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牌赢钱养全家!她有个神秘的赌神外婆 全藏在食物里
说起便当,42岁的童一宁就会想到外婆。她从小由外婆带大,每天上学路上,都会绕到外婆家门口,外婆把做好的便当装在一个公鸡造型的袋子,挂在公寓的铁门,童一宁拎了便当再去上课。她是外婆唯一带大的孩子,外婆把最好的岁月给了她。
童一宁的父亲是军人,长期在凤山服役,每三周回台北一次,「每次我爸要回军队了,我就不说话,他们送我去外婆家,我头也不回就下车,我不能回头,一回头,爸爸也会难过。」妈妈是职业妇女也忙于工作,童一宁学龄前都由外婆同住。童一宁从不在父母面前表现思念,这是倔强,也是体贴,唯独在外婆的床上:「只有那么一次,我太想念爸妈了,就在外婆的床上哭出来了,她只是问我怎么了,然后静静的陪伴。」
外婆外表清瘦,做得一手好菜,童一宁小时候是个胖子,邻居见她总说:「吕太太的菜都被孙女吃光了。」邻居阿姨边说童一宁胖,又边拿零食喂她:「那时候觉得很开心,那是长辈表达爱的方式,不是真的嫌你胖。」她每天最喜欢跟外婆上菜市场,「她常推我去买菜,我把脚伸出娃娃车,叫外婆把买的菜挂在我腿上。」
因国共内战逃了大半个中国,最后落脚台湾的外婆对童一宁来说一直是个谜。童一宁念大学时,外婆过世了,「我很好奇她的故事,以前问她,她总是说没什么好说的。我想对她们那一代的人来说,过去太辛苦,所以不愿回忆。」其中也许还带着夏虫不可语冰的心情:「就像我不会对现在的年轻人说,你知道当年小虎队有多红吗?没经历过的人不会懂,也就没什么好说了。」
童一宁靠亲友的口述,去年带着爸妈重新走了一趟外婆当年在中国逃难的路线,约略拼凑出外婆的身世:安徽芜湖人的外婆嫁给了在长沙当兵的外公,外公死于战乱。28岁的外婆揹着童一宁的妈妈从长沙逃到上海,再从上海逃到广州。弱女子还带着小孩,一路上要如何维生?「我外婆根本就赌神,她一路靠打牌赚取生活费。」广州有机会搭上运输船逃到台湾,「我妈说,当时外婆揹着她爬绳梯,一群人挤着爬上去,周边的人一不小心就跌下去,再也没爬上来了。」
好不容易上了船,外婆严重晕船,不满7岁的女儿拿着饼干铁盒装粥一口一口喂她,「我妈那时很害怕,害怕外婆就这样死了。」顺利到了台湾,外婆改嫁,「新外公」没有稳定的工作,家里的孩子又一个一个出生,全靠外婆以过人的赌技打牌养家,她总是出去打一圈,生活费与4个小孩的学费就有了。对于外婆的牌技,童一宁太小没有直接的感受,反是在妈妈的口中「见证」了外婆传奇的一面。比如在1960年代,有次外婆打牌赢钱,直接就给童妈妈100美元吃红。有时则是打牌,就带着大衣、手表等奢侈品回家。
「那个年代的人只为了眼前如何活下来,没有闲工夫去回忆过去。」但对一个外省第二代来说,回望过去是重要的,那不是生活的余裕,而是更紧迫追问自己从何而来、我是谁的自我认同。
她和母亲一辈子没到过外婆的老家,但人一到芜湖听到司机的乡音:「那是外婆的腔调。」司机知道她们要来寻根,只说:「别看了,那里全不一样了。」站在当年外婆离乡的长江畔,看不见过往的景色,反而是在食物里与外婆重逢,「我在芜湖吃到小芋头、江米藕,我好兴奋,这完全就是我外婆的味道。」
这天午餐,童一宁请妈妈重新再现外婆的卤猪脚:「这是江浙口味,比台式的咸。」那趟中国的寻根之旅,童一宁并没有遇见故人。反而是事后回想,外婆的故事早已藏在食物里了。童一宁小学便当菜常有一道「炸蛋」:切片的水煮蛋,热油加辛香料炸过:「每次便当一掀开,同学都抢着跟我交换炸蛋吃,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道湖南菜。」那是外婆嫁到湖南,学得的菜色。
某次去上海,童一宁在上海吃到罗宋汤和炸排骨,原来这是老上海西餐菜:「外婆也常做,以前不觉得特别,后来想,这应该也是外婆逃难到上海,投靠亲人时学的菜色。」她从菜色揣想逃难亲人的心情,逃了大江南北的外婆,每到一处落脚,做出的菜便沾染当地色彩,而外婆的餐桌唯独没出现广州菜。
「只有当生活有余裕,才有可能花心思在食物上,外婆在广州的日子想必是相当辛苦,根本没时间做菜。」在广州岸边等上船的外婆,不知船期、不知未来,每天在牌桌里厮杀只求温饱,亲人都在战乱里散了,若这样死了也不会有人闻问…。食物是生活的痕迹,什么都不说的外婆,早已在餐桌上将秘密全泄露出来了。
更多镜周刊报导【吃便当】父母过世后他才了解 团圆不只是一家人的事【吃便当】最可贵的天真 促成相差16岁的异国姐弟恋【吃便当】家人的感受比出柜重要【吃便当】放阎罗王鸽子的癌末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