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共同体”、整合教育资源,大中小学探索建设思政课一体化
新京报讯(记者 戚望)“2035年的你会有什么人生梦想,2035年的中国会成为什么样?”4月23日,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老师们集中展示了二十多堂生动的思政课,涵盖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阶段内容。
当日,“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也正式成立。未来,该共同体将整合大中小学、科研机构和社会教育资源,搭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共享服务平台,探索思政教育改革模式与途径。
该共同体由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六中学等40家单位发起成立。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担任秘书长单位,北京市广渠门中学、芳草地国际学校、北京高校思政中心等126家单位为共同体成员单位,一起推进大思政教育创新。
共同体下一步的重点任务是,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将思政课与社会大课堂结合、与时代大势结合、与历史文化结合,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落地提供实施方案和可行路径。此外,共同体还将聚焦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和专业化建设。
“育人不是单方面的,孩子的成长需要过程。所以,我们重视贯通培养。”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大思政研究室主任刘志娇表示,学校在大中小思政课衔接的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套课程体系,并依托家庭、社会开展联动教育。接下来,学校将邀请大学思政教师走进中学课堂,并派出中学思政教师走进大学学习。
大中小学教师分享思政教育经验
如何讲好思政课?4月23日举办的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讨会上,来自大中小学的多位思政老师分享了关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的体会与经验。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晔表示,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讲授思政课程的方法不一样,小学是以讲故事、体验式教学、形象化思维为主,用小素材解构大道理;中学是沟通式教学;而大学则是推理式判断式教学。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目标效果是要让学生在小学养成行为习惯、形成爱的情感,具有做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的美好愿望;中学阶段达到政治认同;大学阶段则要夯实理论基础,筑牢理想信念。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德育副校长白雪峰提出,思政课如果只有灌输,学生就不能入脑入心,一定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该校提倡积极上好有行动的思政课,通过写春联、劳动教育、支教、“一二九”革命历史短剧展演等活动,让同学们学会“在建设中成为建设者,在接班中成为接班人”。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崔楚民认为,思政教育不仅要有学校思想上的协同,还要引导家庭文化的建立,并与社会联动,“要把学校建设成为思政课建设的实践高地,确保家校社横向贯通育人,打通立德树人实践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