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品牌论坛发言摘编(三)
发挥媒体桥梁纽带作用
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秘书长 乔永清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09 版)
新闻媒体是脱贫攻坚的见证者、记录者,也是参与者、建设者。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总书记提出的“两个确保”目标、“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以及“六个精准”“五个一批”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持续推出专题策划、重头报道、重点评论理论文章,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凝聚思想共识、汇聚磅礴力量。
我们积极发挥媒体桥梁纽带作用,为各方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牵线搭桥、打造平台,围绕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消费扶贫、金融扶贫等促成一批精准帮扶项目。我们还承担了定点帮扶河北省滦平县、河南省虞城县的光荣任务,通过协调引进产业、精心选派干部、开展结对帮扶,助力两县顺利实现高质量脱贫。
人民日报社举办精准扶贫论坛,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平台,交流展示社会各界脱贫攻坚经验成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凝聚共识和力量。借此机会,同大家分享三点看法。
第一,精准发力保持政策稳定,着力巩固脱贫成果。特别是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建立动态帮扶机制,防止一些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户返贫致贫。
第二,精准谋划做好工作衔接,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继续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下功夫。
第三,精准施策助力农业发展,建强中国农业品牌。需要企业推出更多适销对路的绿色产品和优质服务,打造更多知名农业品牌,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自身竞争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 夏更生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09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工作,作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在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经过8年持续奋斗,如期实现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脱贫攻坚的重大胜利,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具有标志性意义。
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8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标志性、决定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扶贫道路。这些经验和做法,可以概括为8个方面。一是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二是有科学理论的指引,三是有明确的目标任务,四是有精准扶贫基本方略,五是有开发式扶贫方针,六是有超常规的政策举措,七是有全社会的合力攻坚,八是有严格的监督考核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作出重要部署。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策部署,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要做好3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二是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三是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
扎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
江苏省对口帮扶支援合作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成员 王志忠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09 版)
“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坚持省内脱贫攻坚和省际对口帮扶两手抓,东西部扶贫协作取得重大成果。对口帮扶支援地区的10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其中对口帮扶的75个贫困县,9649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序列,覆盖312.13万贫困人口。具体路径和模式概括起来有5条:
一是积极推进“苏产西移”。坚持以园区共建为突破口,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转移融合,实现互利共赢。全省累计在对口地区产业合作投资超3000亿元,到位资金超1500亿元,累计为当地创造税收超500亿元。二是积极推进“苏才西用”。实施“666”人才支援计划,每年向对口帮扶地区的每个贫困县至少选派6名教师、6名医务人员、6名农技人才。累计向对口帮扶地区援派788名党政干部,5579名教师、医务人员和农业技术人才,举办各类培训班2485期9.6万人次,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16028人,为当地培养了一大批“带不走”的高素质干部人才。三是积极推进“西货苏销”。建立东西部消费扶贫交易中心,成立东西部消费扶贫联盟,产端力求覆盖全国832个贫困县,今年累计销售中西部地区农畜产品78亿元。四是积极推进“西业苏就”。搭建线上线下岗位供需对接平台,每年定向推送岗位15万个以上。鼓励支持职介机构等市场主体组织对口帮扶地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目前中西部22省份在江苏稳定就业88万人。五是积极推进“西电苏纳”。积极支持西部省份发展绿色能源,累计受进西部来电约2500亿千瓦时,定向购入西北新能源100亿千瓦时,陕西、青海两省仅就此增加收益37亿元。
持续发力乡村振兴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09 版)
国家电投秉承“以发展促扶贫,以扶贫助发展”的可持续帮扶理念,将主业优势与扶贫惠贫紧密结合,成功实践出“绿电+扶贫+生态”的产业帮扶模式,走出了一条“规定动作有作为,自选动作有创新”的特色精准扶贫之路。
国家电投扶贫援助共涉及18个省份58个县100个村。随着今年11月,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脱贫摘帽,国家电投扶贫援助任务全面高质量完成。“十三五”期间累计投入资金88.7亿元,派遣扶贫干部240余人,培训基层干部1200余人次、技术人员5500余人次,惠及贫困人口28.4万人,无偿提供援藏资金1.5亿元。
国家电投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绿电扶贫和教育扶贫特色鲜明。全力推动村级、集中式、规模化光伏扶贫立体化开发。在四川、贵州、云南等贫困地区,投资81.8亿元建成113万千瓦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可连续20年,每年产生约1.1亿元的扶贫红利,惠及11万人。“远方助学”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学生至大学毕业,解决贫困学生不想考学、考学难、就业难等根本问题。累计帮助1360人,实现高考录取率100%。“远方乡创”已为319名企业家搭建平台,推动产业落地吸引年轻人回流。已开展17年的“映山红”爱心助学,捐建希望小学36所,有力提升教育硬件。
