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辽汤公

浩浩荡荡的队伍,从巍峨的泰山上离开,大军行走不过百里,却突然一阵天摇地晃,晃得人头晕恶心,这摇晃只是十几息,整个封禅队伍却惊慌失措。

“地龙翻身!”

第一道声音惊叫起来,而后便是无数道声音,数万人的队伍,几乎在瞬间就有不少人在恐惧的驱使下,四处乱窜。

洛玄凌等人几乎在瞬间就意识到这其中的危险,他迅速地跨上马对洛玄云道:“七弟,你保护陛下和天后,为兄去安抚诸军。”

说罢不等洛玄云说话,就已经将大旗支起,一手擎着大旗,一边大声吼着安抚诸军。

好在大军已经离开了泰山范围,在平地上并没有那么恐怖,况且回过头来看,泰山并没有发生垮塌,这地龙翻身不知道是发生在何处。

几乎所有人心头都产生了这个疑问。

……

ωωω ●ттκan ●¢ ○

齐州半岛靠近大海的村庄在今日迎来了灭顶之灾,滔天的海啸几乎在瞬间将靠近海边的所有渔村都夷为平地,滔天的海啸将正行驶在海中的大唐战舰也瞬间吞灭。

封禅的队伍在惶恐中速度赶回洛阳,而后才开始向四方派出使者,看看到底是哪里发生了大事,幸好世上没有天人感应,否则现在李治就要准备罪己诏了。

派出东方诸州的使者以及靠海诸州的使者,面对这等天灾自然不敢隐瞒,况且还要朝廷赈灾。

但提上来的结果,却让一众宰相以及李治武曌都瞠目结舌。

这似乎是一场纯粹的海啸,而不是地龙翻身,因为没有任何州县,有地龙翻身的症状。

但什么海啸会让中原也跟着一晃,当日那晃动可是数万人都经历过的。

正在天授殿中众人沉默的时候,洛君薇站起身厉声道:“地龙翻身虽然称之为地龙,但却不只是发生在陆地上,洛氏的典籍中有记载,海中也会发生地龙翻身,那大海深处就是土地,和我们脚下的土地一样。

洛氏典籍中还记载着,大海中的地龙翻身威力更大,只不过一般大海中的地龙翻身因为不影响人烟,所以无人知晓而已。

此番极有可能就是海中的地龙翻身。”

洛君薇此言一出,顿时让众人恍然,但没想到洛君薇却又说道:“这只不是本官的猜测而已,也有可能不是海中,根据当初遣唐使的讲述,蓬莱三岛上多有地龙翻身之事,或许是那里也说不准。”

不过殿中诸宰相已经不是特别在意,只要不是发生在中原,那问题就不是特别大。

……

蓬莱岛上,一片狼藉,大地开裂,山峰崩塌,河川断流。

“父亲!”

洛君骏艰难的从地上站起来,望着那山峰崩塌的景象,只觉浑身冰冷,他的父亲,大唐辽国公洛玄星,以及齐王李泰,都埋在了那断裂的山峰之下。

太恐怖了,洛君骏从未听说过有这么恐怖的地龙翻身,千峰崩塌,道路断绝,数万大军在天地之力面前,就像是纸糊的一样,几乎瞬间就化为齑粉。

无数的惨叫声在山谷中此起彼伏,真是一片人间炼狱。

无力。

这便是洛君骏唯一的意识,面对这样的惨烈景象,除了各自逃生,他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灵兵将他搀扶起来,紧接着又是连续的晃动以及轰然倒塌的山峰和裂开的地面,地震之后还有余震,这场惊天动地的地震,所产生的余震,也远远超过人的想象。

“出去,然后上报朝廷。”

