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丸都山城

高句丽,那岩城。x23us.com更新最快

其实如果燕北把王义请回邺都,大约能学到不少把持朝政与朝臣斗争的经验。或许当年让王义扮作商贾前往高句丽做为内应的燕北想象不到,时间给曾经比较姜晋稍显懦弱的王义带来多少变化。

当年的燕氏正处在军争最烈的时刻,而他也是因为王义的性格不适久留军中,才将他打发到更加安全的高句丽,本意是希望在高句丽腹内插一根钉子之外使王义得到不亚于其他战将功勋的权宜之计。

毕竟,那时候燕北只是希望能在分官时给王义留下一个能与义、高览并列的校尉之职。

只是几年之后,谁还看的上校尉?

姜晋都当将军了!

在王义的经验中,把持朝政,靠燕北那样钉死在国都,是不行的。比如说他这个有监国之责的莫离支,在四年前便不再出现于国都国内城了,反而在自己的封地那岩城掌控朝政,现在那岩城更名为丸都山城,在五部大加的支持下政令通行整个高句丽,这儿才是真正的高句丽朝廷。

至于国都国内城?那只是一具空空的躯壳,由王义门下三千武士把持宫廷与城门,朝臣甚至不能随意出入国内城,而他的耳目更是遍布宫内宫外……东川王拔奇也曾抱怨过,不过这都没有用,王义从民间各地搜罗美女,送进宫中;同时还收走宫中典籍培养起这位国君养花种草的兴趣爱好。

更何况,如今高句丽的时局大势,便是一名士人若想做出什么成就,便只能投靠丸都山城的莫离支王义,若一不小心走错门庭,去了国内城,不要说一展抱负,就连处理政事的机会都没有!

“在咱们汉朝,也是高句丽一般的情况啊!只是我的兄长比我要厉害得多,他不但想要手握大权,还希望保留皇权。”王义轻轻地笑着,手指缓缓隐在拢袖中抖动着,对他提拔起的心腹晏留与乙巴素道:“我没有他那么厉害,就是能独揽大权……诶,你们说,这是好是坏呢?”

虽然两名亲信都是高句丽人,但王义却习惯于以汉人自称。其实晏留和乙巴素也听惯了,最先开口的便是被王义提拔于农民之身的乙巴素,拱手道:“王君,我认为你与邺的燕君,都是英雄。若没有你,国中这六年将不断与汉朝征战,甚至腹背受敌之下可能被灭国;如果没有邺的燕君,汉朝的内乱也不可避免,在皇室与王室无力扭转局面时,应该有更杰出的英雄带领百姓取得安宁。”

王义叹了口气,燕北是汉人的英雄,可他王义……注定了从大梁水东端到盖马大山脚下,即便百年之后也仍旧会有高句丽遗民传骂他的名字。

有些事啊,早就注定了!

可能是乙巴素出身黔首的原因,在言语中对燕北、王义这样独揽大权的逆臣非但没有贬低,反而显得极为尊崇。对他来说如果国君不能让国内百姓过上好日子,那么国君就是没有用的,不应当受到尊敬。

而晏留对此只是笑笑,并未出言称赞。

“近日北方战报,拿上来。”王义不再多说闲话,一手攥着书简一面对照着舆图上北部边境险要之地看着,说道:“扶余国在边境驻军增多,是打算明年春天南下进攻了。”

如今高句丽北方的大雪已经厚的能盖过小腿,扶余国还悄悄在边境增兵,心里打的什么算盘恐怕谁都知道了。不过王义并不担心邻国的动向,反倒在心里暗笑,明年的战争,一定会出乎两国所有人的预料,扶余国的兵,别想南下。

这都是他们早就盘算好的!

说起兵事,晏留严肃地拱手道:“不错,扶余国在边境已陈兵三万余,来年必将是一场大仗,莫离支以为我们如何应对?”

