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亮恭/劍橋星空下的馬太沉思

在剑桥大学莫德韦尔天文台,年轻的研究生乔瑟琳.贝尔专注地分析着一连串规律出现的无线电波数据。她的眼中闪耀着探索未知的兴奋。在这些看似平常的数字中,她捕捉到了一个奇特的无线电信号,一个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脉动。这个发现在日后引发了巨大的回响,当时的她可能未能觉察到这一点。

几年后,一九七四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公布,马丁.赖尔与安东尼.休希许因无线电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奖。这项研究的核心正是乔瑟琳首先发现的那个信号,后来被证实为脉冲星。休伊许一开始将此讯号视为外星文明,但乔瑟琳正确将之判断为脉冲星所释放的讯号。然而,作为一名研究生,她的贡献并未得到诺贝尔奖委员会的认可。面对如此的争议,乔瑟琳本人说道:「如果他们将诺贝尔奖颁给研究生,将会贬低诺贝尔奖的价值,除非面对一个非常特殊的例子,但是我并不认为这件事符合这种情况。」

这一幕仿佛是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墨顿于一九六八年提出「马太效应」时的预言。墨顿指出:「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类似的。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研究生完成的。」

「马太效应」源自于古老的圣经寓言故事,一位富人出国前依照能力分别给三个仆人五千、两千、一千金币。回国后,前两位仆人因为经商与贸易而使财富倍增,而第三位仆人只是将钱埋在地下避免损失。富人大力赞赏前两位仆人,并给予更多权力,却斥责第三位并夺走他的一千金币交给能力最好的仆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是《马太福音》的记载。

「马太效应」在经济领域充分体现,产业发展总是强者愈强,即便在相同的投资报酬率下,资本雄厚的富人与一般人累积的财富差距会更形扩大。「马太效应」在教育现场也很明显,学童若能愈早获得阅读与表达能力,通常也会提升成人后的成功机会;反之,学童若没能及早掌握相关能力,可能造成长期知识和技能的逐步落后,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阅读与表达能力以外的表现,避免以单一价值观界定学生的表现。

虽然「马太效应」深植于社会结构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接受。反之,社会应该积极寻求破解之道。从「马太效应」的观察得知,人们每获得一点的成功,就会产生累积优势,增加其达成下一个成功的机会,而这也是破解「马太效应」的策略。首先,社会需要更重视多元价值,认可并鼓励多样化的才能和成就,为不同类型的知识和技能提供发展空间。其次,为政者应致力创造更公平的机会,为每个人提供成功的基本条件,缩小贫富差距。个人层面上,则需培养韧性,学习在逆境中保持信心,避免固守既有的成功模式。

在高度竞争的世界中,我们既要理解「马太效应」的机制,更要有勇气挑战之。创造更加包容、更具活力的社会,让每个人的潜力都能充分发挥与成功,在人工智慧冲击社会的时代,更需要支持多元价值的成功模式,开创更多领域的发展,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能有效减少「马太效应」的负面影响。(作者为台北市立关渡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