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灭程、伐义渠、收复豳

话说公季守孝期满,欲向外征战开疆扩土。大臣们纷纷建言。豳国旧臣谏言收复故土,一雪前耻。得到了公季的认可,可是公子姬昌却认为不妥。大臣们不再言语,静候姬昌发言。

姬昌犹豫了片刻说:“向北不如向东,豳地由犬戎占领,犬戎十分强大,北面还有强大的义渠,周的实力尚不足对付大国,古圣贤云,伐弱不伐强,伐乱不伐治。”

公季觉得姬昌所言甚好,便鼓励姬昌继续说下去:“愿闻其详。”

姬昌继续说道:“东面程方相对较弱,实力不如周。而且,儿臣听闻,君主为廉洁臣属,采用增爵位减俸禄的政策,大小臣属都佯装贫穷,却私下争相收刮民财,民怀怒而不敢言。倘若我主兴仁义之师,讨伐程,程民必定响应,程方可得。而且,西部戎狄入侵商邦外服,都是从程国借道行军的。勾结戎狄进犯大商邦国,程有重罪,理当讨伐。”

说到程国,季历心想:程地土地肥沃,人民富足,而且是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把程国收入囊中,周会变得强大许多,凭借它优越的位置和富足的供给,再延泾河西进,征伐犬戎,收复故土豳国,则唾手可得。”

“甚好。”季历称赞。群臣的想法与君主一样,程方国并入周国,让周、程、豳连成一片,周的土地变可以扩大数倍,周便成了一个事实上的百里方国。

程国,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东,是泾水与渭水交汇处,自程沿泾水向西北逆流而上,可达豳邑,沿渭水向西南而上,可达岐邑。万涓细流,蜿蜒聚集成泾、渭之水,而后汇合流入黄河,丰富的水系造就了程地肥沃的土壤,这里非常适宜居住、农耕。

姬昌果然不俗,一开口勾起了大家对未来的憧憬,君臣不觉得垂涎三尺,恨不得立刻兴兵,将程国占为己有。

可是,季历转念一想。程与周同为殷商的邦国,要是商王怪罪下来,那就得不偿失了。万万不可冒然兴兵。想到这里,他又摇摇头说:“程乃殷商重镇,岂可随意图之?程国虽乱,也需商王受命才能讨伐。”

“面对大邦不失威仪,面对小邦不失谦卑,攻伐夺取乱国,袭击邪恶国家,讨伐令天下憎恶的国家,这正是武事当做之事。程有内乱,犬戎邪恶,令人憎恶。恳请父亲定夺,莫错失良机。”姬昌年轻气盛,为君父的犹豫着急。

“我有主意了。”季历受儿子启发,灵机一动,想出了良策。

于是,他派使者前往程国和义渠,劝说程侯和义渠王与周结盟,东西夹击犬戎。义渠位于犬戎北面,紧邻豳地,今甘肃省庆阳市宁县。义渠人并未臣服殷商,部落首领自称为王。

犬戎位于豳和义渠的东侧,程的西侧,周的北侧,长久以来,他们不断入侵义渠、程和周,程人和义渠同样憎恨犬戎,只是国家太小,拿犬戎没办法。当周人派使者提议建立联盟,共同讨伐犬戎时,程国君主便欣然允诺。

义渠王更是积极,他们已经准备好,将犬戎驱离,他们可以占领更多土地。

三国经过磋商,决定从不同方向同时攻击犬戎属地。经过几番混战,联军屡屡获胜。

面对勇猛善战的季历,犬戎不得不节节败退,离开泾河流域,向北迁徙。这是季历继位后的第一次对外兴兵,彰显了周师的彪悍和季历的威仪。

义渠攻占了豳地,当犬戎向北迁徙后,豳地便成了义渠的属地。周人和义渠出现了分歧,联盟分解。当周师得胜还朝,犬戎又倾力反扑,报复程国。

原本君臣离心、庶民怀怨的程国不堪忍受犬戎的疯狂进攻,屈膝于犬戎,并且让道给犬戎,使他从东门入侵周。这下周君主季历有了讨伐程国和犬戎的正当理由,他勃然大怒,迅速面召集军队,向程君主下战书,要与程国进行一场你死我活的决战。

姬历继位三年,也就是商王子瞿在位二十四年,在程国西北地区的毕原上,爆发了周程毕原之战,毕原位于在今陕西咸阳、西安附近渭水南北岸。对周人来讲,这是一场划时代的战役,是周人对外宣战的第一场大战役。这场战役以程师大败而告终,周人占领了程国,把程国变成了周的属地——程邑。