国家电投紧密落实“四个不摘”,持续发力乡村振兴。成立国家电投公益基金,服务乡村振兴。继续创新“绿电+扶贫+生态”的帮扶模式,在四川、青海等藏区推动清洁能源扶贫基地开发,带动配套产业投资、做强工业基础、拉动就业和内需,整体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
创新实践“网络+”扶贫模式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扶贫办主任 李重严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09 版)
中国移动发挥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作用,创新实践基于“1+3+X”体系的“网络+”扶贫模式,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对口帮扶的13个县、12个乡、1786个村全部摘帽,108万人脱贫。
中国移动扶贫工作主要包括:第一,强化组织、资金、人才“三保障”,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累计投入网络扶贫资金超过1600亿元,捐赠扶贫资金19亿元,向国资委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出资16亿元。累计选派挂职干部、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4700多人,目前仍有2200名干部全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
第二,铺设信息基础设施“高速路”,让贫困群众搭上互联网“快车”,目前中国移动4G宽带网络已覆盖全国98%以上行政村和97%以上贫困村,为脱贫攻坚战筑牢了网络基础。
第三,打好“网络+”扶贫组合拳,为精准扶贫打造信息化“引擎”。“网络+教育”扶志扶智,开展“蓝色梦想”教育行动,捐资建设多媒体教室2800余间,搭建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同步课堂”,打造5G云VR智慧教室,为超1500万学生免费输送优质课程资源;“网络+消费”创收增收,打造中国移动扶贫商城等电商平台,累计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4.7亿元,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网络+产业”赋岗赋能,利用5G、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园、5G智慧蔬菜大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下一步,中国移动将推广更加丰富多彩的信息惠民服务,不断巩固脱贫成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更大力量!
扶贫基金撬动产业发展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扶贫办主任 刘洋河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09 版)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5月,是央企中唯一的投资公司和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单位。25年来,国投集团始终把扶贫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社会责任来抓。据统计,25年来累计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15亿元,派驻扶贫挂职干部121人次,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医疗、教育帮扶等“两不愁三保障”项目。
国投受托管理的“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和“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已达到347亿元,累计投资决策项目164个,金额343亿元,覆盖全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涉及27个省(区、市)、159个市(地、州、盟)、349个县(市、区、旗)。其中,在“三区三州”地区投资决策项目71个,金额121亿元,已投项目完全建成达产后,将直接或间接带动63万人就业,年均为就业人口提供收入53亿元,为地方政府提供税收39亿元,引导撬动超过2800亿元社会资本。
国投25年的扶贫历程,可以用“446”来简要概括,即:
4个特点:一是公司党组高度重视;二是时间跨度大,区域分布广,久久为功;三是“输血”与“造血”并重,不断创新扶贫方式;四是精耕细作,精准“滴灌”,帮扶成效润物细无声。
4轮驱动:即围绕实现高质量脱贫目标,坚持民生保障和产业发展两条路径,着眼人才、资金、项目三个要素,实施投资驱动、基金培育、消费拉动、智力培训四轮驱动,构建长效扶贫机制,激发贫困地区和群众内生动力。
6大模式:定点扶贫、专项扶贫、基金扶贫、教育扶贫、工程扶贫、干部扶贫。
党建引领精准发力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轶鹏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10 版)
产业扶贫是必由之路,而企业是落实产业扶贫的关键环节。伊利通过产业基地精准扶贫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实现小康,为脱贫攻坚贡献企业力量。
一是党建引领,结对子促进乡村发展。一直以来,伊利以党建工作引领扶贫工作。集团公司党委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党组织签署共建协议,从产业、技术、文化等方面开展帮扶与共建。伊利基层党支部还与结对子的乡村党支部联建共建,因地制宜推动种植养殖产业建设,将扶贫兴农惠民生落到实处。二是产业带动,真正实现脱贫不返贫。一方面,通过实施技术联结、金融联结、产业联结、风险联结,大力支持上游产业链发展。伊利已为上游牧场提供融资扶持达167.87亿元,带动500万养殖从业者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另一方面,积极发展产业集群项目,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比如,伊利在内蒙古建设以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为龙头的九大产业集群,还在陕西、宁夏等地建设更多的产业集群项目。三是精准发力,聚焦营养与健康改善。不断深化“伊利营养2020”项目的实践,持续开展“中国小康牛奶行动”等活动,给予贫困人群营养、健康帮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云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 宁亚宁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10 版)
5年来,我们用扶贫干部的汗水和付出,换来了群众的好日子,云南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就。全省累计选派4.85万名第一书记、21.61万名驻村工作队员,其中1912名驻村4年以上。云南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850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实现整体脱贫,困扰云南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扛起从治标到治本、从摘帽到振兴的责任,推动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过程中,中央定点、东西协作、集团帮扶画出了最大同心圆,各界协力汇聚了最大凝聚力,干群合力跑出了最大加速度。我们也期待有更多的单位、企业和朋友能够为云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赋能,助力云南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半程”文章。
越是关键时刻,越是需要聚众心、集众智、汇众力。我们期待与大家一道,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云岭大地上,绘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更美蓝图!