这便是洛君骏此刻脑海中唯一的想法。

实际上在洛玄星出事的那一刻,坐在长安的洛苏就已经感受到了,他立刻让人送信去洛阳,至于具体发生了什么,还是要等待最后的结果。

洛君骏从蓬莱撤回到方丈岛上,而后立刻派信使前往中原汇报,而他则整肃境中的兵马,准备应付可能到来的土著反击,大军覆灭在地震中,土著不可能放弃这个上好的机会。

……

洛阳,天授殿。

天子李治颇无力的半躺在御座上,天后武曌肃然的望着手中军情,诸宰相也一个个都是神情凝重,这件事实在是让人猝不及防。

东征大军竟然葬身在一场地震中,虽然这种事在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当初关中发生的地震,导致三河断流,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但事情真的发生在眼前,还是让人有些不敢置信。

更不要提齐王李泰和辽国公洛玄星,竟然在这一场天灾中遇难,简直如同玩笑一样。

“诸卿,说说这件事应当怎么办,齐国,齐国的事情该怎么处理?”

齐国这件事很麻烦。

首先就是遇难的王公贵族以及高级官僚超过三十人,这些人都要追封以及上谥号,该上什么谥号,以及核算功劳,确定追封,还有爵位的袭封等,接下来六部有的忙了。

这些盖棺论定的身后事,对于已故的人来说,就是世上最重要的事。

在这些事之外,最严峻的还是齐国的态势,说句太好听的,齐王李泰死在大军中,不算大事,但辽国公洛玄星也死在了地震中,那就很严峻了。

辽东以及齐国的精锐死在地震中,那简直是天翻地覆的大事,大唐投射在整个东部的力量,在一瞬间被削掉了七成。

军事力量的失衡,将会引起恐怖的连锁反应。

蓬莱三岛的反抗是显而易见的,洛君骏如果不快点逃回箕子半岛的话,可能会死在方丈岛上。

安东大都护府的力量被削弱之后,半岛上的辽东旧部以及新罗等地也会反抗,大唐这些年一直都在打治安战。

更让人心焦的是,燕国会不会趁这个辽东空虚的机会,将势力扩展过去,进而突破朝廷设下的藩篱。

如今的大唐帝国,就像是一具仪器精美的机器,一环扣一环来保持平衡,这都是为了降低成本,从贞观年间开始,大唐就是尽力减少冗官和冗兵,这样对于财政来说,自然是极好的,但也有缺点。

比如发生了现在这件事,帝国东北的局势就有些难以收拾,造成了政治上以及军事上的双重危机。

一直对武曌怀有敌意的宰相刘仁轨当即出言道:“天子,臣以为当务之急是,派遣朝廷重臣,出镇安东大都护府,就算是方丈岛丢失,至少要保住半岛的据点,以及防备某些人的阴谋。 雍国公洛玄凌,从先帝时就是久经战阵的大将,可以作为大都护镇守,陈国公洛玄云,亦可以率领朝廷禁军出征蓬莱,稳固齐国国势。”

直接把武曌作为依仗的两大宰相都调出去,政事堂中只剩下洛君薇这一个偏向武曌的宰相,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洛君薇在封禅之后,立刻就被加为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宰相衔,已经正式拜相。

李治闻言有些犹豫,而后转头望向武曌,“天后,现在局势严重,你觉得呢?”

现在蓬莱岛和箕子半岛上的情况如何,还不是特别清楚,齐王李泰和辽国公洛玄星是确认遇难了,还有哪些权贵死在上面,也不太清楚,这些人是否绝嗣,同样不太清楚。

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

武曌冷冷扫过殿下,眼中有凛凛杀机,她可从来都不是一个好相与的人,当即厉声呵斥道:“荒谬,区区齐国之事,难道就值得雍国公和陈国公出手吗?

我大唐难道除了贞观旧臣,就无人可用吗?

况且雍国公和陈国公都已经逐渐年迈,又没有大的战争,将二公派遣出去,是何居心?

