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歲退休回家種植物,台南園藝家東東的植物基本功:拔雜草,持續拔

魏进东(朋友称他东东)与台南海边有院子的家。 图/魏进东提供

从种下第一棵树到23年后的今天,大大小小一千多个盆景、树木和一片绿草,东东有了一个花园。这院子的主人是魏进东,朋友都叫他东东,36岁那年,4月的某一天,看见一张马景寿盆景教学的海报,兴起想学园艺的念头,报名后实际走进植物的世界,学技法也学态度,「到现在我有一个花园,它就延伸很多答案给你,第一个学习就是:『所有事透过时间都可以改变』。」一如眼前这片历经二十多年的庭院植景如此丰富,东东称自己是种树的人,以「管理」描述与植物的相处:「透过『管理』,我也看见自己,管理植物的当下,也在管理自己。」

让所想在一座院子里成真

东东39岁时决定退休,回到邻近台南海边有院子的家,要过自己的生活,他送自己一句话:「从今天开始,我不要再知道所有道理了。」说起自己只有国中毕业、不是富二代、也没什么钱,说退休就退休,走入和现代人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的方向,决心不再一路工作到老死,他要实践前面三十多年的已知变成「行为」,体现单纯与不依赖的生活,先花半年的时间动手建立院子的雏形面貌:凉亭、水池养鲤鱼、盆景区、秋千、草皮⋯⋯渐渐增加盆景的量,前期只要拥有新的植物,会透过扦插培育,时间久了,品种和数量也就丰富了,「二十多年树的管理,我的体会是它教会我三件事:第一个是『取舍』,第二是『持续』,第三个是『分享』。」

园子里的大小植物教会魏进东许多事。 图/魏进东提供

拔杂草,做「取舍」与「持续」的日课

每天在院子里发生的日常劳动就是「取舍」,「树在我面前,判断它好不好,用剪刀剪掉不要的,我开始拥有花园的第一天跟今天,都在做这个动作。」取舍的基准没有标准答案,基础来自于自己的观察,判断植物受光位置、浇水量、施肥量,都在透过判断而产生「刚刚好」,「长时间观察事物所产生的经历就会成为能力。」取舍的能力让思绪清净,聚焦重要的事,这些都是园子里的大小植物教会东东的。

「管理」的概念里,最难的事情是「持续」。脚下踩的这片台北草,东东喜欢问人:觉得每天他会花费多少时间拔草让草皮看起来是干净的?最常得到的回应是两小时,东东实际上每天只花五分钟,「拔杂草这件事让我体会不拔的后果,我不喜欢不拔草到最后形成的后果,所以我选择每天勤劳地拔。」每天持续拔,杂草根还很浅,让草长了四个月的根,拔起容易断根,一周不到再度冒新芽,要花更多时间去处理,「很多拥有院子草地的人,最终都被杂草打败,从一开始的轻忽、过程有惰性到最终杂草长太多,变成没有能力去管,造成负担,最后他想拔但他做不到,就放弃了。」一如不少朋友会羡慕东东能保有这样一处雅致的环境,会想着自己如也拥有一个庭院多好,当聊起这「草的管理」,通常也就却步了。

「分享」是利己也利他

沏上一壶普洱茶,我们在紫藤树攀成的亭子里谈话,东东从植物世界学习到的「分享」也就成为这篇文字,他谈着从植物获得的启示:种养一方院子,植物教会他先取舍,再持续,拥有以后再来分享。

「对拥有院子的人来说,是享受付出的过程和时间。它是我喜欢做的一件事。最终还是你的心,不是耗费时间长短的问题,你的心放在那个时间点上,有没有让你产生快乐?重点在那里。」这时墙边养着水草的圆水缸,迎来一只八哥鸟停留戏水洗澡,看见的人都因此感到愉悦,分享的价值中有利己与利他,在东东的院子里也开出花来。

魏进东享受在院子里付出的过程和时间。 图/魏进东提供

◎责任编辑:胡士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