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接吻秒交换8千万个细菌 医:最惨罹B肝、胃癌

医师指接吻可能传播幽门螺旋杆菌,增加罹患胃溃疡、胃癌风险。(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接吻象征爱意与亲密。不过,胸腔暨重症医师黄轩表示,根据研究,10秒法式接吻,会导致双方交换约8000万个细菌,可能导致传播EB病毒、疱疹病毒、导致蛀牙的变形链球菌,甚至是传播可致胃溃疡、胃癌的幽门螺旋杆菌,与传播B肝病毒,若接吻前使用含氯漱口水,可以稍微降低病毒量。

黄轩在脸书粉专PO文指出,我们接吻时,可以释放的催产素,你会欢愉,也可降低压力荷尔蒙(皮质醇)18%,但接吻病是真实存在的,有研究指出,接吻是传播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的主要途径,可能引发传染性单核球增多症(俗称接吻病),症状包括发烧、喉咙痛、淋巴结肿大。

黄轩表示,接吻也可传播疱疹病毒HSV-1,且是一吻可能终生带原,全球约37亿人感染口腔疱疹病毒,主要透过接吻传播,病毒潜伏神经节,一旦遇压力大或免疫力下降时,即可能复发,而在嘴角水泡破掉、溃疡时,传染力最强。

黄轩表示,接吻也可能传播幽门螺旋杆菌,此菌与胃溃疡、胃癌密切相关,研究追踪情侣发现,一方幽门螺旋杆菌阳性者,伴侣感染率增加1.5倍。此外期刊实验显示,情侣接吻10秒后,双方唾液中的变形链球菌(致龋菌)相似度提升20%,尤其家长亲吻婴幼儿更易传播。

要避免接吻传播疾病,黄轩建议要注重口腔卫生,每天至少两次刷牙并使用牙线,研究显示牙周病患者的牙龈沟液含1×10⁶ CFU/mL致病菌。接吻前可用含氯己定(Chlorhexidine)的漱口水,来降低病毒量。

黄轩也建议若口腔黏膜破损、溃疡或牙龈出血时,要避免接吻,而深吻会伴随的微量血液交换,可能传播B肝病毒(HBV),研究显示唾液HBV DNA浓度可达1×10³ copies/Ml,免疫力低下者建议减少深吻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