太宗时,有一将名为薛仁贵,在征讨辽东时立功,雍国公也称赞他有能,这些年在边境累功为将军。

朕以为,召辽国公洛玄星嫡子洛君骏回返辽东,担任安东大都护,继承辽国公爵位,镇守辽东。

再以薛仁贵加左青龙卫大将军,为齐国道行军大总管,平定叛乱,至于齐王爵位之事,先查看一下,齐王泰还有哪些子嗣在世。

待薛仁贵平定叛乱之后,将齐国诸王公继承人,带回洛阳,再行册封。”

政治危机可不仅仅在外部,也在内部,如果将洛玄凌和洛玄云调出洛阳,那朝廷内部就会开启新一轮的倒武行动。

而这次的进攻者,不是李治,而是太子,这些宰相以及很多大臣,都是太子宫中的人,无论愿不愿意承认,李弘现在和武曌是政治上的对手,这母子间的执政理念是不一样的。

武曌自然能看到这一点,所以她不会让洛阳的政治势力失衡,洛玄凌和洛玄云留在洛阳所发挥的作用,比去当个将军大的多。

军事终究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才是这个世界的核心。

至于洛玄凌和洛玄云为什么会成为武曌的支撑,而不是太子的,这甚至不由洛玄凌和洛玄云来决定。

洛玄云不必说,他和李唐皇族的关系并没有那么亲近。

洛玄凌虽然是坚定的保皇党,但这不代表他就站在李弘的一边,换句话说,现在最能代表李唐皇族的不一定是李弘和李治。

这说起来虽然很是别扭,毕竟天子和太子竟然都不能代表李唐皇族,似乎很奇怪,但在政治上,这实际上是成立的。

因为国朝社稷、李唐皇族、天子本人,这三者的利益,实际上并不是一致的。

朕即国家是一种非常落后且可笑的理论。

现在维持着天下局势,大唐安稳的,是武曌,只要武曌不谋朝篡位,那和她作对的反而是不顾及天下。

正如那句名言,“假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维持汉朝框架的是谁呢?

在邦周时期就有霸主政治,对于天子而言,霸主可以说是相当的僭越了,几乎夺走了天子的权威和权力,但霸主最终所维护的反而是邦周的秩序,是天子的分封制度,等到霸主制度没人玩了,天子彻底走下了神坛,诸侯相王开始了。

这都是一样的道理。

武曌的话说罢之后,当即洛玄凌等人就躬身道:“臣附议!”

见到攻击被武曌轻而易举化解,其余几人也说不出其他话来,这件事便按照武曌的安排去做。

诸宰相离开后,洛君薇却没有走,而是跟着武曌走进了后殿中,她是宰相兼任礼部尚书,此番袭封以及追封事宜,几乎都是她礼部和理藩院的工作,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是一定会很忙的。

武曌给二人倒上茶后,轻声道:“薇薇,接下来礼部会很忙,为了给你减少一些工作量,一些比较重大的事宜,我们就在这里商量掉吧,齐王和辽国公的封赏等事,就不要一次次的上奏,驳回,再上奏了。”

如果是其他人担任礼部尚书的话,那基本上就要经历几轮商议,最终才能确定结果,但武曌并不希望洛君薇在这些事情上白白花费太多的时间。

“关于齐王的追封,他本就是齐王,爵位上就没什么可追封的了,给他加扬州大都督,幽州牧,追赠太傅,谥号的话,他既然是死在了出征的路上,这些年开拓也相当有功劳,爵位又是齐,那就谥号桓吧。”

齐桓公是历史上的第一个霸主,现在给李泰谥号为齐桓王,也算是对得起他了。

大都督以及幽州牧的加封,都属于比较常规的皇族。

太傅才是这其中的核心,三师之一,这算是真正的荣誉了,目前为止,在大唐还没有人生前得到过三师,都是死后追封,比如洛玄夜,大多数人即便是魏征和房玄龄这些人,死后也只不过是追封三公而已。

“关于辽国公的谥号,定为汤吧,朕记得辽国公是当初手刃隋炀帝杨广的人,这个谥号再合适不过了。”

“汤?!!”

