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吃坏肚子!一直烙屎「恐是4疾病」 医:肠癌也会
图、文/今健康
腹泻情况偶尔会出现,不过有些人一拉就是好几日,甚至好几个月、好几年,渐渐习惯。然而,这是正常的吗?嘉义大林慈济医院医疗长暨胃肠内科曾国枝医师指出原因,也提醒出现警讯尽早检查。
急性腹泻未必是吃坏肚子。过一周、合并症状早检查。
正常排便&急/慢性腹泻:一般情况下,粪便会是长条状、光滑或有些许裂痕。曾国枝医师表示,若是一天当中有三次是黏糊状或液态状,即可称为腹泻,两周内为急性腹泻,若达四周则为慢性腹泻。
急性腹泻的常见原因:急性腹泻的成因,除了大家较熟知的细菌感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也包括如腺病毒、轮状病毒等病毒感染,常见在季节交替时发生。刺激性饮食或对于肠道相对刺激的饮食,即便不是病菌感染也可能造成腹泻,例如麻辣锅、乳糖不耐症。而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压力因素也会影响到肠道造成腹泻。当然,推断压力因素之前还是得先经由医师专业诊断。
超过一周不可大意:曾国枝医师表示,一般急性腹泻通常在3~5天、慢至7天便会好转。严重的腹泻,也可能引起发烧、呕吐、血压低、血便等情况。若是超过或出现其他合并症状早检查,以免病情恶化或有其他潜在风险。急性腹泻持续,将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失衡、免疫功能下降、肾功能下降等问题,肾功能原本就不好的人,更可能直接进入到洗肾。影响全身健康,或危害生命安全。
常常腹泻习惯了,没关系?医指4可能,早检查防肠癌。
若是腹泻不知不觉已经成了日常,别真的认为「已经习惯了,没关系。」曾国枝医师表示,前述提到急性腹泻的原因,一般而言不会超过到一个月之久,超过一个月通常是有肠道功能的问题存在。
最常见原因之一:肠躁症曾国枝医师说明,肠躁症是慢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和体质有关,除了排便型态改变、腹泻,也常会伴随腹胀、腹痛等不适,若达三个月便符合标准。细问之下,通常患者会有容易紧张、焦虑、生活压力庞大等情况。
肠癌和肠躁症很像:民众最担心的肠癌,症状也和肠躁症非常相似。肠癌也会出现排便型态改变,可能以便秘或腹泻交替呈现,时间也常一久就过三个月甚至更久。其他不明显症状则可如不明体重减轻、里急后重,以及头晕、疲倦等贫血症状,甚或血便。
也可能胰脏出问题?肠道发炎?慢性腹泻也可再往慢性胰脏炎,或是克隆氏症、溃疡性结肠炎等发炎性肠道疾病等方向进行检查,这些也多会造成慢性腹泻。若检查确认皆无碍,便可较放心的往肠躁症方向治疗。
为避免误判,还是建议检查:为避免将肠癌误认为肠躁症或其他问题,除了提醒民众发现腹泻太久应早点检查,医师也表示,即便病人的症状推断可能为肠躁症,也还是会再建议做更进一步的检查确认,包括粪便潜血检查、大肠镜两项肠癌检查,以排除肠癌这最严重的风险。
腹泻期间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后续还是得定期检查防肠癌。
腹泻期间怎么吃?腹泻多会忌口,只吃粥或白吐司等等,曾国枝医师则表示,其实饮食可照旧,不过要以清淡为原则,除了多喝水之外,蔬果、淀粉、蛋白质等都还是建议要吃,要避免的是太油、太咸、太甜、太辣、重口味等。原因在于还是得维持营养均衡,以利身体健康运作,该避免的是对身体带来负担的食物。
还是要避免肠癌悄悄出没:曾国枝医师提醒,腹泻虽然一般而言是小问题,但不论是急性或慢性还是都得为自己的健康把关。急性腹泻时间太久或出现异常症状尽早检查,慢性腹泻检查出原因后,若无肠癌,后续还是一样建议定期做粪便潜血检查或大肠镜检查,以确保肠癌没有悄悄出没。养成良好习惯,更有助减缓腹泻症状,也助身体健康。
本文经授权转自:今健康《腹泻怎么办?习惯了没关系?医指常见原因,早检查有助预防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