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兰州”到“兰州蓝”,靠的就是两个字!
2017年1月1日,河南省境内多地持续雾霾天气。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连日来,华北地区再遇“霾伏”。不让百姓的“心肺”之患迁延不愈,应成为各方努力的方向。
在这方面,“兰州办法”不妨一试。西北重工业重镇兰州曾长期顶着“全国十大污染城市”的帽子,“太阳和月亮一个样,白天和晚上一个样,鼻孔和烟囱一个样”,甚至成了“卫星都看不见的城市”。然而,经过最近三五年治理,兰州稳定退出全国十大空气重污染城市,2015年底在巴黎气候大会上获得今日变革进步奖。虽然要彻底变“蓝”还须过大关,但“黑兰州”确已不再。
这是雾霾笼罩的北京东三环地区(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李欣摄
兰州地处黄土高原,“两山夹一河”,秋冬季静风天气多,污染物不易扩散。与东部大中城市相比,工业结构偏重,科研力量薄弱。
这几年,兰州大气治污用“笨”办法狠抓落实。整个兰州市区被划成1482个网格,逐一落实减排责任。所有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干部24小时驻厂监察,1296台锅炉全部进行煤改气。2013年以来,因为治污不力问责近千名干部,一批治污得力的干部获提拔重用。现在,兰州市每个格子里有多少台燃煤炉子、每台炉子“吃”多少煤,能精确到个位数。
重拳治污之下,兰州市能源结构迅速优化,城市布局逐渐合理,为科学治污腾挪出空间。2015年兰州GDP比2009年翻了一番多,治污不但没有影响发展,还给城市带来转型机遇。
2016年11月10日,兰州市区被雾霾笼罩。兰州市大气污染应急指挥部决定自11月10日零时起,在市区及周边重点控制区域启动大气污染橙色预警。新华社记者 辛悦卫 摄
实现“兰州蓝”靠的是“认真”二字,靠的是严格执法、管控和监督。一些地方,讲起科学治污头头是道,说起执行斤斤计较。没有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作风,科学治污就只是纸上谈兵,甚至变成慢作为、不作为的托词。从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的督察看,仍有排污企业顶风作案,一些地方等风来、靠投入、要项目的思想仍然存在。
治霾之策当然远不止“兰州办法”这一条。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也是目前一些地方行之有效的做法。然而,“千方百计”离不开撸起袖子,只有扎扎实实把要求落实到行动,才是破解治霾困局的正途。
(原标题:从“黑兰州”到“兰州蓝”,靠的就是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