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口渴当心「干燥症」 医曝可怕后果:肺纤维化恐上身

常口渴当心「干燥症」 医曝可怕后果:肺纤维化恐上身。(示意图/Shutterstock)

「干燥症」为自体免疫疾病,主要攻击人体内腺体及黏膜,根据健保资料库数据统计,全台约有超过5万人受其所扰,包含「原发性干燥症」及红斑性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所引发的「次发性干燥症」。因好发于40-55岁更年期女性,常被错认为更年期症状而忽略,等到发现问题时已侵犯其他器官,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并发症遍布全身 出现「肺纤维化」恐诱发呼吸衰竭

干燥症除了侵犯唾腺、泪腺造成口干、眼涩等症状,也可能引发其它黏膜组织及器官并发症,例如损害甲状腺、影响肾泌尿系统造成尿结石等。

中华民国风湿病医学会理事长蔡长祐表示,呼吸道也有很多黏膜,「干燥症」患者约有65-90%会发展成间质性肺病,产生慢性发炎进而导致「肺纤维化」,其初期征兆难寻,不可不慎。

蔡长祐理事长解释,健康肺部像海绵一样充满弹性,慢性发炎会使其持续损伤、修复而产生疤痕,疤痕组织则会让肺部逐渐变硬,像菜瓜布一样失去弹性,最终丧失换气功能而诱发呼吸衰竭。

●及早诊断、控制 干燥症患者每3-6个月做肺部检查

由于目前普遍认为肺纤维化为不可逆伤害,蔡长祐理事长建议,民众若诊断出有干燥症即应尽速安排肺功能检测,以利及早控制病情。若医师判断无异状也无干咳、呼吸急促、易喘等病兆,约半年检查一次即可,但如以上病兆明显,则2-3个月即需安排一次肺部检查,随时掌握肺纤维化发展情形。

●过去治疗成效不彰 现有药物阻断纤维化过程

过去肺纤维化靠大量类固醇以脉冲方式治疗,但成效不彰,后改用化学治疗也仅能延缓病情恶化,无法有效改善症状,直到近年医药技术突飞猛进,现阶段已有抗肺纤维化药物可以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素、纤维母细胞生长素,才真正有效改善肺功能及降低死亡风险。

蔡长祐理事长补充,干燥症引发的肺纤维化因为跟自体免疫系统有关系,患者需跨科别团队,包含胸腔科、免疫风湿科、感染科、放射线部门共同治疗,才更能提升治疗效果。

●「干燥症」症状易混淆 提升患者病识感为关键

蔡长祐理事长提醒,干燥症共病多、风险高,若持续口干、眼涩,建议尽早至免疫风湿科求诊。

此外,干燥症患者也需随时注意其他部位有无不适症状,以干燥症合并肺纤维化为例,初期轻微、慢性咳嗽常会被当作感冒而忽略,因此,患者务必定期安排肺功能检查,若是出现无故干咳、爬楼梯甚至连走路都会喘等现象应尽早向主治医师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