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住房90%为商品房 保障房建设为何消极怠工?

本站房产2月9日讯 一边是商品房价格犹如脱缰之马般疯涨,一边是保障房建设雷声大雨点小,“高房价”时代让老百姓苦不堪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1999年至2009年的十年时间里,全国房价涨幅约为135%,在大多数重点城市,房价翻三、四倍并非什么新鲜事。与此同时,包括经适房廉租房在内的保障房投资住宅投资的比重却一路下滑,尽管每年从中央各省市都列出很多保障性住房计划,但最后都成为一纸空谈。

到底是什么造成保障房建设陷入“越喊越消极”的怪圈

保障房建设雷声大雨点小

在今年年初出台的“国11条”里,加大保障房建设成为中央遏制高房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早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更表示通过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力争到2012年末基本解决1540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

但摆在老百姓面前的是,从2000年开始,保障房建设日益边缘化,本站房产从长江证券一份研究报告获悉,从1998年房改后,除了1998年与1999年经适房投资占住宅投资总额的比重呈上升外,从2000年至2007年这一比重一路下挫,其中2002年、2004年与2005年经适房投资建设更出现负增长

在房价突飞猛进的2009年,据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 2009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度缓慢,截至8月底,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投资394.9亿元,完成率仅为23.6%。今年1月19日国土资源部召开的“保增长保红线行动”成效座谈会也显示,去年1至11月,我国保障性住房用地供应27.54万亩,仅完成年度计划供应量的46.66%。

疲弱的建设力度,意味着保障房与庞大的商品房数量相比仅仅是冰山一角,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曾经表示,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量太少,实际供应只占到整个城镇住房体系的5%左右。

“在发达国家,商品房占整个住房供应体系的比例一般不超过25%,保障性住房或者带保障性特征的住房占比往往非常高”,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教授曹建海向本站房产表示,在新加坡,保障房和带有保障性质的住房占住房体系比例高达97%,仅有3%的富人居住在由开发商提供的商品房内,并且收取很高的土地出让金以及物业税

“但在我国地方政府并没有建设保障房的动力,导致整个城镇住房体系90%以上被商品房占领,比例之高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曹建海表示。

地方政府过分倚重商品房是祸因

在曹建海看来,地方政府过分倚重商品房建设拉动经济增长,正是保障房建设“雷声大雨点小”的最重要原因。

“国务院1998年房改启动时出台政策,当时的设想是城市80%以上家庭由政府供应经济适用房,因此在1998-2003年期间,国内房价几乎涨不上去”,曹建海表示,随着2003年国务院“18号文”的颁布,政策正式提出逐步实现多数家庭购买或承租普通商品住房,经适房的主体地位被商品房正式取代,并日渐被边缘化。

本站房产查询相关资料得知,从1997年-2003年,国内房价增幅一直在3%上下波动,但在2003年后,国内房价进入“快车道”。除了2006年与2008年外,国内房价每年涨幅均维持在14%以上。

“商品房对拉动GDP作用非常大,通过卖地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贡献也大,因此地方政府纷纷倚重商品房建设,自然没有动力建保障房”,曹建海表示,正是由于保障房被边缘化,商品房一手遮天,国内房地产市场垄断地位牢不可破,才造成国内楼价上涨一发不可收拾。

“即使是保障房建设政策也被限定在´不会冲击商品房´的原则下执行,因此保障房被越建越远,定价越来越高”,曹建海表示。

曹建海感叹道,国内有一家开发商中房置业股票名称为ST中房),早年便是以建设经济适用房闻名,现在都戴着“ST”的帽子;相反,以保利地产为首的央企却通过建设商品房获得高速发展市值接近千亿,这种过于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民生不得不令人感到忧伤。(记者:区家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