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性化世界正消失?演算法改寫遊戲規則 作家揭線下深層影響
在现今社会,演算法可说无所不在。图/美联社
为何推崇个性与多元的世界正在丧失美感,变得扁平又无聊,长期观察当代数位文化的作家切卡透过「扁平时代」一书指出,演算法不只改写网路游戏规则,更摧毁人们线下世界的文化活力。
在现今社会,演算法可说无所不在。从滑过的脸书和IG动态、YouTube推荐影片到串流平台登入首页,都是演算法根据使用者喜好筛选后的结果。科技进步让每个人更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不再需要花费大把时间自行钻研,然而情况却不一定如此单纯美好。
根据卫城出版书讯,对当代数位文化具有独到观察与见解的作家凯尔.切卡(Kyle Chayka),在「扁平时代:演算法如何限缩我们的品味与文化」一书里,对演算法的作用提出发人深省的看法与批评。
曾经,网路造就了多样化的交流和社群,如今演算法却将一切都辗成同质同调的事物。切卡举例分享,2015年他在世界各地咖啡厅察觉到「扁平时代」的种种迹象,无论是京都、柏林、北京还是冰岛的雷克雅维克,无论去哪,他总能看到一间看起来和世界各地极其相似的咖啡厅。
切卡把这种咖啡厅称为「通用咖啡店」,其特色是墙壁上永远会贴着一排地铁站式的白色磁砖,店内往往摆放又宽又大、用回收木材制成的工业风桌子,椅子用的则是世纪中期现代风格的细脚椅,再加上装着爱迪生灯泡的悬挂式吊灯,非常IG美学风格,这是种跨越国界的「品味同质化」现象。
切卡认为,使用演算法的数位平台崛起后,会使人们只看到最受欢迎的内容,而被演算法筛选过的内容往往具有一定的套路或特征。创作者们为了流量,只好趋之若鹜地制作同样类型的作品,人们的偏好于是变得越来越一致,文化也变得越来越无趣扁平,可以快速理解享受的产品大行其道,需要时间心力细细品味的作品则逐渐消失。
不过切卡指出,这种现象并非不可逆转,透过「扁平时代」,他期待带领读者理解演算法的推荐机制、意识到它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并开始懂得掌握演算法,甚至设想一个没有它的文化图景。
长期观察当代数位文化的作家凯尔.切卡(Kyle Chayka)推出「扁平时代:演算法如何限缩我们的品味与文化」一书,点出演算法不只改写网路游戏规则,更摧毁人们线下世界的文化活力。图/(卫城出版提供)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