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深不可测,无奈折腰

旖景留在建宁候府用了晚膳,和旖辰好好劝慰了外祖母一番:“外祖母不用担心,姐姐回宫,必然会将实情回禀皇后娘娘,二舅母是被人陷害,虽清白有污,但这种事旁人也还能接受,毕竟也不是二舅母德行有亏,皇后娘娘必然也乐见这一结果,这事情也就引人议论一阵罢了。”

倘若诰命夫人与人私通,便是朝廷脸面都不好看,委实被人陷害是大家都乐见其成的结果。

只旖辰瞅空拉了旖景在旁,甚是担忧:“外祖母一时在气头上,我不好劝,你一惯就比我聪慧伶俐,还是劝劝外祖母,别让二舅舅除族。”

旖景当然不会这般“好心”,暗一沉吟,觉得有的事还是要点醒旖辰,免得她对黄陶兄妹全不设防,糊里糊涂地被人利用,或者中了什么算计,便轻言慢语地说道:“这事姐姐还是听长辈们的才好,姐姐想想,二舅为何与廖家私下联络?”

旖辰自然只是愣怔。

“便是外祖母之言,二舅心里,还是把廖家当作外家,二舅若真孝顺外祖母,又怎会如此?廖姨娘当年可不是个消停的,仗着外祖父宠幸,说服外祖父提携廖家入仕,这始终都是外祖母的心结,不怪她老人家介怀,假若换成你我,谁不把这么个姨娘当作眼中钉?”旖景说道。

“可廖姨娘尸骨已冷,她到底是二舅生母,二舅便是想着廖家,也是因为孝道……”旖辰尚且不甘。

旖景立即肃色:“姐姐糊涂了!廖家全靠候府提携才有今天,二舅与夫人能平安长大,成家立业,可是因为外祖母多年照顾,而没有受廖家一饭一衣,二舅要尽孝道,也该冲嫡母,对姨娘的娘家尽孝可不应当,廖家当年把女儿送人为妾,得了聘金就是两清,与候府与二舅有什么干系?打个比方,倘若咱们二哥把张家认为外家,姐姐可觉得那是二哥孝顺?”

旖辰彻底失语。

半响,才又问道:“你怎么将母亲称作夫人?”

旖景趁机就把宋氏与冬雨的事告诉了旖辰,颇带着些不满说道:“我知道夫人一贯贤惠,可这事险些害了世子,若非我机警,让冬雨得了手,我还有什么脸面对人?夫人有没有坏心我不知道,但冬雨的确为她所荐,她也的确是受了宋氏的请托,并非一门心思为我着想,姐姐想想,哪有人硬赶着要成陪嫁的,还不是心怀叵测,夫人能没有半点察觉?听了宋氏的话,说服我带着冬雨,究竟是个什么主意?我这心里始终有个疙瘩,一时解不开,便是姐姐,也得当着心,夫人今后要塞人给你,千万不能接受,姐姐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想想福王。”

一番话更让旖辰目瞪口呆,一时也没有什么清明的想法,连声叹息:“你一贯比我明白,我也不劝你,可我始终不信母亲她有恶意,总归是有自己的难处……罢了罢了,我知道你不是轻狂人,行事自有分寸。”

旖景见旖辰并没有因为黄氏责怪自己,这才放了心,看来姐姐还没被黄氏迷惑得不分是非,有了前车之鉴,就算不至于疏远黄氏,心里也会存着注意,黄氏这时已如惊弓之鸟,福王又不涉储位,暂时也不会引得黄氏阴谋暗害。

当告辞回府,已是夜暮四合,虞沨上了车,二话不说便将旖景揽在怀里,下巴轻搁肩头,却不说话,旖景有些纳闷,被他搂在怀中,看着窗外不断闪过的灯火,轻轻问道:“大舅说了什么?”

