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扯西读/「九王夺嫡」之八贤王获罪

郑嘉颖在《步步惊心》里饰演的八贤王,面临爱情权力之间的痛苦抉择。(图/取自网路)

作者马赛克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事件中,「八贤王」胤禩本来是可以躲过斗争风暴的。可是,大阿哥胤禔向康熙自荐当「刽子手」的同时,提到了术士明德曾替胤禩看相,认为他日后「必大贵」。

这番话触怒了康熙(他一向不喜欢胤禩),下令逮捕张明德并彻查此案,并查出张明德曾狂言要召集皇族共谋刺杀皇太子,胤禩接下来倒大楣了。

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四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学士温达侍郎穆丹一同会审张明德涉及「叛乱罪」一案。张明德供称,当初是顺郡王布穆巴的长史阿禄把他推荐给顺承郡王、辅国公赖士、镇国公普奇等人的,顺承郡王再把他推荐给直郡王胤禔。

张明德在胤禔面前信口妄言说:「皇太子暴戾,若遇我,当刺杀之。」又夸口说「有异能者十六人」,刺杀非难事。言词耸动,只为贪图银两。后来普奇又把他推荐给八贝勒胤禩。看相时,他称赞胤禩「'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

十月初二,审讯其余涉案人。顺承郡王布穆巴作供说,张明德到普奇家,回到布府时对他说,普奇很厌恶皇太子,两人共谋要刺杀太子,并且邀布穆巴入伙。布穆巴不从,并且把此事告诉直郡王胤禔。直郡王说:「尔勿先发此事,我当陈奏,可觅此人,送至我府。」因此把他送到直郡王府

阿禄口供与布穆布无异。普奇则打死也不肯招认有合谋刺杀太子之事 。他说﹔「我又不是神经病干嘛自寻死路说出这种话?」。辅国公赖士供称:「我于顺承郡王府中见张明德,因唤至我家中看相,普奇嘱使送往伊处,故送往是实。此外我皆不知。」

九阿哥胤禟、十四阿哥胤禵则供称:「八阿哥曾对我们说『有看相人张姓者云,皇太子行事凶恶已极,彼有好汉,可谋行刺。我谓之曰:此事甚大,尔何等人,乃辄敢出口,尔有狂疾耶?尔设此心,断乎不可。因逐之去。』」(上面的意思是说,张明德被赶走后,胤禩把张明德的狂言转述给九阿哥与十四阿哥听)。

八阿哥胤禩作供说,他把张明德赶走后,把张明德的话转述给九阿哥与十四阿哥。两位阿哥所说的都是事实。再问张明德,口供无异,负责审案的官员把口供向皇上奏明。同日,预言胤禩「大贵」的张明德被下令凌迟处死。

至于其他涉案诸人,上谕诸皇子议政大臣、大学士、九卿、学士、侍卫等曰:「胤禩闻张明德狂言竟不奏闻,革去贝勒,为闲散宗室。」

上谕:「布穆巴所闻情节商之长史阿禄,告直郡王,使之奏闻,布穆巴、阿禄俱无罪,着释放。普奇知情不首,革去公爵,为闲散宗室。赖士,但令看相并无他故,着释放。」

康熙的量罪标准很奇怪。当初把张明德引进来的人如布穆巴、阿禄都没罪。把张明德带去看相的赖士也没罪。胤禩、普奇却同样因为「知情不报」的罪名被革去爵位,成为「闲散宗室」。

然而,据张明德、布穆巴的口供,普奇是「刺杀皇太子」的共谋者(还邀布穆巴入伙!),胤禩是把张明德赶走的人,两人的罪名却一样。这是相当不公平的,因为布穆巴、赖士、九阿哥与十四阿哥,也没有把这件事上奏啊!为什么他们没事,胤禩却有罪?何况,当时第一个听到张明德「刺杀太子」阴谋的胤禔,也没事(他告诉康熙的是:张明德给胤禩看相,认为他「必大贵」,但并未告诉康熙有人想「刺杀太子」)!

不过,大阿哥胤禔终究是在劫难逃。没几天之后的十月十五日,皇三子胤祉奏称:胤禔与蒙古喇嘛巴汉格隆合谋魇镇太子胤礽,致使其言行荒谬。巴汉格隆后来招认:「直郡王(胤禔)欲咒诅废皇太子,令我等用术镇魇是实。」并掘出镇魇之物十余件。

康熙得知后又气又伤心。十一月初一,下令革去胤禔王爵,幽禁于其府内。至此,胤禔彻底垮台。胤禩遭受重创。但是,他的战斗尚未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