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病入膏肓”,病根在品牌信仰崩塌
中国古语云,“天欲其亡,必令其狂”。全球最畅销超豪华品牌保时捷,就处在这样的状态下,以为拥了全世界,实则却是病入膏肓,回光返照。
保时捷之症,表征是中国市场塌陷;疾在腠理,则是产品技术落后,被后起之秀吊打;而真正深入骨髓的病根在于,用户消费逻辑发生质变,保时捷的品牌信仰正在崩塌。
根据保时捷最新发布的2023年财报,保时捷营业收入攀升至405亿欧元,同比增长7.7%;销售利润同比增长7.6%,达到73亿欧元;汽车业务净现金流为39.73亿欧元。在交付量上,2023年保时捷全球交付32.02万辆,同比增长3%。
但在“一片大好”的整体业绩中,中国市场成为唯一的例外,交付量同比下滑达15%。这也是保时捷连续第二年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
中国有多重要?过去8年,中国都是保时捷最大的单一市场,占全球交付量的比重达32%,相当于每三辆保时捷中就有1辆卖到中国。但在2023年,这一数字滑落到25%,并且最大市场已经变成北美。
保时捷给出的解释是,疫情后中国市场消费能力有待复苏,同时,保时捷“调整了在华产品供给,向全球市场调剂”。事实真是如此吗?
上险量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我国豪华乘用车销量增长迅猛,跑赢大盘;豪华品牌在乘用车市场中的份额也进一步扩张,去年达到22.9%。如果按价格带来看,50万元以上乘用车市场也保持高度稳定,月均销量在5~6万辆。
另据招行发布的《2023中国私人财富报告》,2022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达316万人,其中40岁以下的群体占比达49%,相较2021年上升了7个百分点。报告判断,此后两年,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及其资产将分别以11%和12%的复合增速继续增长,到2024年中国将有近500万千万富豪。
而保时捷IPO的招股书中明确写道,中国市场的增长主要受高净值人群增长推动,包括越来越多女性以及千禧一代(1980~1995年出生的人)。由此可见,不是国人没钱买豪车了,而是保时捷的目标用户抛弃它了。
一方面,进入智电时代,技术变革和新创品牌的颠覆性产品,正在快速分走高净值人群的注意力,推动原本固化的豪华车市场全面洗牌。
特斯拉自不必说,理想、蔚来已经杀入50万元以上市场,极氪001 FR定价76.9元,树立电动时代性能车标杆,仰望甚至冲破了100万元的价格天花板……它们在细分市场已成为冉冉升起的新星。
相比之下,4年前能排在50万元以上豪车销量榜第二的保时捷Macan(参数丨图片),现在滑到了第九。为保时捷开创纯电先河的Taycan,在国内上市后也一路下跌,交付量逐渐从2021年的约7300台,降至去年的约4200台。
分析指出,保时捷目前已经显露出“空心化”的迹象——仅有品牌溢价,而那些赛道辉煌,还停留在燃油车时代。
品牌引以为傲的马力变得廉价,动力系统匹配的绝活已经被抛弃,底盘悬挂调教等机械能力,正在被电子控制手段取代,就连保时捷自己也是如此。无论是透明底盘、可变刚度悬挂,都无法继续成为品牌护城河。原来只有豪车才配拥有的三腔空悬,也被中国供应商成功攻关,下放到20万元级产品上。并且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上,全新车型的研发周期,已经缩短到“变态”的24个月。
如此,保时捷产品迭代慢,软件拉胯,智能驾驶未能追上领先水平等弱点,就被放大出来。虽然有人会说,超豪华品牌不能和大众级品牌比上新速度,也有人会说,买保时捷的人不在乎智能化,他们享受的是驾驭的乐趣。但相信花了上百万的保时捷车主在直线加速时被小米SU7超越,在社交场合又被小米SU7抢了话题时,内心的阴影面积一定不小。
另一方面,也是对保时捷来说最为致命的一点,如今年轻一代不再是拜服于豪华品牌光环下的拥趸。他们自信且务实,更注重自我感受,乐于探索,勇于尝鲜。由于每天面前都有海量新奇事物,年轻一代对品牌忠诚度的感知较弱,在社交媒体上寻找主动分享和回应的内容社群,成了现在用户感知品牌的新方式。新势力、华为、小米把持了这种新玩法,并且溜到飞起。
反观保时捷,在社交媒体上可以引起回应的内容都是“718的微商提车照”、“保时捷sales的傲慢”、“车内全塑无皮的价值感”,可见保时捷虽然想做超豪华市场的大众品牌,却在用户运营上延续高高在上和完全“躺平”的状态,殊不知新生用户的热爱既需要被点燃,同时也需要反复加温。
保时捷大概率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危险了,从2023年高达18%的销售回报率来看,保时捷在中国的下滑完全不影响其赚钱;减少的这点量在保时捷终端的大力促销,以及多款新车上市后,也有望找补回来。保时捷CEO奥博穆自信满满地表示,“全球其它市场销量上升,能弥补中国市场的下滑”,“2024年对于中国市场的期待是质大于量”。
但这家傲慢惯了的老牌豪华车企忽略了,中国不再是全球汽车市场的跟从者,而是引领未来消费趋势的风向标;中国市场的松动,意味着保时捷前景的松动。
据笔者了解,已有保时捷718和911的车主,在试驾过小米SU7后,直接放弃了购买帕拉梅拉的打算,转而下单了小米SU7,因为感觉后者“更好开”;还有一辆广西的保时捷帕拉梅拉被“爆改”成小米SU,反向蹭了波热度。虽然这些故事还是个例,但倒退5年,谁能相信一个卖平价手机起家的中国品牌,能抢了保时捷的风头。
资本市场的嗅觉是最敏锐的,保时捷在IPO前,用长期20%以上的销售回报率吸引投资者,但随着在中国市场“没落”,大家开始怀疑这一承诺能否实现。
于是,投资者们用脚投票,保时捷股价出现明显回调,从去年5月118.9欧元的高点,一度跌至今年1月的72.28欧元低点。如今425亿欧元的市值,与巅峰时刻的540余亿差距不小。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率先All in智能电动化,更懂中国用户的路特斯,已经获得了LVMH集团递来的橄榄枝,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拿下“全球电动跑车第一股”的头衔。其价值正在快速显现,未来有望成为全球超跑的新龙头。
中国人都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道理,历史上,也不缺时代更迭,庞然大物轰然倒塌的例证。可讽刺的是,当事人往往分不清头顶上的,到底是“主角光环”还是“回光返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