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和十大创新实践案例发布

中国青年网济南10月24日电(记者 李华锡)10月24日上午,在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线下活动非遗优秀案例发布活动上,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支持、中国青年报社指导、中国青年网主办的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十大创新实践案例正式发布,并在中国青年网专题页面同步公布。

中国青年网副总编辑王海发布实践案例。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摄

今年6月,以“多彩非遗 传承经典”为主题的第二届“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正式启动。活动面向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及个人征集“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得到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共征集到29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申报的有效案例近700个,入围初评案例600余个。申报案例涉及传统音乐、传统技艺、传统戏剧、曲艺、传统医药、传统舞蹈民俗等多个“非遗”门类。活动历经启动征集、初评、终评、网络展示等阶段,最终推选出“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和“十大创新实践案例”。

发布会上,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钟建波介绍了本次发布活动的背景、目的、意义。中国青年网副总编辑王海发布了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十大创新实践案例,并为入选案例单位代表颁发证书

图为获奖单位颁发证书。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华锡 摄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河北省滦州市滦州皮影进校园实践案例,江苏省南京市“非遗周周学”系列创新课程实践案列湖北省潜江市潜江民歌进校园实践案例,重庆市铜梁龙舞进校园实践案例,陕西省延安市安塞腰鼓进校园实践案例,山东省济南市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实践案例,广东省广州市广府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上海市沪剧进校园实践案例,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等入选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优秀实践案例。

山东省胶州市胶州秧歌、三铺龙拳进校园实践案例,河南省信阳市信阳皮影戏进校园实践案例,上海市打花棍进校园实践案例,广东省广州市佛山木版年画进校园实践案例,江苏省南京市南京白局进校园实践案例,黑龙江省讷河市鄂温克族瑟宾节进校园实践案例,北京市非遗“云端”教学实践案例,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传统剪纸进校园实践案例,甘肃省徽县非遗进校园实践案例,福建省福州市闽剧进校园实践案例等入选第二届“非遗进校园”十大创新实践案例。

第二届“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专题页面。网页截图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代表过去,更属于现在与未来。继2019年开展的首届“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征集展示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树立案例典型、探寻经验方法,在青少年群体中、在“非遗”推广领域引发了极大关注,进一步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普及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