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最伟大报导摄影师展「布列松在中国」 台北为全球巡回首站
1948年,国共内战已近尾声,国民政府的中央机关陆续迁台,中国政权即将易主,当时的北平、上海、杭州、南京、香港等大城市是什么样子?而在1958,当台湾以进口替代发展境内产业相关工业品时,共产党发起的「大跃进」又是什么模样?当时的西方全面看到中国当时状况,即来自20世纪最重要的报导摄影大师亨利.卡蒂耶-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现场纪录。
布列松1908年生于法国,一直想当画家的他,摄影风格受到早年的绘画训练,以及成长历程中超现实主义风格兴起的影响,拍摄时特别注重人物神情与整体构图,形塑强烈的个人风格。
布列松自1930年代起从事摄影,曾经为1930年代西班牙大选及英国乔治六世登基加冕典礼等历史场景留下影像纪录,1947年与好友创立纪实摄影的指标标「马格兰摄影通讯社」(Magnum Photos)。二次大战后,他敏锐地觉知到殖民地将有事发生,于是前往印度、越南等地,去捕捉历史的一瞬间。
法兰歌.玛汀,《布列松》。1975年原始明胶银盐相纸,50.8 × 61公分。台北市立美术馆典藏。
1948年他在印度因缘际会拍下甘地(Ghandi)遇刺前的最后身影与葬礼,随后又受到当时全球单期发行量超过五百万本的美国《生活》(Life)杂志委托,进入中国拍摄记录政权即将易主的关键时刻。1958年,念念不忘中国的布列松再访北京与上海,正巧是中国实行大跃进的时期。布列松两度造访中国大陆,拍摄中国政权更迭的纪实影像。他的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见证时代的摄影作品,奠定其报导摄影大师的地位。
亨利.卡蒂耶-布列松,《坐在食肆窗内的跑堂或店主,苦力在檐下用餐,北平,1948年12月》。1957年明胶银盐相纸,24.8 x 37.3 公分。© 亨利.卡蒂耶-布列松基金会/马格兰摄影通讯社
台北市立美术馆现今展出「布列松在中国1948-1949|1958」,呈现了布列松二度造访中国大陆所拍摄的照片,由法国摄影史研究权威米榭勒.费佐(Michel Frizot)与台湾策展人苏盈龙共同策划。两位策展人根据时序与布列松的行旅足迹,以先后造访取镜的城市与遭遇的历史事件设定各系列照片主题,透过影像顺序铺陈时代的动荡。
亨利.卡蒂耶-布列松,《鬃(棕)刷小贩,上海,1949年9月》。1973年明胶银盐相纸,30 x 40公分。© 亨利.卡蒂耶-布列松基金会/马格兰摄影通讯社
1948年12月3日,布列松初抵已遭人民解放军包围的北平,原先预计待上三周,随着围城情势日益险峻而在12月15日离开、转往上海。在北平不足半月的日子里,布列松共拍摄了26卷底片、超过900张的照片,这一系列照片随后在《生活》杂志1949年首刊号以〈北平的最后一眼〉为名刊登专题,在国际间广为流传。离开北平的布列松,随后辗转行经上海、杭州、南京、香港等城市,在九个月之内见证了上海金圆券风暴、国共两党南京协商破裂后国民政府自南京撤退、解放军进驻南京等历史事件,并用他的镜头捕捉时代巨轮下的轨迹。
亨利.卡蒂耶-布列松,《一日将尽,排队的人们仍抱着希望能买到黄金,上海,1948年12月23日》。1970年代明胶银盐相纸,30 x 24.1 公分。© 亨利.卡蒂耶-布列松基金会/马格兰摄影通讯社
1958年,布列松见到的中国已与十年前氛围大大不同。在中共当局的安排陪同之下,布列松侧拍了如建国庆祝游行、学生参与挖建游泳池等画面。这系列照片向国际展现了中国历经政权更迭的不同面貌,引起国际关注。面对剧变的时代,镜头下掌握复杂的人物与社会情境,动荡不安,但画面仍维持一贯的严谨构图;系列纪实照片相互独立,展现布列松著名的「反纪录式」的摄影特色(anti-documentary style),冷静而中性地捕捉历史瞬间的人物形色。
文字资料、图片提供/台北市立美术馆
买艺术、玩设计、听课程,成为<疯设计会员>,美学素养立刻Level Up!
想追踪更多设计、艺术与生活类报导?加入<line好友>,带您欣赏更多精彩创意!
※本文由城市美学新态度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