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稻食农教育 新北3国小获特优

吉庆国小拿厨余来喂黑水虻,再以黑水虻来喂蛋鸡。(新北市教育局提供/陈慰慈新北传真)

新北市教育局每年补助学校办理「食农乐活巧营造」计划,利用校园场地空间,鼓励孩子从农事栽培中探究生态与环境关系并惜食爱物,今年有48校入选,其中,八里长坑、泰山明志、瑞芳吉庆等三所国小,分因自种稻米、香草、解决厨余问题获得特优。

八里长坑国小校长黄淑华表示,地方耆老无偿提供耕作的三分水稻田,为建立孩子友善耕作观念,学校的稻田无农药、无化肥,肥料都是用学生家里的厨余回收再利用制成,打造学校自有品牌的「长福米」。

师生从种植稻米与蔬菜的历程,体验到「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精神。五年级王莉晴同学骄傲说,学校稻田不洒农药,吃自己种的「长福米」最安心。

泰山明志国小利用校舍拆迁留下的空地,由一群热爱花草的老师努力打造成食农场域,校长李顺铨表示,学校以「香草茶传奇」为主轴发展校本课程,从香草的种植养护到香草产品的制作,让孩子体验自产自销的食农经济历程。

瑞芳吉庆国小为解决学校厨余无法回收的问题,老师把厨余拿来喂黑水虻,再以黑水虻喂食溪鱼、蛋鸡或鹌鹑,不但可以收蛋加菜,养殖后的虫粪及残料又拿来当农场肥料,黑水虻成为「永续农业」的重要角色。

新北市教育局表示,「食农乐活巧营造计划」由学校依据食农教学场域空间规模及课程设计完整度,分为种子、结穗、典范学校,分别补助8万元至20万元,今年共补助48校、47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