在程邑,季历开始推行周制,设置闾里乡正。打击旧贵族,划分田地,降低税赋,使程民务耕种,使程民享受仁德之治。程民非常拥护,很快融入了周国,变成周人,周也因此实力大增。有了程邑,为周人沿泾河向上游征战,讨伐侵占西方豳邑的戎狄扫除了屏障,同时,周方向东逼近中原,程邑成了联系殷商的东大门。

灭掉程国之后,周季历并没有西进征伐义渠占领的豳,他要看看商王子瞿的反应。同时也清除掉西进途中的犬戎残余,等待时机。

…………

话说子瞿即位三十年时,义渠王病重,难以主持国事。两位王子开始争夺义渠王位,后来,发展成两派王公贵族之间的大规模内斗。不久,义渠王病逝,次子在内斗中胜出,荣登君位。长子失败后,逃离义渠,流亡奔周。

周臣劝说公季不要收留义渠大王子,免得惹火上身,或者干脆把大王子交给义渠王处置,换取豳邑。姬昌认为收复豳地的机会已经到来,却不认同这两种建议,他认为,应该好生对待大王子,利用好义渠宫廷混乱,扶持其敌对势力,然后兴兵征伐,便可轻松取胜,而且赢得大义。

正是恰逢其时,熟读经典的姬昌告诉父亲:“武事的方法在于辅佐贤明之主,夺取动乱之君,今义渠王初逝,贪心的次子竟然抢夺王位,竟然使贤明的长子逃亡在外,周当兴仁义之师,前往制止,并且除掉次子,辅佐长子继位,便可要回豳邑。”

季历同样看到收复了故国豳邑的最佳时机,于是,季历借机上书商王,请求讨伐义渠戎,商王子瞿收到诏书,即刻复诏应允周代商讨伐义渠国。并提供给季历青铜兵器,诏令亲商方国支援季历征伐。

收到王命,季历长舒一口气,占领程邦,驱逐犬戎,并没有引起商王的注意。这下他悬起的心放了下来。他奉诏率领周师直奔义渠。

多年内斗使得义渠国力衰弱,朝野上下对新君多有不满,君臣关系也出现了裂痕。

对阵交战时,义渠新君在勇猛善战的季历面前,犹如落入虎口的小羊,几乎没有抵挡能力。

可怜新义渠王,登基不久便沦为周方俘虏。不过,因义渠距周原较远,周尚没有能力吞并义渠所辖之地。于是,季历找来逃亡在外的老义渠王长子,扶持他成为义渠君王。嫡长子继位更能受到朝野上下的拥护,使国家更为稳固。

长王子登基后,主动把周人的故地豳邑归还给了周。

季历支持义渠征伐犬戎,迫使犬戎再次北迁。义渠戎趁机占据犬戎土地。从此往后,义渠和周长时间保持友好的关系。

程、义渠两场战役,周人大获全胜,获得了大量俘虏和战利品,使周方实力大增。季历饬令属臣开辟大道,使岐都、程邑、豳邑连成一片。至此,周人已经拥有三邑,畿地与人口也扩大数倍,成为初具规模的百里方国,彻底摆脱了氏族存亡的危机,足见公亶父当年立季历为储君的英明。

如果说臣服殷商是周族兴盛的第一步,周挚联姻是周族兴盛的第二步,那么,收复豳地便是周族兴盛的第三步。

周人取得了长足进步,季历并没有忘记扶持他、支持他的天下共主商王子瞿。

子瞿即位三十四年,季历带着义渠俘虏和部分战利品前往殷都沬邑,朝见商王。义渠也是羌人的一支,商王见到羌人俘虏,甚喜,赐给季历地三十里,玉十对,马八皮。季历感念商王之恩,对商邦忠诚不二,凡商王征伐诏令,季历皆刻不容缓,亲自率师前往。

第二年,季历受命征伐西落鬼戎,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高原南部。鬼戎是一支殷商西北的强悍民族,游牧于陕西省北部和内蒙古河套地区。数百年来,鬼戎不断向南、向东侵扰殷商方国,历代商王为了保护外服邦国,多次兴兵讨伐,都不能使其臣服。

久而久之,一支鬼戎支系西落鬼戎系吸收了中原文明,学会了农耕和食黍,农耕文明就必须有固定的家园,于是,他们就安定在西落,建起自己的家园,还建立窑穴存储余粮。随着西落鬼戎变得越来越强大,对殷商方国侵扰不断。