“都在纳闷,不知是谁与二爷过不去。”这时,虞沨已经不称二舅了,直呼姓名也不太好,权且把黄陶叫做二爷。

“我不是同情江氏,但觉得这手段未免阴狠。”旖景也在琢磨这一桩事,她实在怀疑三皇子,想了一阵,还是问了出来:“也不知是不是三殿下。”

虞沨轻轻“恩”了一声,微闭着眼睑,有些漫不经心地说道:“以三殿下的心智,不难发现当初那场暗杀的蹊跷,若真是金逆所为,必不会害你性命,殿下也身涉其中,险些没了性命,报复也说得过去。”

听虞沨这么说,旖景心里竟松了口气,是的是的,那人睚眦必报,倘若真被他察到黄陶身上,哪会不施以报复,并非因为自己,而是因为身中毒箭的是他。

旖景并未看见虞沨的眼底,一阵暗流袭卷。

这事必是三皇子的手段!

他虽想到黄陶豢养有死士,可一番暗察,并没有任何收获,可见黄陶因阴谋暴露,也更添谨慎,并没与死士联络,可却出了这样的事……虞沨也得了消息,清平庵后山,今日还发现了一具无名死尸,依他推测,定是又一死士!

旖景尚且不知黄陶是三皇子的人,虞沨却早已笃定。

三皇子究竟要干什么!

他这番举动,毫不掩饰,报复之意相当明显,必让黄陶察觉,以三皇子的城府,哪能不知如此会让黄陶怀恨,合作双方产生嫌隙,又如何能同舟共济?

三皇子为了旖景,难道到了连大局都不顾的地步?

想到这里,虞沨更紧了臂弯,鼻尖又往旖景衣领里一埋:“不管幕后操手是谁,黄陶除族,都是一件好事,至少将来,不怕再牵连候府。”

旖景却担心黄陶会怀疑上己方,不过转念一想,就算没有这一桩事,黄陶兄妹也不会放过他们三兄妹,恶意早已存在,撕破脸只是迟早,只不知黄陶接下来又会怎么行事。

及到次日,黄陶便向太子表达了“请辞”之意,他极有自知之明,晓得就算自己不动,弹劾他忤逆嫡母的奏折也会递去圣案之上,与其到时灰头土脸丢了官职,不如自觉,反倒赢得个光明磊落。

太子果然甚为惋惜,拍着黄陶的肩膀说道:“你虽有错,但孤甚为理解,你不失丈夫磊落胸怀,可礼法在上,孤也只好接了你的辞呈,只待时移日转,等风头过了,未必没有起复的机会,你与仪堂历来交好,干脆就先在他府上谋个差使。”

孔仪堂,单名俊,皇后胞兄,为中书断事孔执尚嫡长子,现为太子太保。

大隆东宫属臣大都有职无权,因天子登基尚才数载,眼下又无战事,天子不曾出巡,太子也没有监国的机会,往常天子问政,太子大多没有建树,东宫属臣们更是摆设,不过太子属臣当然与太子交厚,虽眼下无权,众人也不敢小觑,待太子登基,这些可都是信臣。

黄陶与孔俊交好,简直到了八拜之交的情谊,这才谋得个三品太子宾客,也属太子“心腹”,当然,若不是因为如此,他也入不了三皇子的青眼。

那时三皇子刚才十一,在外头立府,就开始笼络黄陶,直言不讳其野心,又分析厉害,称太子并非明主,黄陶犹豫多时,直到用自己的眼睛看明白太子果然庸禄,而三皇子小小年纪就有这般见识,懂得韬光养晦,奉迎得太子当他一如同胞兄弟,连皇后都对三皇子毫不设防,更有圣上对三皇子的包容疼宠,黄陶这才意动,处得久了,更是对三皇子心生敬畏,渐渐成了心腹。