关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三星副总裁 张 剑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10 版)
3年精准扶贫,我们帮扶的贫困村已经呈现出产业兴旺、环境宜居、生活幸福的景象:在绿树掩映、麻麻花盛开的河北涞水南峪村,一座座别致优雅的民宿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山腰间;在海拔2800米的大凉山苹果产区,糖度超过18度的糖心苹果压弯枝头……
2018年起,中国三星投入1.5亿元人民币,开启“三年扶贫新战略”,在产业、教育、健康等多个领域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我们帮扶13个贫困村庄组建村民合作社,村民参与民宿建设、村庄留守妇女参与民宿运营获取工资收入,全体村民获得经营利润分红,贫困户获得倍增分红,合作社收益再投入项目实现效益持续扩大,打造出“麻麻花的山坡”等一系列乡村民宿品牌。
在帮扶乡村脱贫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保证乡村振兴不返贫的关键在于人。只有人的思想、格局和意识改变,贫困村脱贫之后才能获得持续发展。3年来,我们帮扶的产业扶贫村逐步脱贫摘帽,村民平均年收入从2000余元提升到7000元以上,最高已超过万元。
未来,我们将积极扩大经营,更加努力回馈社会,继续关注脱贫后的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努力贡献企业智慧、发挥企业力量。
探索体育扶贫新路
河北省体育局局长 张泽峰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10 版)
河北省体育局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实施“赛事活动、体育产业、体育设施、科学健身、体育彩票、体育文化”6项体育扶贫行动,努力探索“双带四精准”体育扶贫路径。
“双带”方面,一是实施体育产业基地带村扶贫,聚焦山区特色体育、旅游及休闲产业资源优势,支持建设涞源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承德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等基地扶贫项目,有效带动周边贫困村脱贫;二是实施体育赛事带户扶贫,充分发挥体育赛事在吸引人流、聚拢人气、促进消费等方面的优势,带动赛区贫困户增收。
“四精准”方面,一是实施“体育设施强体”,为全省6828个贫困村和406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配备体育健身设施;二是实施“体育文化扶志”,为深度贫困村送体育活动和健身培训服务,引导贫困群众以昂扬向上的体育文化增强内生动力;三是实施“体育公益岗就业”,在深度贫困县的贫困村设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公益岗,承担体育活动组织、赛事服务、体育场地设施维护等任务;四是实施“体育孝老基金补贴”,通过在赛事活动中联系社会捐赠、提取产品销售收益等形式,设立体育孝老基金,资助贫困老人,既有效推动了贫困老年人精准增收,又传承弘扬了孝老敬亲的传统美德。
努力建立长效机制
碧桂园副总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 李 静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10 版)
自2018年以来,碧桂园把扶贫上升到主业高度,结对帮扶9省份14县,助力33.7万建档立卡户脱贫。在长期扶贫实践中,碧桂园聚焦“人”和“产业”两个关键因素,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紧抓带头人和人才赋能作用。支持开展村支书和第一书记研学培训,帮助拓宽扶贫思路和视野;在贫困县扶持1万多名返乡扎根创业带头人,带动近4万名贫困群众增收;挖掘就业带头人,带动贫困户参与技能培训班,现已培训9.3万多人,3.2万多人实现就业;创办3所慈善学校,通过捐资助学等方式,共帮助近2万名贫困学子。二是着力帮扶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碧桂园着力发展东乡羊、东乡土豆和东乡刺绣三大产业;扶持成立东乡羊养殖行业协会和合作社,帮助销售4.2万多只羊,增加村民收入;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清华大学等为东乡刺绣开展产品设计、技能培训和品牌塑造,帮助东乡刺绣首次登上中国国际时装周舞台。三是探索通过社会企业解决社会问题,以商业化手段重塑贫困地区产业活力,并将获得的经济效益再次投入扶贫事业,促进长效发展。
打造品牌造福百姓
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代县长 龚雪飞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10 版)
盐池县位于宁夏东部,是陕甘宁革命老区的重要部分。我们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根本之策,充分发挥“中国滩羊之乡”优势,全力建设盐池滩羊品牌,实现了“打造一个品牌、造福一方百姓”的初心和梦想。两年前,盐池县在宁夏率先退出贫困县序列;如今,还要继续做强做大做优盐池滩羊品牌。
一是用政策引领品牌。要把盐池滩羊作为脱贫富民的重要抓手,制定全产业链系统规划,每年出台专项政策扶持,按照高端化、差异化、品牌化的发展路子,着力提升品牌竞争力。二是以品质塑造品牌。盐池滩羊肉质细嫩、没有膻味、品质极佳。这几年,我们全力推进滩羊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开发应用盐池滩羊基因鉴定技术,建立了全程可追溯体系,保证了盐池滩羊的纯正品质。三是借市场扩大品牌。我们赋予“盐池滩羊、难得一尝”品牌文化内涵,从政府和企业两端发力,与京东、盒马鲜生等开展战略合作,推动盐池滩羊走向高端市场,目前已畅销28个省区市50多个大中城市。
特色电商助农惠农
京东零售集团7FRESH生鲜业务部总经理 唐诣深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10 版)
京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发挥电商平台优势,以电子商务手段助力精准扶贫。近年来,京东依托自身优势,采取产业扶贫、用工扶贫、创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公益扶贫等六大扶贫举措,把国家的扶贫政策和要求落到实处。
