裕亲王笑道:“皇上,今天看在臣的面上就免了吧。四阿哥在这样年纪能开弓射百步已是难能可贵了,臣的那不成器的长子保泰,今年都大四阿哥一轮多了,也不过能射一百二十步,准头还不及四阿哥呢。保泰天天只知泡在戏园子之中,臣也拿他没办法。”

康熙见兄长求情,也便不再坚持。只是略皱眉头对福全道:“二哥,保泰这样也不成事,不如朕给他一个差事,也好让他有所历练。”福全连忙称是。

康熙看着旁边架上的弓,突然来了兴致,道:“二哥,好久我们兄弟没有比试了,今天一较高下如何?以前皇考常常督促我等,考较你我兄弟的箭术。而以前兄弟之中,以二哥你的准头最好。”

福全有意推辞,可康熙却一再坚持,无奈之下,只好各自选取弓具,要侍卫把箭垛放在二百五十步的距离,兄弟俩并肩而立,“唰唰”得射出十箭去。

胤禛不等侍卫去数,便奔了过去,细细察看着两人的箭垛,康熙十箭全中靶心,福全却只射中六箭在红心,四箭中了蓝圈,但胤禛发现,六箭的离散距离很近,几乎射在一点,而四箭虽在外圈,却同样射在一个位置。这只能说明两点:第一,裕亲王有意相让,第二,他的箭术实在了得。

胤禛也不多话,把箭拔下来之后,便来到康熙面前报靶,康熙听得自己全中,眼角都是笑意,道:“必是二哥相让了。”

福全连忙摆手道:“哪里,是皇上技艺精进,福全自叹不如啊。”

正在此刻,李德全手捧一道奏折赶到,康熙见是急报,便走到一旁看折子。乘这一空隙,胤禛来到裕亲王身旁,小声道:“伯父好箭法啊。”

福全料得胤禛已经看出,却未点破,便有些尴尬地干笑了两声。

胤禛道:“皇阿玛一直教训胤禛箭法太差,侄儿想私下求教伯父箭法,不知伯父愿意赐教否?”

到这一步,福全也无他法,只能点头应允。

之后,康熙疏散完毕,便回乾清宫批阅奏折,要福全一同去商议政事。也不知道福全是如何与康熙商量的,这日过去之后不久,胤禛便被告知,以后福全授命教授自己弓箭,自己可在下了书房以后经常去裕亲王府走动。

这下可是称了胤禛的意。而且更使胤禛惊喜的是,除了弓箭之外,裕亲王府还有更诱人更稀奇的物件,火铳。胤禛使尽全身解数,诱得裕亲王连带教了自己枪法。虽然在现代,胤禛(路杰)自己便是枪法好手,可是面对这种“上古”的玩意,他也是需要慢慢琢磨的。

只是苦了裕亲王,被这个“小魔头”缠住之后,就再无一天宁日,不过,裕亲王嫡福晋倒是很喜欢胤禛,因为她自己不能生育,所以对于这个既聪明又懂事的孩子,那种女人天生的母性便倾注了出来。她甚至还要求裕亲王向康熙进言,要将四阿哥过继到裕亲王府,所幸裕亲王没有这个胆子,也不敢多了佟贵妃的心头所爱,此事才算告罢。

两人相处得久了,慢慢的,裕亲王也喜欢上了胤禛,就听之任之地由着胤禛的性子来。胤禛自然如鱼得水,裕亲王府被他翻了个遍,连裕亲王的马厩都没有放过,好好过了一把骑马的瘾。福全拿他全然没有办法,加之心中对胤禛好感颇深,尤其对于胤禛技艺精进之快大加感叹。于是乎,爷俩个经常就凑在一起,也没大没小,扎堆的胡闹起来。

第207章 惊变(三)第324章 万寿(一)第64章 何去何从(五)第92章 首战葛尔丹(八)第177章 南巡(八)第343章 父子兄弟(十三)第228章 浑水(九)第336章 父子兄弟(六)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338章 父子兄弟(八)26 兄弟三第171章 南巡(二)第142章 二征葛尔丹(九)第205章 惊变(一)第351章 父子兄弟(二十一)第20章 围猎(四)第59章 谁言寸草心(三)第250章 议储(三)第252章 议储(五)第233章 浑水(十四)第177章 南巡(八)27 伤逝一第159章 河务(二)第138章 二征葛尔丹(五)第234章 浑水(十五)第96章 父子兄弟(一)第391章 问鼎(十五)第165章 国事家事(三)第21章 围猎(五)第243章 浑水(二十四)第388章 问鼎(十二)第312章 一波未平(二)第168章 封爵(一)第50章 初识愁滋味(四)第178章 南巡(九)第110章 嫌隙(五)第270章 尘埃落定(十三)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77章 问鼎(一)第372章 风云渐起(十八)第159章 河务(二)第322章 一波又起(八)第339章 父子兄弟(九)第39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九)第70章 从军(一)第18章 围猎(二)第283章 督抚之争(九)第174章 南巡(五)第65章 何去何从(六)第53章 初识愁滋味(七)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二)第44章 麻烦(四)第105章 父子兄弟(十二)第267章 尘埃落定(十)第76章 从军(七)第189章 风雨欲来(二)第162章 河务(五)第242章 浑水(二十三)第87章 首战葛尔丹(三)第362章 风云渐起(八)第161章 河务(四)第130章 暗潮汹涌(七)第49章 初识愁滋味(三)第110章 嫌隙(五)第329章 万寿(六)第127章 暗潮汹涌(四)第359章 风云渐起(五)第301章 意动第371章 风云渐起(十七)第340章 父子兄弟(十)第386章 问鼎(十)第113章 家宴(一)第244章 浑水(二十五)第226章 浑水(七)第90章 首战葛尔丹(六)第133章 管中窥豹(二)第283章 督抚之争(九)第186章 又逢伤心事第252章 议储(五)第164章 国事家事(二)第104章 父子兄弟(十)第364章 风云渐起(十)第60章 何去何从(一)第224章 浑水(五)第48章 初识愁滋味(二)第337章 父子兄弟(七)第113章 家宴(一)第221章 浑水(二)第285章 督抚之争(十一)第160章 河务(三)第42章 麻烦(二)第126章 暗潮汹涌(三)第269章 尘埃落定(十二)第31章 八阿哥(三)第111章 嫌隙(六)第330章 万寿(七)第34章 吾家儿郎初长成(四)第341章 父子兄弟(十一)第80章 出征(三)第298章 多事之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