不过就连黄陶,也不知三皇子全盘计划,更不知自己这枚棋子关键用途。

无论如何,眼下都不是与三皇子撕破脸皮的时候,黄陶眼下更无后路,唯有辅佐将来储君,才有翻身之时。

这日他才递了辞呈,刚出了东宫,就瞧见三皇子与孔俊迎面而来,那位仍是惯常爱穿的鸦青长衣,金革缠腰,玉面含笑,一把折扇在手,神态甚是悠闲。

黄陶深吸了口气,一脸平静地上前施礼,孔俊满怀痛心:“事情我知晓了,歹徒真是狗胆包天,竟敢在天子脚下犯事……再丘宽心,眼下因着陆泽破了那起青缎杀人,被提拔管了刑部,这顺天府尹尚且空缺,圣上才让三殿下兼管顺天府,殿下必会令人严察此案。”

某皇子一脸平和地摇着折扇,半点没让“狗胆包天”四字刺激到。

“二爷稍候片刻,待我见了太子,禀明兼管顺天府的事儿,就与你一同去怡红街消遣消遣……遇见这种事,二爷心里也不好受,唉……今日咱们可得说好,不醉不归。”三皇子颇显热情。

黄陶当然也在这等这个机会,果然就与三皇子骑马去了怡红街,自是要了个雅室包厢,一番借酒浇愁,直至“酩酊大醉”。

三皇子自然把“无家可归”的黄陶带回了皇子府醒酒,不是书房,当然也不可能去后宅,而在西路一处僻静的院落。

闲人才散,黄陶立即双膝跪地,清清醒醒地请罪。

三皇子坐在上首,依然摇着折扇,聆听黄陶“坦承”罪行,唇角一直噙笑,却不置可否。

“不瞒殿下,属下的确心怀怨恨,候府太夫人历来对我兄妹苛刻,我恨不得让黄家家破人亡,才能消解心里怨愤,五娘是那老虔婆的外孙女儿,属下一时担心她迷惑了殿下……”

三皇子才冷哼出声,把折扇一合:“我不管你们怎么对付虞沨,可指使旖景身边丫鬟落毒……并且还是把毒落在茶水里,万一旖景一时不察也饮用了毒水……二爷是真把我的警告当作了耳旁风?这次江氏能留得性命,算她大难不死,可二爷能保她一次,却难保将来,我再次把话挑穿,便是虞栋还盘算着不利于旖景,我只将帐算到你的头上,这回只是教训,二爷谨记于心。”

黄陶匍匐在地称诺,一颗心却是重重一沉。

再无所疑,果然是他!

三皇子似乎满意黄陶俯首贴耳,悔不当初的态度,往榻坐上一靠,把折扇一丢:“你也算是明白人,果然还重情重义,我是真没想到你会保江氏而弃宗族,罢了,是否太子属臣并不重要,还当与孔太保好好维持关系,警告你那妹子,若再敢对旖景不利,或者惹得她伤心……比如苏荇这个兄长出了什么意外,你应当知道我的手段。”

黄陶眼底一片阴霾,不敢抬头,只俯身称是。

“眼光别局限在爵位,和那些过去的事情,当初你家姨娘那般跋扈,哪个正室不引以为戒,她好在死得早,否则你们兄妹可没有今天,二爷既是明白人,当知什么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三皇子漫不经心,抬脚就走:“二爷好好醒酒,想想今后的路。”

