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顾挽澜本来一心扑在她的酒吧事业上的,整天泡在酒吧里,跟着Tong学了不少。
奈何顾妈妈实在思念女儿,在几次三番电话召回无效后,她果断打电话给罗明辉,让他直接把顾挽澜拘了回来;并且撩了一句话给另外两位酒吧合作者:“正月十五之前,顾挽澜都不会来酒吧上班的!”
两位男士有些无辜地对视一眼,很听话地把顾挽澜请出了酒吧。
顾挽澜回到家,顿时体会到妈妈梁小敏的感情。
家里见到只有母亲梁小敏和小阿姨个两人,小阿姨正在忙着做卫生,妈妈无聊地清点年货。顾爸爸比她还忙,还在公司里加班,布置春节期间的生产任务、准备工人的红包。
“一个两个的,都不回家了,一心扑在事业上,不知今夕是何年了吧?”梁小敏总是好风度,即使生气骂人,都不会说出什么难听话。
其实顾挽澜不会与人恶语相向,完全是受了顾妈妈的影响。
在顾挽澜听来,这话已经是很严厉的责问了。她知道妈妈生气了,于是只好乖顺地哄起梁小敏。
“妈妈,我真的时时想着您的!”说着从手提袋里拿出一盒包装精致的瑞士巧克力,“您看,这是酒吧一位顾客送我的,他说我调酒很好呢。”
梁小敏接过巧克力,神色稍霁,看到宝贝女儿的笑脸,她也不想再生气了。“看来你的酒吧生意不错吧。”
顾挽澜点点头,又从包里拿出一张支票,“看,我都可以
开始还爸爸的借款了呢。”
梁小敏接过支票看了看,数额并不大,只有八万,不过才几个月的功夫,已经开始盈利,后面的生意应该不会太差。
顾挽澜看着妈妈把钱收了,还是挺自豪的。
当初和家里拿钱时,和顾颂国约定好了,是要还的。到底是学法律的出身,契约精神总是要有的。
她高兴地依着梁小敏,一双眼睛晶晶亮,“妈妈,等爸爸放假了,我请客,一起全聚德吧,一定要我请客哦。”
梁小敏也挺高兴,自豪地看着女儿,眼里的笑都藏不住。
自家女儿就是能干!问问周围的姐妹,谁家的女儿有自家的好。小小年纪就懂得自力更生了,一边勤奋上学,一边还开着那么大的一间酒吧赚钱;人长得又漂亮,还能拿奖学金……
顾妈妈真是越想越觉得自家的女儿好得不能再好了。
“能干?也不看看从颂国那边拿了多少钱去!”顾挽澜的亲奶奶顾老太太可不是这么看的。
大年初一,当着一家老婆几十口的老老少少,就对着顾颂国投资给顾挽澜开酒吧的事发火。
顾颂国一家三口互看一眼,低下头无奈地听着。
老顾家这边,老爷子前几年去了,顾老太太倒是身体健康,常年和顾家老大住。
其实老太太最疼的还是顾家老幺,不过依着古理儿住在长子家中。
至于顾颂国排行老三,没着没落的,打小就不受顾老太太重视。
好在顾颂国争气,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为养活千余人的企业董事长,反倒成了几个孩子里最有出息的那个。更难能可贵的是,自己的事业越做越有起色的时候,不计前嫌,反过头来还帮衬着其他兄弟几个。
而今天顾老太太数落顾挽澜,真实想法却是让顾颂国再拿些钱出来,给老大的孩子“创业”。其实顾颂国前前后后已经给那孩子不少钱了,奈何他的“创业”从没有成功过!都三十好几了,还只是一个空有其表的皮包公司老板。
顾颂国是个商人,在商言商,看到被投资者根本不具备应该有的能力和魄力,是绝对不可能再追加投资的,这种思法他很久就表达过了。
这次他一下子给了顾挽澜那么一大笔的钱去开酒吧,这让顾老太太很不高兴,也不管是不是大过年,便是一通数落。
顾颂国一家三口,大年初一的,低着头并排坐在沙发上,安静地听着老太太发火,神情都是一片淡然,仿佛在听一位慈祥母亲的温暖关怀似的,不见一点不平。
想来顾挽澜的好脾气、好修养也与从小到大的这种经历有一定的关系。
顾颂国确实是顾老太太亲生的,但自认生得不够讨喜,嘴不够甜,打小就没讨了老太太喜欢,即使现在事业有成,却依然无法令老太太改变态度。
梁小敏的娘家,论财力足足可以把顾家甩出几道街,但这些到了顾老太太眼里,反而成了她最大的不是,自打她嫁进顾家,顾老太太就没有对她有过一天好脸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