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晕症提前用药 不让出游扫兴
许多人都有晕车、晕船或晕机的困扰,药师提醒,口服止晕药需在搭乘交通工具前30到60分钟服用,否则效果恐打折。(王家瑜摄)
许多人都有晕车、晕船或晕机的困扰,影响出游兴致。市售晕车药琳瑯满目,药师提醒,口服锭剂需在搭乘交通工具前30到60分钟服用,如果已经晕了才用药,恐怕效果打折。医师则说,晕车时建议「看远」或闭眼,透过视觉维持平衡,有助于缓解晕眩感。
晕车又称「动晕症」,主要症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等。大林慈济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黄俊豪说明,人体有很多平衡器官,当内耳、脑干、小脑受到扰乱,有些人会出现晕眩感,这和遗传体质有关,好发于经常睡不好、容易偏头痛的人。
黄俊豪提到,这类人平时应避免大量摄取咖啡、茶,以避免头痛、头晕发作,但由于咖啡因会刺激交感神经,正在发作时适度摄取,反而有助于抑制副交感神经,缓解晕眩感。另有一个说法是「吃芒果干能止晕」,他则认为较无科学根据。
晕车时看窗外有助于缓解吗?黄俊豪指出,视觉也是平衡器官之一,晕车时「看远」确实有帮助,例如山丘、太阳等,或是直接闭眼休息,但切勿「看近」,例如和行进方向相反的路灯、车子等,否则会引起更严重的晕眩感。
有些人晕车时会抹点薄荷油,黄俊豪说,晕车会活化副交感神经,引发肠胃道不适,由于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互相拮抗,而涂抹薄荷油会刺激交感神经活化,进而抑制副交感神经,确实有助于缓解恶心反胃,但没有止晕效果。
市售止晕药品项众多,出云雁行药局药师王彦婷说明,止晕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镇静中枢神经,减缓晕眩不适感,大部分都是指示药品,有口服锭剂和贴片型两种,锭剂须在搭车前30到60分钟服用,每隔4小时可以补吃一次,但若已经晕车才服用,效果较差或较慢;止晕贴片是经由皮肤吸收,药物作用速度较慢,因此需在搭车前4到6小时使用。
王彦婷指出,抗组织胺是晕车药常见的成分之一,但可能有嗜睡副作用,因此部分产品会额外添加「咖啡因」来提神。她提醒,服用抗组织胺药品后不可以开车或操作危险器械;由于感冒药也常有抗组织胺成分,因此两者不宜并用,以免导致副作用加重。
另一种止晕药常见成分是植物萃取物东莨菪碱(Scopolamine)。王彦婷说,东莨菪碱较不容易引起嗜睡,但可能导致口干、视觉模糊、排尿困难等副作用,青光眼、摄护腺肥大患者须谨慎服用。另外也有些产品会加入维生素B6成分,具有止吐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