第六百八十章 “顽劣”六郎,新妇投缳第四百六十九章 牺牲小我,顾全大家第七十三章 新任西席,强势继任第四百九十二章 原不应死,何故病逝第六百九十四章 无奈妥协,损兵折将第五百三十八章 数桩喜事,又有恩封第五百六十八章 操纵变局,金蝉脱壳第四百八十章 陈年旧案,狭路相逢第四百八十九章 本该投缳,未知命运第六百五十六章 一愿达成,一变突生第五百九十三章 注定扑朔,庆王出手第二十一章 一见牵心,盘算姻缘第九十二章 谁是棋子,谁是棋手第四百七十章 终是难免,成人笑谈第六百二十章 马革裹尸,还你自由第一百一十五章 伴驾行宫,勃然而怒第十四章 疑惑乍起,变故悄然第四百五十二章 揽事上身,旖辰登门第五百九十一章 “青雀”之用,忠义难全第一百二十章 你之哀伤,我之遗憾第一百六十六章 必死无疑,绝不饶恕第六十七章 暗藏心意,问君知否第三百五十八章 痛打江月,张氏陷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觉之间,环环陷井第两百五十五章 世子绝断,直面阴谋第八十三章 一时善意,却结恶缘第四百四十五章 无奈世俗,忽生阴郁第三百四十二章 借机立威,杖责刁奴第一百八十四章 手提闷棒,等你出洞第三百八十三章 顺利落毒,自行揭发第五百五十九章 机密外泄,决意废储第四百八十三章 太后意动,大不寻常第五百五十五章 掌家主妇,恩威并施第五百八十八章 摁捺不住,毒计酿成第三百八十八章 死不瞑目,突有“生机”第三百二十章 兄妹密谈,蹊跷遗言第四百五十八章 以彼之道,还彼之身第七百三十五章 当众揭发,子若强辩第两百一十六章 家事朝事,年节不闲第一百六十五章 若你离开,我已心死第一百零七章 失而复得,完壁归赵第七百八十一章 旖辰血恨,亲往赐死第一百一十四章 海棠佳词,连环命案第四百一十章 劝言留生,何为夙愿第两百三十章 愚昧之计,哭笑不得第三百七十四章 家庭会议,挑破隐密第四百五十九章 不甘受辱,偏遇轻视第二十六章 赐名之喜,责罚之恨第三十九章 各怀心思,小聚芳辰第四百六十章 明月之见,良禽择木第二章 焚书明志,疑惑难解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交心,争取后路第四百一十四章 祸从口出,无端遭妒第五十二章 情窦初开,惊变顿生第八十章 闺阁芳心,所托非人第七百二十一章 三朝回门,有药可救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败涂地,秦母求死第五百六十五章 当真同心?十分未必第九十一章 胜负委实,定于最初第六百八十五章 隐瞒后着,暂且袖手第六百九十一章 黄氏“错识”,张大不蠢第二十章 忽得启发,设计识人第三百六十七章 两条暗线,完成拼图第四百三十一章 兄弟反目,争执爆发第七百七十四章 兵犯皇城,死仇兄弟第七百二十二章 陈妃得宠,秦家获恩第六百三十二章 侍女本份,潜入大京第四百九十九章 遏制谣言,留下凭证第两百七十八章 声名扫地,暂扣死狱第六百八十二章 顺哥护母,旖辰决断第一百八十六章 不谋而合,双管齐下第九十三章 戏里戏外,谁主浮沉第十一章 当年学堂,惊见旧迹第六百三十八章 获胜关键,让人胆寒第四百零九章 风云突生,顺势嫁祸第七百四十八章 惟恐不乱,王妃归来第五百一十四章 风波未起,责罚难免第七百零五章 你来我往,闹剧开锣第四百一十九章 忠奸之争,世子警言第两百八十七章 疑似遣散,同生共死第四百章 将来弟妇,眼下判者第六百三十三章 有望渗入,确定关键第九十五章 你既跳湖,我也落水第一百七十五章 当面对质,好戏开锣第一百四十七章 得罪恶人,祸之根源第五百五十四章 归人在途,又遇故旧第五百六十章 君臣交心,争取后路第五百零五章 当真死了?不敢置信第三百四十章 探望小姑,长嫂发威第四百二十九章 阿昭直言,舅父真心第六百七十四章 京都局势,三姓混战第七百三十三章 摆开阵势,好戏开锣第六百五十二章 绝决相逼,生死你定第七百三十八章 一败涂地,秦母求死第两百零一章 远人才归,又将外行第十七章 罚外加罚,怨上添怨第一百一十三章 诸美小聚,恶兆传开第五百七十章 虞栋陷狱,皇子索恩第四十八章 忠勇婢女,引发传言第七百五十八章 杨秦互掐,辽王不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