过去5年,京东在各地建立起250多个扶贫特产馆,解决了5万贫困地区人口的就业,提供扶贫助农培训超过18万人次,开展扶贫众筹项目1200多个,同时上线扶贫公益项目近600个、募集物资近550万件。京东生鲜也依据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帮助贫困地区提升农特产品价值。我们打造了多个独具特色的扶贫助农明星项目。2016年,河北武邑县落地“扶贫跑步鸡”项目,分红收益惠及全县6个乡镇、114个贫困村、1600户,帮助该县在2018年就实现了全面脱贫。此后,该项目成功在贵州施秉县实现复制,平均每年帮扶贫困户490户。未来,京东将继续发挥自身供应链、物流、金融、技术、服务等优势,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同时为全国更多用户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
发展现代农业 激活乡村旅游
河北省滦平县委书记 赵振清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11 版)
多年来,河北省滦平县将精准扶贫与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激发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当地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新路。
在生态建设中发展现代农业,换得生态致富、绿满山乡。一方面,全面加强生态保护,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潮河入京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PM2.5平均浓度降至31微克/立方米。另一方面,因地制宜探索绿色转化机制,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精品林果、中药材、食用菌等特色扶贫产业,打响了“首都菜篮子供应体系示范县”“京津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基地”等品牌。
在打造美丽乡村中激活乡村旅游,换得美景宜人、游客流连。滦平县统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造提升、农村环卫一体化、厕所革命、美丽庭院建设。依托金山岭长城、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等优质旅游资源,引导发展全域旅游。同时,着力盘活贫困村土地、房屋等闲置资源,带动发展特色民宿、休闲采摘等乡村旅游产业。
在实施消费扶贫中对接当地需求,换得买卖红火、农户增收。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滦平县于营村走出了一条以党建为引领、消费扶贫为特色、光伏产业为依托、绿色农业快速发展的有效路径。目前,全县全年消费扶贫总额达到8.3亿元。
覆盖全产业链 创新扶贫机制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宣传部总经理 陈 遥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11 版)
2018年以来,中国平安创新扶贫机制,发挥金融+科技优势,针对贫困地区产业产前、产中、产后3个环节,通过扶智培训、产业造血、产销赋能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扶贫闭环模式。截至目前,已在21个省份落地面向乡村干部、乡村医生、乡村教师的“三村工程”,累计提供产业扶贫资金265.96亿元。
产前,平安在国务院扶贫办的指导下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工作,精准覆盖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人员,并协调农技专家,为贫困地区产业提供实地指导。
产中,通过“扶贫保、溯源保、防贫保”3种保险产品实施精准扶贫。以保险创新驱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精准帮扶贫困户,联合政府、银行共同解决农户融资金、促生产、拓销路、兜风险难题;创新推出“区块链产销溯源+溯源保险+食品安全责任险”新模式,帮助农产品种植建立标准化生产管控体系;创新性研发“防贫惠农保”,全面保障因病、因灾、因学、因生产等易致贫风险。
产后,发起“平安云农场”等网络消费扶贫公益项目,两年多来,采购和协销扶贫农产品金额逾3.5亿元。此外,通过平安健康守护行动,衔接城市的优质医疗资源;开展青少年科技素养计划,以云技术为桥梁,将优质教育资源引入贫困地区。
抢抓战略机遇 增强内生动力
河南省虞城县委副书记 王新胜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11 版)
2019年5月,河南省虞城县顺利脱贫摘帽。截至2020年11月,全县9.6万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当地实现了路通、水活、业兴、村美,群众内生动力足了、致富门路多了、生活质量高了。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排名由2015年的全省第七十四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十五位。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主要在四方面着力:
第一是有效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发展群众。拉长产业链条,把群众有效组织到产业链上来,让群众充分就业。构筑诚信体系,全县共评选综治信用家庭15.3万户,累计用信金额超40亿元。第二是培育发展产业,形成了五金装备制造、食品加工、服装纺织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第三是落实政策,对标对表“两不愁三保障”,推行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化管理,工作到村到户到人。第四是压实作风。县委书记走遍所有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访遍所有贫困户,县、科级干部到601个村兼任名誉村长,乡镇干部由包村变住村。
