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嬤罹肺腺癌爆三種基因突變「超罕見」 他從醫以來首見
七十岁奶奶因妇癌至林口长庚就医,原以为意外发现肺脏转移,左肺有大小不一结节,基因检测其中三颗相对较大的结节,竟然都是各自独立的原位癌,且由不同基因突变所致。示意图/Ingimage。
七十岁奶奶因妇癌至林口长庚就医,原以为意外发现肺脏转移,左肺有大小不一结节,基因检测其中三颗相对较大的结节,竟然都是各自独立的原位癌,且由不同基因突变所致。林口长庚肺癌团队召集人柯皓文表示,该案例「极为罕见」,鲜少肺癌患者肿瘤病变由多个基因突变所致,幸结节小于一公分,属于早期肺癌,手术即可切除病灶。
肺癌分为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癌,台湾最常见肺癌类别为非小细胞癌中的「肺腺癌」,占整体肺癌8成5,晚期肺癌的标靶药物发展也多以治疗肺腺癌为目标,医界发现肺腺癌最常见基因突变类型,有EGFR、ALK、cMET、HER2、BRAF、KRAS等多种。
柯皓文表示,根据林口长庚癌症登记资料,并与日本LC-SCRUM-Asia合作研究,台湾肺腺癌患者约六到七成带有可治疗的基因突变,且多数肺癌标靶药物都已纳入健保给付,增加患者活率,但仍有三成带有不可治疗的基因突变,采取传统的化疗方式治疗。
柯皓文表示,国内最常见的肺腺癌突变基因为EGFR,但并非每一位肺腺癌的患者体内的癌变基因都是同一种,像是前副总统萧万长,他左右肺的突变基因就不同,临床上,同时出现两种癌变基因较为常见。但上述七十岁奶奶,同时有三种基因突变的原位癌,不仅罕见,也是他从医第一次碰上,能够即时发现,主要是奶奶愿意自费做基因检测,揭晓突变基因。
治疗多基因突变的肺腺癌,会先依照肿瘤大小以及恶性程度,决定投药方式,不过,有些标靶药物反而在投药后,会再产生基因突变,得依照患者的状况采取「精准医疗」,完全客制化医疗方针。
国内肺癌的患者多数晚期发现,五年约八成肺癌患者第三期后才接受治疗、二成是早期发现。但自从国健署于2022年推动公费低剂量电脑断层(LDCT)筛检后,国内早期肺癌患者即接受治疗比率攀升,从原先20%提升至30%到40%,晚期肺癌从80%降至约50%。
柯皓文表示,该数据也连带被认为是肺癌于2023年挤下大肠癌,成为我国十大癌症死因之首的原因之一,他认为持续扩大筛检,相信未来肺癌的致死率可以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