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知識】秋冬預防「失溫」三個必備觀念!

防疫解封,登山再度成为民众热门活动,近日冬北季风增强,气温下降愈来愈有感,玉山国家公园管理处提醒,天冷登山首重避免失温,并特别留意身体变化,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尽速下山就医。遇上紧急状况,切记「333原则」。

天冷登山首重避免失温,并特别留意身体变化,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病史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尽速下山就医。 图/freepik

玉管处表示,从事登山活动一定要知道「333原则」,身体发生失温,仅能维持生命3小时;面临缺水可维持3天;缺粮不进食最多可维持3周,显见失温丧命的风险极高。

要预防失温,则有3撇步

撇步1首注重衣着、装备,衣着。建议内层可穿排汗衣,将汗水引到衣物表面,减少热传导;中层为保暖化纤或羽绒衣;防水透气的外套可隔绝风寒,同时避免内层衣物因潮湿失去隔热效果。

此外,头部也会散失大量体热,记得戴上保暖帽子。背包中也应携带备用衣物,连同睡袋以塑胶袋或防水袋包好,以便到宿营地点时换上干爽衣物。

撇步2,行动中适时补充能量也很重要。登山是持久且耗氧的运动,可适时补充糖果等食物,产生热能;休息时,要记得先做好保暖,再补充食物及热饮品。随身携带保温瓶,饮用温热水,避免喝下冷水带走体热,也可避免人体因脱水而增加失温及冻伤的危险。

登山时不要喝含酒精饮料,酒精会使人体表面血管扩张,产生温暖假象,实际上却让体温散失更快,登山饮酒可能让人陷入失温险境。

入山后将适应高山高度变化、天气等外在风险,尤其山区气候特别瞬息万变,秋冬夜间常降到冰点。 图/玉管处提供

撇步3是随时保持警觉,觉察身体变化。入山后将适应高山高度变化、天气等外在风险,尤其山区气候特别瞬息万变,秋冬夜间常降到冰点,若加上降雨、装备不够完善,容易引发失温或其他突发状况发生。

玉管处指出,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行程,切记「保暖」、「适时补充热量」及「察觉身体变化」以预防失温。有三高或心血管疾病史的民众,勿勉强上山,在亲近山林的同时,做好风险评估及万全准备,才能快乐登山,平安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