今后,我们将抢抓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实现更大发展。
巩固脱贫成果 贡献积极力量
中国民生银行总行办公室主任助理 刘震子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11 版)
秉持着“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情怀和担当,民生银行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巩固脱贫成果的具体方案,努力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作出更大贡献。
民生银行主动向国务院扶贫办申请定点扶贫任务,成为承担中央定点扶贫任务单位中的民营企业之一。通过发挥自身优势、立足实际、着眼发展,形成了包含教育、健康、金融、党建、消费、产业、电商、技能、就业、文化的“十位一体”定点扶贫模式,定点帮扶的河南滑县和封丘县已经分别于2017年和2019年脱贫摘帽。
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定点扶贫任务的同时,民生银行不断拓展社会责任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形成了以定点扶贫为主体,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开展系列帮扶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大扶贫格局。
民生银行累计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投入无偿帮扶资金1.5亿元,同时推进西藏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免费救治、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医疗救护车捐赠等多个公益项目。截至目前,已经连续举办5届的“ME公益创新资助计划”累计为110个公益项目提供资金5500万元,覆盖30个省份,直接受益人口超过24万人,其中贫困地区项目占比达35%。
发挥区域优势 培育特色品牌
山西省武乡县委副书记、县长 阎新平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11 版)
山西省武乡县位于太行山腹地,是中国优质小米的主产地之一。“武乡小米”历史悠久,如今的小米产业已成为帮助当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截至目前,全县种植优质谷子10万亩左右,年产量达4000万斤,带动3万多农户增收。
近年来,武乡县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把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把品牌扶贫作为重要抓手,大力发展武乡小米产业,实现区域化种植、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管理、组织化经营,打响、叫亮“武乡小米”品牌。
武乡县注重产业化发展、标准化示范、品牌化打造,推动小米生产向集约型、效益型、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实现产品提质、企业增效、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目标。同时,在打造“武乡小米”品牌过程中,把握好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机遇,通过严把品质关口、壮大竞争优势、拓宽销售渠道,推动武乡“好米”变“名米”,“名米”卖“好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武乡县将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在小米深加工、小米文化、小米品质上下功夫,把武乡小米打造成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和重要引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提供品质保障 构建多赢格局
福建省建宁县委副书记、副县长 郭 斐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11 版)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是著名的建莲之乡,年种植莲子5万亩,年产通心白莲0.4万吨,“建宁通心白莲”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这里也是重要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制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10%左右。
建宁县多年来不断做大做强建莲产业品牌。通过成立莲科所强化品种选育,制定建莲国家和地方系列标准及技术规范流程等措施,为建莲产业提供品质保障,进行科技赋能。同时,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推行“一二三产融合”“线上线下融合”的双融合品牌推广策略,成立国有企业和建莲产业协会保障莲子收购价格体系,在助力产业发展的同时保障莲农收益。预计今年建莲产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3亿元,莲农人均纯收入增加1.2万元。
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宁采取抱团联户、村企合作模式,实现了村财增收、贫困户增收、企业增效的多赢格局。出台扶贫增收工程,优先保证贫困户制种品种和指标,给予贫困户制种补助150元/亩,确保种业产业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截至目前,全县共有70%的农户参与制种,带动农民增收1.4亿元以上,亩增收达2000元以上。
重视电商助农 拓展产品市场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副县长 雷 俊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11 版)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安县的品牌产业主要有融安金桔和融安香杉,以融安金桔为例,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品牌扶贫:
