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挽澜因为是女孩子,在顾老太太看来总会成为外姓人,对她也没投入过多少感情。
总之一句话,顾颂国一家三口在顾老太太这里,就是挨骂的命,即使年初一的日子,也不能落下,见一次数落一次已成了她的习惯。
所以这么多年过来,顾颂国一家三口早就能够平静对待一切不公,用一颗平淡的心对待老太太的任何“教诲”。
每次来到顾家,三人低着头,态度端正地坐在老太太面前的时候,反倒生起一种同甘共苦的情怀,让一家三口的感情分外好起来。
顾颂国听着老太太底气十足地数落了大半个小时,估计差不多也该歇歇了,于是抬起头,看着老太太弱弱地问了一句:“澜儿是我唯一的孩子,我的钱不给她花给谁花呢?”
一句话把老太太噎得说不出话来,她本来想着顺着话茬儿直拉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当然是给顾家的长孙留着啊,要不给小幺家也成啊。”
但是仔细一想,顾颂国并不是顾家的老太爷;当初他办公司的投资也没有用到顾家一分钱,这么说实在于理不合。
但儿子这话实在让当妈的有些下不来台,顾老太太看着一家三口的脸色愈发难看起来。
关键时刻还是顾家大姐出来打个圆场:“妈,今儿个您说了这么久了,口渴了吧,来先渴口水歇会儿?”说着把茶杯递给老太太,偷偷给三弟一家三口使眼色,让他们快点离开,就别坐老太太面前找骂了。
在她看来,这一家三口也真是死心眼,老妈看着他们不顺眼,他们也不懂得闪远点儿!那么有钱,大过年的,寻个借口出国玩一圈也好过年年来听训啊。还偏偏都那么实在地受着,真是一家子都是死心眼儿,活该被骂!
晚饭后,梁小敏又领着顾挽澜在厨房里一阵忙活,总算是结束了老顾家的年初一行程。
出了顾家大门,一家三口不约而同地长长出了口气,相互看看有些好笑。
顾颂国略带款意地冲着太太和爱女十二分惭愧地挤了个笑容算是赔罪:“唉,大过年的,又让你们娘俩跟着受罪了。”
顾挽澜一手挽着顾颂国一手挽着梁小敏,一仰头,“走,我们长安街上走走,痛快痛快,一会儿累了,爸爸再请我们吃点儿好的!”
顾颂国笑笑,看着体贴的夫人、乖巧的女儿,刚才胸中郁结的阴霾一扫而空。
梁小敏把右手举起来,手掌放平伸到面前仔细地端详起来。
她的右手无名指上是一枚白金素戒,并没有钻石,只是简单地雕着淡淡的纹路,随着时间的磨损,花纹已经有些不太清晰。这是他们结婚时顾颂国给她买的,一枚戒指,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
当时两边的家人都没有什么帮衬,生活过得辛苦,但顾颂国坚持,一定要买来送给妻子。
风风雨雨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依然十分疼爱她,她觉得很幸福。
梁小敏把手伸到顾颂国面前,让他也瞧瞧。
顾颂国看到妻子光洁的手上只有一枚素戒,过于清雅朴素,有些不好意思,“小敏,我再去陪你挑枚戒指吧,正好澜儿也在,帮着一起挑挑。”
梁小敏哂然,漂亮的眼睛扫过丈夫,眼神里似含着无限的风情,端庄秀美的面容在都市的灯光下分外迷人,“我的先生真是越来越俗气了,只知道看戒指,别的没看出来吗?”
顾颂国有些不太明白妻子的意思。
梁小敏依然举着手,“你看五个指头,大拇指最粗、中指最高、小指最细,但偏偏用来载着承诺的却是没什么特色的无名指,你说为什么呢?”
顾挽澜在一边咯咯地笑了起来:“因为它是真正最低调的土豪呗!”
顾颂国的眼底有些湿,他的妻女大过年的,陪着他听了一整天的教训,反过头来还要安慰照顾自己的心情,自己是何德何能、又是何其幸运!
顾颂国开着车子,载着妻子和女儿,走在明亮宽敞的长安大街上,夜晚的霓虹五光十色,车子里放着古曲《春江花月夜》,此时顾颂国才真有了几分过年的喜悦,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感慨时间的短暂:“转眼间就是又是一年了。真快!”
梁小敏也感慨:“我们也都又老了一岁……”
她忽然转头问坐在后座的顾挽澜,“都上大学了,罗家那小子有没有向你表白过?”
顾挽澜脸红起来,大声抗议:“妈妈,您这说的什么话啊,我们两个是纯纯的兄妹情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