洛君薇都震惊了,万万没想到武曌竟然会把这个谥号给拿出来。

谥法解里面,对于汤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除虐去残”,从这个解释中,就能看得出来汤的确是很合适,但“汤”之所以会是这个,是因为“尧舜禹汤”这四位,商汤的功绩就是推翻夏桀的统治。

“陛下,其实如果要表彰伯父杀死独夫的功劳,‘武’就可以了,‘除奸靖难’,当初杀死汉戾帝刘旦的靖难诸侯,都是这个谥号。”

武曌微微笑道:“薇薇,你错了,辽国公可从来都不是隋朝的臣子,他可不是靖难啊。”

洛君薇无言。

“就‘汤’,这是朕对辽国公的盖棺定论,这是辽国公应该得到的,数遍史册,像辽国公这样亲手杀死独夫的人,都不多。

辽汤公。

让这个独一无二的谥号,伴随着洛氏世世代代的传下去。”

“陛下。”

洛君薇不再出言。

第551章 洛氏之中的分歧第272章 告诉匈奴单于,我叫洛陵第413章 长安,霍去病真香第717章 均衡之道,就在其中第226章 备战第991章 江南第939章 万国衣冠拜冕旒第838章 不过笑谈中(卷末)第530章 麒麟阁上(卷终)第325章 借富贵第734章 全都在超神!第396章 为盟主书荒被迫写书加更第306章 大汉财政第108章 和议就是废纸第14章 汉水之战第993章 四散第988章 蒸汽(卷末)第68章 公室求书第772章 君子之国也!第811章 《士族论》!第375章 先王之道!第951章 蓬莱道大行台尚书令第334章 还政第626章 谈崩了第601章 能得人心洛子明第769章 诸夏外的胡人们与汉末列国诸帝纪元第1006章 祸害第858章 诛独夫,杨广死!第730章 义之所在,兄长,我回来了第268章 昭公,救命啊!第728章 兄弟再相见!第258章 谏楚第988章 蒸汽(卷末)第406章 十七岁,封侯拜将!第768章 支线番外:素王神庙大祭司洛星第830章 二朝鼎立第644章 阴诡第32章 姬涅崩第538章 巫蛊第853章 素王不许,太阳也不能落山!第196章 文化正统之争第498章 殷商第433章 王血以贵第943章 握住时代关键的武曌!第126章 世间活着的圣贤第20章 齐侯向西第101章 大战第一剑,先斩狗队友第436章 刘旦的功绩第713章 灾!第360章 朝贡第732章 战三英!第57章 晋国五公子第395章 十年,霍去病第928章 贞观十三年!第783章 生死皆有命,不悔即可!第469章 胡人再现,无疾有疾第522章 大汉的命运第694章 人书!鉴照英豪!第507章 洛世薨逝引发的震动第75章 尊王就能得到所有第307章 刘盈昏迷!第676章 第一次大战的转折点!第91章 三君薨,一圣陨,仁者无敌第639章 看看人第234章 项羽的野望第691章 公子楚!第131章 洛国:韩侯,不会说话可以闭嘴,就第982章 敢战士第831章 操蛋的草台班子世界第895章 让圣王光耀万年!(4月初求月票)第143章 撑不住六国合纵,不配为天子第502章 人世间的悲哀第618章 天下势在人心向背之间第602章 曹孟德再笑洛子凌第122章 开整第149章 夺鼎,洛氏准备拼命第402章 为盟主竹兰酱加更第902章 青海之上第129章 时光匆匆如流水第133章 为盟主大佬帝木乡之人加更第660章 四境之内,六合之中!第372章 求新求变第982章 敢战士第701章 篇章支线剧情出现!第518章 大汉中宗孝宣皇帝!第861章 李为王,洛做公!第298章 凋零,吕后崩第737章 袁绍死!第947章 天圣,二圣人也!第257章 大王真豪杰矣第261章 项羽想要和谈第42章 劝王杀子第106章 天,落下了雪第639章 看看人第371章 朝堂与阴谋第889章 颉利可汗很有跳舞天赋,冬突厥,亡第84章 定计第837章 洛显之薨,谢道韫死!第444章 触动灵魂的问题第496章 王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