加强政府扶持。融安县在财政奖补、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电商发展、品牌培育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推动融安金桔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打造地标品牌。推动融安金桔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今年还通过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
培育企业品牌。培育融安金桔个体商标260多个。
推动产业标准化。积极参与制定《金桔》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及团体标准,推动融安金桔产业规范化、优质化发展。
注重品牌管理。统一融安金桔上市时间,强化技术指导和质量监控,确保产品质量。
重视品牌宣传。通过举办融安金桔旅游文化节、参加各类产销对接活动等方式,全方位宣传和推介融安金桔。
发展电商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展产品市场,推动融安金桔走出去。
通过品牌助力作用,融安全县共有近万户贫困户发展金桔产业,年人均增收5500多元,有2.8万贫困人口依靠金桔产业稳定脱贫。
履行社会责任 助力精准扶贫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12 版)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泸州老窖作为国有大型骨干酿酒企业,有义务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近年来,泸州老窖主动认领帮扶3个贫困县、18个贫困村,5年累计募集捐赠和“以购代捐”资金近8亿元,高质量完成140多个扶贫项目,助力古蔺县、叙永县、红原县顺利“摘帽”。在定点帮扶的过程中,我们做好产业帮扶、基础援建、志智双扶三个关键环节,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发展产业,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关键。我们根据各扶贫村的实际情况,帮助建立和增强产业“造血”功能,构建起“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我们全方位开展基础援建,在帮扶村启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专项行动,修路引水、改厨改厕;改扩建叙永县人民医院,购置25个乡镇卫生院配套附属设施及设备,提升其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惠及周边区县100余万人。
扶贫必扶智。教育扶贫是我们扶贫的重要方式,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通过学习知识、转变观念来改变命运。5年来,在捐资助学方面,泸州老窖募集资金4000万元,推动25个乡镇学校基础设施全面升级改造,惠及1520个班级、7万余名学生;建立泸州老窖电商创业扶贫孵化器项目,培训贫困家庭大学生,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公司还发动青年志愿者、党员代表与贫困学子结成帮扶对子,搭建起爱心帮扶的桥梁。
助力精准扶贫,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同时继续聚焦主业,加快发展,积蓄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更大能量。我们深信,企业只有发展好了,才更有能力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服务链接空间 提升品牌实力
保利发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 平
《人民日报》( 2020年12月11日 第 12 版)
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国品牌势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面对新的发展机遇,保利对品牌发展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与谋划,以服务链接空间,不断提升品牌实力。
优质的服务是履行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疫情防控期间,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都发生了改变,更多人采用线上消费、视频会议和远程医疗等方式生活和工作。保利积极落实防疫“最后一公里”的职责,发挥自身业务优势,从居住健康、智慧社区、物业服务等多个层面进行产品升级,向业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
优质的服务是增强品牌实力的重要因素。保利物业作为保利多元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突破社区空间,服务内容包括社区、写字楼、政府公建、城镇景区、特色产业、院校、医院等多种业态,并紧跟国家战略,将物业服务与社会治理创新进行融合,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保利为主体,服务对象积极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保利公共服务管理模式。
优质的服务是提升社会价值的有力保障。面对国内养老市场需求由生存必需型向享受型、参与型、发展型转变,保利健投在养老品牌基础上,为客户提供专业而有温度的服务系统,把人文关怀融入服务每一个环节,全面提升企业服务的社会价值。
“保国利民”是保利的初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我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保利将砥砺创新,不断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铸造中国品牌的荣光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