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坏小孩!过动症延误治疗恐产生忧郁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是儿童常见的精神疾病,但因容易让家长、老师对他们贴上坏小孩标签,所以,导致延误就医的情形经常出现,甚至还可能会造成心理创伤,进而产生忧郁倾向,因此,提醒家长不可轻易忽视ADHD!
▲ 并非坏小孩!过动症延误治疗恐产生忧郁(图/优活健康网提供)
举例来说,像是一名10岁的小杰,自国小一年级起,联络簿里总是三天两头地出现红字,不是写着上课不专心,就是话超级多,干扰其他同学上课等,刚开始爸妈认为是自己没有把孩子教好,所以,会训练他做些简单的事情,但总是需要重复说明个好多次,且学一样忘一样,渐渐的爸爸耐心被消耗殆尽,开始用体罚的方式来处罚,使得他的自尊心大幅跌落,变得易怒、容易流眼泪,曾在一次与妈妈的严重冲突后,说自己是蠢蛋,很恨自己想去死,最后,到了医院身心科接受评估和治疗,而现在他不但日常生活变得井井有条,与爸妈的亲子关系也大幅改善。
嘉义长庚医院儿童心智科陈锦宏医师表示,小杰是典型注意力不集中(ADHD)的病童,往往父母和孩子都得走过很长的冤枉路后,才得到适当的治疗方式,一般来说,ADHD的表现特征包括持续地过度不专心、过动,只是每个人的表现方式不一。
ADHD因在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发生,症状影响和社会发展历程的交互作用,使得病童与家人得面临学校适应、学业表现、人际和家庭关系的负面影响,也因此容易导致儿童大脑和人格发展长期的障碍。
6岁以前的病童可能只有注意力不集中或过动的问题,12岁以后却可能因上述恶性循环衍生出诸多共病情形,诸如:情绪障碍,学习障碍,反抗对立疾患 (易怒,指责他人,反抗规则等),品行行为疾患(打架,说谎,偷窃,逃学等),物质滥用及忧郁症等,对终生学业成就,工作成立及生计维持均有重大影响。工作损失。
全台仅有近2成病童 接受治疗
在治疗方面,陈锦宏医师表示,ADHD药物治疗发展已超过五十年,近年来更有新式药物的出现,近8成病童的注意力、控制力可在药物及行为治疗协助下有所改善,6成病童的成绩能有进步,但目前比较严重的问题,在于是只有少部分的病童接受治疗,据健保资料库分析发现,只有近二成的病童接受诊断与治疗。
主要的原因在于经常被误解是不认真、不专心或调皮,但已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ADHD其实是大脑神经认知功能的缺损及神经传导物质的失调,使得病童出现不专心及过动的症状,只要借由药物协助调整脑部神经传导物质,皆会有所改善。
资料来源:优活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