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少年直播养家:他承受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压力
别以懂事为由制造孩子的童年“被消逝”,是网络时代儿童保护的应有之义。
短视频兴起以来,不少孩子揣着天赋找到了“舞台”。很多孩子就像钟美美那样,是因兴趣而创作,可也有孩子搞直播、拍视频是为了“养家”。
据新京报报道,浙江永康,12岁的少年舒奥华因为“很会唱歌”,成了小有名气的主播。他每天过着争分夺秒的生活,除了在学校完成学业,还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练习发声,为晚上的直播做准备。他在某直播平台拥有170万粉丝,直播的收入成为一家人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而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不过此事在网上引发了争议,一些人认为父母让他在过小的年纪就承担了本不应属于他的重任,还有些人将这种行为叫做“家庭PUA”。
要认清一个事实:他才12岁,这意味着,他还未达到树立健全人生观价值观的年龄。无论是网络世界的复杂不堪,还是过早进入成人世界,都让人对他的未来忧心。
可以想象,当某一天他的直播从兴趣驱动变成商业利益驱动,他从纯爱好者变成直播产业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他恐怕也会有更多的身不由己感。到那时,他想唱就唱,不想唱恐怕也得唱。
在网上,这事在激起许多“童年消逝”等相关讨论的同时,也引发了“该不该利用孩子的天赋赚钱养家”的争论。
依我看,在舒奥华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指责他过早地进入偏成人化的直播产业领域,或许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可不要过度地依赖孩子的能力去养家,却是底线。
在不影响受教育的基础上,让孩子顺应兴趣唱唱歌,顺带着实现了些许收益,或许无可厚非。可把孩子当赚钱工具,超出了“非利用”层面,那就过了。
说起来,从“拍照童模遭妈妈踹”再到如今的舒奥华,在网络时代新场景下如何加强儿童权益保护,如何避免孩子异化为家长赚钱的工具,近年来屡屡成为公共舆论场讨论的议题。
不可否认的是,网络平台也是未成年人自我展示、发挥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但直言不讳让孩子成为养家的顶梁柱,甚至让他不想唱时也得唱,抛开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定性不谈,至少暴露了成人的“缺位”。
这倒不是说,要否定掉这家人“自救”的机会、将他们拽入更困厄的境地。他们的家庭困境,或许也该得到公共救济层面的关照。该有的纾困不能少。
但一码归一码,公共救济补位是一个层面的事,能否保护孩子、让他们免于童年“被消逝”的境遇,则是另一个层面的事。
进一步而言,无论何时,孩子的天赋和能力,都不该被父母用来解决面对生活的乏力。
别让舒奥华们独自苦撑,别以懂事为由制造孩子的童年“被消逝”,原本也是网络时代儿童保护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