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鬼神之论

“殿下,老臣听闻,太平公主为了解决宫中闹鬼之事,将国师王知远推荐给了皇帝。”

狄仁杰试探着说道:“王知远曾在殿内怒斥鬼祟,帮皇帝暂时摆脱了梦魇......”

王知远是隐修于深山的道士,又是太平公主一手推荐,皇帝亲封的国师。

而安王自幼投身道门,更是被世人称作“道痴”。

狄仁杰很想知道,为何同样身在道门的两人,对鬼怪之事的看法却如此大相径庭!

“哈!”沈忧之闻言,哂笑道:“王知远之流,不过是谗言媚上的山野邪修,懂得什么道学?

最多翻了几篇典籍,学了点坑蒙拐骗的话术,也敢妄言称道?”

对于王知远这等妖言惑众的谄媚之徒,沈忧之毫不留情地出言讽刺。

道学,是道家之学。

道家也并不等于道教。

道家是一种学术流派,研究的是自然与哲学。

道教是一种偏实用主义的宗教,主要是教人如何炼丹服气、修炼养生,至于理论研究只是顺带的旁支。

这也是为什么每次佛道辩经,道教总是输的一败涂地。

因为佛教更偏理论,对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很深,理论也十分完善,各种术语和概念已经形成了完整体系。

而道家,自老、庒之后,理论发展十分缓慢,尤其自葛洪之后,外丹派大盛,各个都在钻研怎么炼丹炼药、得道长生,全都往实用主义发展,很少有专研理论的道学家了。

换句话说,现在道教的主流是教人怎么炼丹、怎么服气、怎么做才能成仙,至于为什么这样能成仙,缺乏理论支持,只能以前人的事迹传说作为论据。

而佛教则不然,它可以一股脑地抛出许多概念,类似于“善有善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你要这么做。

不管所谓的来世和业报是真是假,至少它可以自圆其说。

一个实用主义为主流的道教,怎么可能在辩经这种口舌之争上斗过佛教?

至于说到底是佛教好还是道教好,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就像问是男人里面好人多还是女人里面好人多一样。

任何一个群体里,都有好人和坏人。

用群体来判断个人,或者用个人来代表群体都是错误的。

这样只会带来偏见。

做不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话,自然也得不到客观公正的答案。

而且,道学与道教、佛学与佛教本身就是不同。

道教里的道士未必都懂道学,佛教里的和尚也并非个个精通佛法。

任何学问,当它成为一门教派的时候,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为了吸纳信徒,必然会不断地朝着社会大流的方向发展。

因为不这么做的,都已经淹没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了。

但这样做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人员良莠不齐,而且发展得越快,整体素质降低得就越快。

就连最大的显学儒学也一样如此。

唐朝还好,文武尚未泾渭分明。

但后世的腐儒和春秋时期孔夫子说的儒生,还是一样的吗?

即便如此,也不能因为个别的酸儒而全盘否定儒家学说。

同样地,更不该因为个别的邪道、淫僧而全面否定道佛的任何一方。

自然科学才有绝对的是非,人文社会科学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沈忧之学道,是因为他本性近道,

但他也从不贬低佛学。

对他来说,任何学问,都是前代先贤的智慧,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应该预设立场,在不加思考的情况下全面否定。

狄仁杰见沈忧之对王知远之流不屑一顾,心中已然有了几分好感。

这并非狄仁杰对道士有偏见。

相反,道教乃是李唐国教,虽然武皇登基后,为了削弱李唐的政治影响,开始崇佛抑道,但李唐多年来对道教推崇的影响并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

因此,狄仁杰不是不喜道士,只是对王知远之流嗤之以鼻:自古以来,以鬼神巫蛊之说谄媚君上的,又有哪一个是好人?

“殿下。”

狄仁杰思虑片刻,最终决定将最近听闻的“滴血雄鹰”之事告诉沈忧之。

“老臣近日闻得一件奇案,神都脚下的永昌县......”

......

狄仁杰将永昌县发生的滴血雄鹰案仔细地说给了沈忧之听。

说完,他又补充道:“不仅是神都,剑南、陇右、河东三道,也相继送来公文,说当地有同样的案件发生。”

沈忧之闻言,“思虑”片刻,说道:“阁老的意思是,这滴血雄鹰案,与宫中闹鬼案极有可能是一人所为?”

安王果然才思敏捷,当真是一点就通!

狄仁杰心中赞赏到。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任何事只要提到关键就能通透前因后果。

“虽然没有证据,但老臣隐隐感觉到,这两桩案子一定有着内在的联系。”狄仁杰抚须微笑道。

隐隐感觉?

你直接说偷偷看了剧本不好吗?