商王派王师征伐,因为王师的队阵战比较适合平原交战,无法长途跋涉穿越太行、吕梁两大山系的崇山峻岭。想到西部戎狄,商王便开始唠叨,指责太子子托太过柔弱,不能征战。让他向周侯季历学习,多研究山地战术。

西伯崇侯更是懒于北征,向商王推荐季历,西落鬼戎非季历征战不可。他的谏言和商王不谋而合,这正是商王扶持季历的原因,让周师作为王师的补充。

太子子托暗中不服,父王怎么会总是拿堂堂天下共主的太子与一个边陲方国的君主比较呢?他记住了这位周侯季历,有朝一日,他定要看看这位季历有何能耐,到底是他季历强还是我子托强?

季历受命率周师前往讨伐西落鬼戎,这是他第一次替商王单独征战。当他来到鄂尔多斯高原,望着广袤的崇山峻岭和狗和沙丘,他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如此复杂的地形,季历能否赢得西落鬼戎,且听下回分解。

第20章 周师折翼第43章 十五祀东征、刨剔孕妇第22章 帝乙归妹第23章 太姒生百子第30章 姬昌荐胶鬲第38章 东征人方第29章 受封三公第30章 姬昌荐胶鬲第5章 营遭岐邑第11章 商王伐归敦庸第28章 姬昌访贤遇胶鬲第25章 同胞兄弟分庶嫡第47章 四臣归周第13章 灭程、伐义渠、收复豳第43章 十五祀东征、刨剔孕妇第43章 十五祀东征、刨剔孕妇第11章 商王伐归敦庸第44章 商王子受断胫视髓第31章 商王田猎选贤第27章 征人方途遇盂伯反第36章 宠幸妲己第11章 商王伐归敦庸第47章 四臣归周第14章 雷劈商王子瞿第5章 营遭岐邑第8章 姬亶受封于周第1章 殷、商由来第20章 周师折翼第14章 雷劈商王子瞿第3章 姬亶逃亡第37章 酒池肉林第46章 诸侯朝周,姬昌宛如天子第13章 灭程、伐义渠、收复豳第40章 刀刮鬼侯干嗮鄂侯第11章 商王伐归敦庸第17章 战胜始呼戎、驱除翳徒戎第34章 箕子怖箸第29章 受封三公第32章 八百诸侯朝灵山第10章 姬昌诞生第8章 姬亶受封于周第14章 雷劈商王子瞿第46章 诸侯朝周,姬昌宛如天子第35章 郊媒庙祭女娲第40章 刀刮鬼侯干嗮鄂侯第15章 季历兵败燕京戎第28章 姬昌访贤遇胶鬲第37章 酒池肉林第39章 诛杀理徵,李姓诞生第17章 战胜始呼戎、驱除翳徒戎第16章 战胜余吾戎、无皋戎、受封牧师第31章 商王田猎选贤第25章 同胞兄弟分庶嫡第36章 宠幸妲己第39章 诛杀理徵,李姓诞生第12章 伯泰让位于季历第8章 姬亶受封于周第6章 商王辱天射神第44章 商王子受断胫视髓第20章 周师折翼第3章 姬亶逃亡第26章 子受立为储君第30章 姬昌荐胶鬲第41章 斩元铣,元姓诞生第1章 殷、商由来第26章 子受立为储君第12章 伯泰让位于季历第39章 诛杀理徵,李姓诞生第26章 子受立为储君第21章 关关雎鸠第34章 箕子怖箸第26章 子受立为储君第17章 战胜始呼戎、驱除翳徒戎第18章 周君季历命丧塞库第42章 梅伯被炮烙,梅姓诞生第14章 雷劈商王子瞿第45章 有亡荒阅第18章 周君季历命丧塞库第13章 灭程、伐义渠、收复豳第16章 战胜余吾戎、无皋戎、受封牧师第31章 商王田猎选贤第10章 姬昌诞生第44章 商王子受断胫视髓第31章 商王田猎选贤第6章 商王辱天射神第46章 诸侯朝周,姬昌宛如天子第17章 战胜始呼戎、驱除翳徒戎第5章 营遭岐邑第34章 箕子怖箸第47章 四臣归周第16章 战胜余吾戎、无皋戎、受封牧师第16章 战胜余吾戎、无皋戎、受封牧师第11章 商王伐归敦庸第38章 东征人方第2章 坎坷的周人先祖第27章 征人方途遇盂伯反第4章 情定周原第37章 酒池肉林第37章 酒池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