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腎宜吃黑色食物 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都上榜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88期
【文∕陈大乐】
冬季气温开始明显骤降,羊肉炉、姜母鸭成为大多数人驱寒的补品。不过,现在的饮食结构已经不需要刻意进补,重点是在于「养肾」。肾为先天之本,从立冬起至立春前的这段时间,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身体的新陈代谢相应较低,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
西医则认为,肾脏是过滤血液、负责制造尿液、过滤血中毒素、调节血压、调节电解质、释放红血球生成素、维持钙磷平衡的一个器官。
然而,中医认为的肾,泛指整个身体新陈代谢的系统。嘉义大林慈济医院中医部主治医师张薇乔说明,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这个精就好比我们身体的能源,若不好好节约使用或补充,有一天用完,就会出现肾虚、提早老化的毛病,诸如掉发、头发白、牙齿松动、腰酸背痛、黑眼圈、失眠、干眼症、白内障、容易感冒、免疫力不好等问题。因此,中医说,养生就得要先「养肾」。
秋收「冬藏」,冬天宜养肾
养肾最好的季节,就在冬天。中医的五行学说,把一年四季分为春、夏、长夏、秋、冬,总共为五季,分别对应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换言之,肾脏旺于冬季,趁着冬季养肾补肾,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许多中医古典也谈到,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意思是说,人体的阳气在冬季应该要内藏,以蓄积能量,为来年的健康做准备;而五脏当中,肾主藏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之根,可以决定一个人先天禀赋的强弱。
肾的作用有哪些?
我们可以将肾想像成一颗树的树根,树根深才能叶茂。一个人的肾气足,就不容易生病,外表看起来也比较有活力、显年轻;张薇乔更说,头发的多寡、生殖能力好坏、骨质强硬等,更能直接反应人体肾气的盈亏。
❶肾主头发:「发为肾之华、发为血之余」,头发的主要营养来源为血,其根本在于肾气的强弱,肾气充盈,头发就乌黑浓密,反之就容易有发白、变少的现象。
❷肾主生殖:肾为藏精之腑,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繁衍后代有着重要的作用。男女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能力,均有赖肾藏的精气充实,一旦肾气不足,就容易患有泌尿生殖方面的毛病。
❸肾主骨、肾主髓:「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肾精充足,才能使骨髓充盈、促进血的生化;肾气充盈,骨头生长会比较快速,且较强壮坚固;其中,齿为骨之余,牙齿的好坏反映了骨骼的好坏,也反映了肾气的盛衰。
❹肾主纳气:虽然人体呼吸运动主要由肺脏负责,但吸入之气,必须由肾脏进一步摄纳,呼吸才能顺利通畅。
❺肾主水:肾负责水在体内的运作过程。肾主水的功能是依靠肾阳对水液的气化来实现的。通过气化作用,将营养脏腑的津液输布全身;当肾的阴阳失和时,就会影响小便的生成和排泄,严重会影响整体水分代谢的失衡。另一方面肺、脾、膀胱等脏腑在水液代谢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必须依靠肾的蒸腾气化才
能实现。
冬季这些习惯最伤肾气
《内经》提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论,意思是说冬天要注意保暖,否则被寒邪伤到,会潜藏到身体内部,到了春天,随着气机外浮而发病。张薇乔说,这就是为什么每年由冬季转春季,「外感」(统称为一般喉咙痛、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总会特别多。冬季最伤肾气的习惯,除了赤脚受寒外,现代人熬夜晚睡、吃宵夜、劳力过度、汗流太多都应避免。
❶赤脚被寒邪伤到
肾经始于足底,这个部位离心脏远、脂肪层也很薄,很容易受到寒气的影响,所以养肾的第一步,则是注意脚底的保暖。我们可以穿厚袜子,避免赤脚在地面行走,同时用热水泡脚,每晚睡觉前按揉脚底的涌泉穴,或用吹风机吹涌泉穴保暖,以利肾精的养护。
除了足部之外,也要注意身体保暖,尤其是身体的头部、颈部、胸部,也很容易受寒气病邪入侵,应适时穿戴帽子和围巾。
❷熬夜晚睡
熬夜晚睡在冬天是很伤肾的行为。这是因为熬夜时,会使肾阳亢奋以强打精神,如此一来,本来冬天需要潜藏的阳气,却被过度损耗,经常如此,会损伤肾阳,出现疲惫、黑眼圈、怕冷、头晕、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张薇乔分享,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都有熬夜、过度疲劳的生活习惯,由此可知,冬季良好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相当重要。因此,建议冬天应晚上十一点前入睡为宜。
❸不宜早起
习惯早睡早起的人,也要特别注意冬天的太阳较晚升起,太早出门运动有受风寒的风险,会损耗先天的精气,建议多睡一会儿,等待阳光出现后再缓起身;当然,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建议在床上活络一下筋骨再下床,避免因为温度太低而影响到心血管健康。
❹吃宵夜
吃完东西就睡觉,容易消化不完全,使身体堆积毒素,造成肥胖、消化功能变差、引发胃食道逆流等问题。尤其消夜经常是一些高盐、高油、高蛋白的食物,长期下来,容易使肾脏的代谢和排毒功能下降。
❺水分摄取不足
冬天活动力偏低,加上天冷不容易出汗,使人喝水的频率降低,即使身体处在缺水的状况,也不容易察觉;长久下来,会让体内的毒素和废物不容易被排出,而造成肾功能的减退;建议民众,每天至少要喝到1500c.c.的温水,并以少量多次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