“不必担忧,我心中已有万全之法,十月时下令国中集结兵马,如今有多少了?”王义摆手问着,便听晏留如数家珍地说道:“五部大加各聚兵马,已有近三万兵力,若算上莫离支的两万兵力,明年春可出动兵力应有五万……只是这样的兵力,进则有所不足,守又太过臃肿。”

即便五万兵力全部押上,也打不到扶余国都,而仅仅用来守备边境,又太多了些,空耗粮草。

“留下丸都山城八千武士,传告各地兵马,来年二月之前全部调集至北疆沿线,防备扶余国的突袭,并准备向北进攻扶余。”王义对两名国中重臣同时也是他亲信的震惊置若罔闻,反倒信心满满地道:“这一次,我们将攻入其国都,木栅城!”

高句丽与扶余国的国力始终相仿,有些类似先汉武帝前的汉朝与匈奴,一方稍弱但有地利、一方稍强却也没有灭国的能力。扶余国有八万户百姓,单单其国都木栅城便有三万户,生民二十万。因此无论乙巴素还是晏留,都认为王义所说的攻入木栅城无异于痴人说梦。

“莫离支,恐怕单单四万兵力,不可能攻入木栅城。若扶余举国之力,即便击败其国中在南的边军,亦仍旧能再征召兵马不止三万,劳民伤财自不必说……若耽误了明年进贡邺城的檀弓与金钱,再与汉朝交恶,当无力回天啊。”

这也是晏留与乙巴素最不解的地方,王义即便再是高句丽的莫离支,他也是个汉人,甚至还对汉朝掌政的大司马燕仲卿以兄长相称,尊敬不仅仅挂在嘴边而已,难道他会忘记给汉朝的进贡吗?

一年三千张檀弓,两千万钱,这样的数目从来都不在少数,这是高句丽国中每年接近半数的税收了。

“正因连年上贡,才能让我们有打赢这场仗的可能。向幽州求援吧,请幽州借道高句丽发兵扶余,在辽东、玄菟这些地方进入扶余国腹背,截断他们的粮道,我们的军队将在明年夏天势如破竹地攻向木栅城!”王义笑了,道:“到那时候,打了上百年的仗,便得以终结。”

只是王义心里清楚,终结的,将不单单只是扶余,还有高句丽!

第八十三章 辽水设伏第五十八章 兵进皇宫第九十二章 青石桥之战 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出其不意第八十二章 大战将临第二十五章 蹋顿让位第一百一十五章 心思飞转第一百一四章 不是伯圭第二十八章 一番大业第一百七十二章 御史台第二百三十一章 记下来第十一章 且战且退第七十八章 鸣镝刺耳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与力第十章 酸枣会盟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一百五十章 图个痛快第四十三章 望彼思己第一百三十九章 谯县之战 二第四十二章 私信王芬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一百零四章 遗祸儿孙第三十八章 长安兵乱第四章 孤陋寡闻第三百二十四章 喜忧参半第一百一十章 婚姻大事第一百零九章 卧榻之侧第十九章 长安难保第九十九章 兵形势家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一百零八章 灭顶之灾第一百一十三章 调兵西南第二百七十四章 差一点第三十九章 平乡之战第八章 应有之义第九十四章 黑云压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对比较第七十九章 图谋胡轸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团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十九章 长安难保第二百三十三章 汝南之战 一第八十九章 故汉官仪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后悔第二十九章 弓高绝境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军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三十二章 梁县之战第一百二十一章 驯马口哨第二百八十四章 跳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们第二十五章 逃卒颜良第十四章 值得庆贺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二十章 田豫国让第一百零六章 起于卑微第一百一十九章 刘表起兵第七十六章 一触即溃第十八章 进击荥阳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八十九章 故汉官仪第五十七章 骁牙成军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坏又蠢第三十二章 威逼甄氏第八十六章 参兖州军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战第二十四章 风声鹤唳第五十七章 九天九地第五十章 幽州有变第九十三章 定计哄骗第四章 立辑校寺第一百四十三章 谯县之战 终第十九章 但求心安第一百六十二章 诸侯必须死第八十七章 四海为家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三十一章 不见人恶第一百零八章 灭顶之灾第八章 将军麹义第七十四章 天人交战第八十七章 无欲则刚第六十六章 张颌儁义第六十五章 洛阳之议第六十章 井中尸首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十五章 一个不留第五十九章 武库密室第一百一十三章 渔阳田豫第四十章 云中疫病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三百二十六章 气死第三百一十三章 孟德勿忧第八十九章 故汉官仪第六十五章 出营挑战第七十九章 将士聚饮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