沈忧之腹诽到。

不管何时,只要狄仁杰说到“隐隐感觉”,那就表明他猜对了。

这种可怕的直觉,已经无法用科学来解释了,只能归结为天赋异禀。

“能在四道十州各地,同时掀起‘滴血雄鹰’的诡案,这背后之人的势力,非比寻常啊!”沈忧之意有所指地感叹道。

其实不用他提醒,狄仁杰也能想到这一点。

剑南、陇右、河东三道同时发生的“滴血雄鹰”命案,毫无疑问是同一股势力在策划。

能有这种覆盖全国的影响力,策划之人的势力又岂容小觑?

“莫非是蛇......”狄仁杰忍不住小声惊呼。

“嗯?”沈忧之略显诧异,问道:“阁老?您说什么?”

“哦,没什么。”狄仁杰连忙笑道:“老臣不过是想起一些其他的事。”

蛇灵这个组织,自幽州案后,狄仁杰一直在注意,甚至专门将它写进了幽州案的奏折里,想借皇帝专属的内卫来查一查它的踪迹。

然而这几年过去了,竟然还是一无所获。

连遍布全国各地的内卫都查不到蛇灵的踪迹,这不得不令狄仁杰对这个神秘的组织的势力感到震惊。

因此,他不由得猜想:在全国各地掀起“滴血雄鹰”的,会不会是蛇灵?

虽有猜测,但毕竟没有任何证据,狄仁杰自然不会妄言。

“殿下,永昌县的滴血雄鹰案正在追查之中。”狄仁杰笑着说道:“殿下可愿随老臣前往一察?”

“既然如此,一切全凭阁老做主,本王静观其变。”沈忧之如此说道。

狄仁杰点了点头,他不求安王能提供帮助,只要别添乱就行。

他最怕的,就是这位安王不懂装懂,甚至横加干预。

这个所谓的滴血雄鹰案虽然听起来诡异,但狄仁杰却坚信,背后一定是有人为在作祟。

只要是人做的案子,那就一定能破!

这不是自负,而是自信。

三江了,感谢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第八十八章 群臣聚首第一十六章 他年我若为青帝第四十一章 偷梁换柱第一十九章 水匪第七十六章 兵分四路第六十九章 建议火化第四章 幽州案第六十章 崇州案第九十二章 善无畏第三十章 兵贵神速第七十五章 双姝第四十四章 顺手牵羊第七章 变故第四章 幽州案第九十四章 问法第八十一章 暗流涌动第八十一章 暗流涌动第八十八章 群臣聚首第八十八章 群臣聚首第四十五章 武则天召见第五十章 滴血雄鹰第七十章 寒光寺刺驾第一十四章 金木兰的身份第一十七章 扬州案第二十五章 加入铁手团第一十九章 水匪第六十一章 血灵小梅第七十七章 站着别动第四十章 越王宝藏第二十七章 元齐的身份第八十七章 蛇灵落幕第五十二章 力降无头鬼第八十七章 蛇灵落幕第四十二章 栽赃嫁祸感谢读者大大打赏的一万起点币!!第五十九章 二年第七十六章 兵分四路第八十六章 吾皇万岁第三十一章 刀剑困猛虎第四十四章 顺手牵羊第五十五章 斩草除根第一十二章 蝮蛇暴露第三十四章 行侠第五十九章 二年第二十二章 剑败龙风第七十二章 死而复生第五十章 滴血雄鹰第二十二章 剑败龙风第六十八章 诈死感谢ベ断桥烟雨ミ大大打赏的1666书币第五十四章 救驾第三十五章 仗义感谢读者大大打赏的一万起点币!!第三十六章 茅山第二十二章 剑败龙风第九十四章 问法第三十一章 刀剑困猛虎第四章 幽州案感谢ベ断桥烟雨ミ大大打赏的1666书币第三十章 兵贵神速第二十二章 剑败龙风第二章 斗元芳、说蛇灵第四十七章 初见狄仁杰第一十七章 扬州案第七十一章 袁天罡脱困第九十一章 定西北第三十一章 刀剑困猛虎第九十章 洛河神异感谢读者大大打赏的一十六万起点币!!!第一十六章 他年我若为青帝第三十二章 剑斩元齐第八十三章 螳螂捕蝉第五十一章 鬼宅疯汉第四十五章 武则天召见第三十九章 湖州案第四十四章 顺手牵羊第五十六章 安王此人如何第一十四章 金木兰的身份第一十七章 扬州案第七十五章 双姝第四十四章 顺手牵羊第三十二章 剑斩元齐第五章 狄仁杰的怀疑第四十五章 武则天召见第八十章 美人恩第六十二章 人心社稷第二十七章 元齐的身份第六十二章 人心社稷第八十八章 群臣聚首第四十二章 栽赃嫁祸第四十八章 鬼神之论第三十五章 仗义第一十四章 金木兰的身份感谢ベ断桥烟雨ミ大大打赏的1666书币第七十七章 站着别动第四十七章 初见狄仁杰第一章 侠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