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雪球还是钟摆效应?
(图/本报系资料照)
距离2022地方选举还剩下不到10天的时间,许多选情紧绷的地区,都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毕竟根据过去的经验,虽然大多数的选民在选前两个月就已决定投票给谁(或不去投票),但也有近一成的选民是在投票前一、两天才决定。因此,针对高度竞争的选区,这一成的选民动向可能就决定胜负,各阵营候选人势必得战到最后一刻,只是这类型高度竞争选区不多就是了。
这次选情和过去两次地方选举(2014及2018年)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缺乏单一的竞选主轴。2014年时因为太阳花学运刚结束,民进党收割了讨厌国民党的氛围,不但获得地方选举的胜利,更进一步将气势延续到后续总统及立委选举,造就了2016年的政党轮替。
2018年地方选举前,由于蔡英文政府上台后的改革不得人心,在中央施政满意度低迷的情况下,伴随着韩国瑜带起的「韩流」风潮,国民党席卷了多数地方首长的席次,一度让蔡英文的总统连任之路陷入危机。换言之,过去两次的地方选举,我们都可以看出全国性的风向,即对于执政党的观感、或中央政府执政绩效,或多或少影响了地方选举的结果。
我们大致可以将这次的选举区分成两类:有现任者争取连任及没有现任者参选的开放席次选举。只要有现任者角逐连任的县市,不分党派,选情几乎都没有太大的悬念,现任者占尽优势。至于开放席次的选举,选战主轴皆因地制宜,缺乏统一的主轴。譬如:桃园选战经历了换将风波;在台北,由于前防疫指挥官投入选举,防疫得失成了攻防重点;新竹陷入人格战争;基隆则是地方政绩能否延续。总之,这次地方选举,全国性的蓝绿对决氛围相对不强,中央执政绩效也不是地方选举的重点,选情回到各地候选人对决。
由于选举时程的关系,过去许多人会将台湾的地方选举视为是后续总统大选的前哨战,提出所谓的「滚雪球效应」,譬如2014年地方选举结果与2016年总统大选的连结。不过,2018年国民党在地方选举大胜后,反而出现了所谓的「钟摆效应」,即民进党在2020年总统及立委选举胜出,持续执政。换言之,地方选举结果和后续中央层级的选举,原本就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而这次地方选举在更强调地方及候选人因素的情况下,其结果与后续总统大选选情间的连结可能更弱。
不过,这次地方选举各主要政党的县市长候选人,除了少数选区外,都是党中央指定,并未经过初选程序。因此选后这几个关键、高竞争选区的胜负,对于党内权力结构势必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影响层面也将包括未来主要政党推出的总统大选人选。但目前看来,不论这次地方选举的结果如何,对于2024年总统大选的大盘,将不会造成结构性的影响。
(作者为国立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研究员暨政治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