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晖/不只交通!轨道打造城市产业创新走廊

轨道建设带来的产业发展技术流通效益,非「自偿率」单一指标可衡量。(图/陈国晖提供)

文/陈国晖

最近大家常拿自偿率来质疑轨道建设的成本效益,但是轨道建设的效益绝对不只是自偿率这个单一指标可以反应,笔者认为,轨道建设为区域人流所创造出的串联效益不容小觑,例如基隆轻轨计划企图串连南港科技园区汐止科技园区,「把基隆与大台北都会地区经济发展串接在一起」,提升基隆的产业竞争力。轨道建设是行政院前瞻基础建设」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推动轨道建设不只是要解决城市交通壅塞的问题,更是要透过轨道建设链结、畅通城市间各个创新聚落的沟通渠道,加快产业升级转型速度。城市的轻轨系统建设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它是可预期(Predictable)与有效率(Efficient)的大众运输系统,可以将区域之间的人员快速移动,因此就笔者的观察而言,在众多的轨道建设计划之中,以「大新竹轻轨路网」计划最能发挥产业综效。「大新竹轻轨路网」计划是以环状路网串联起「新竹旧城区」、「新竹科学园区」、「高铁特定区」、「竹北生活圈」四个核心区域,这样的规划除了彰显地方政府解决交通问题的决心,似乎也铺陈出未来大新竹地区产业发展新的路径图。大家都知道,新竹科学园区是国内最重要的资通讯半导体产业聚落,近几年以来,产值皆超过1兆元新台币,未来国家重点发展的生技医疗、人工智慧与智慧城市等新兴主题,也都必须应用资通讯及半导体的技术,因此在产业创新面向上,以新竹科学园区为核心,透过「大新竹轻轨路网」计划,串联起新竹生医园区(高铁特定区),再连结居住生活聚落(竹北生活圈),同时链结百货零售产业圈(新竹旧城区),加快新竹科学园区技术能量向外延伸的速度,让各个创新聚落的人员快速流动,打造出智慧医疗、智慧居住生活与智慧零售等三条智慧创新走廊。 再结合新竹市的大学、专业法人与研究单位的创新能量,与既有的资通讯及半导体优势,甚至透过高铁串接桃园国际空港,为大新竹地区的生技医疗、百货零售、观光旅游饭店住宿等产业,注入新的成长动能,拉开城市产业发展「第二条曲线」的序幕。整体而言,跳脱自偿率的迷思,就可以发现,轻轨路网不只是重要的交通建设项目,更是串连人流的「大动脉」。「大新竹轻轨路网」计划打破了县、市之间的地理藩篱,串联起大新竹地区的四大生活圈与创新聚落,让产业跨领域整合的综效得以充分发挥,有效提升区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陈国晖,台大硕士,前台湾经济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现任新竹市工商投资策进会组长。以上言论不代表本公司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