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从双语到全英语 舍本逐末(林保淳)

推动双语教学已成为全台教育圈热潮,近来也常看到大学中文系释出全英语教学条件,引起讨论。(示意图/本报资料照)

最近政府极力推倡「双语政策」,虽说是「双语」,但基本上所重视的就是「英语」;揆其用意,无非是为了「国际化」起见,企图让国人透过流畅的英语能力,与「世界接轨」。

没有人能否认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毕竟,以英美语系为主的国家,在近、现代科技文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是众所周知的,而也正因其国力的强大,使得英语成为全世界共通的语言;习得英语,不但可以无须透过二手的翻译,就能直接将其所涵摄的各种知识内容迅速接收,更可以借此共通的语言,与世界其他各国作深密的交流。因此,如能学习得英语,再辅以其专业的知识,自然能够如虎添翼,对个人的未来发展,有更多的助益。

语言最主要的功能,在于传递讯息及知识。但是,世界各文化衍生的语言,是各有其特色的,也各有其优长,英语可能最擅长于医学、科学等知识的表述,但在哲学上,就未必比德语来得更精切,而就文学来说,更未必就能压倒过汉语。真要能够与世界接轨,语言的传递讯息功能,只是一种技能,如不能深入了解其语言所构筑的知识体系,显然就是舍本逐末的。

在这里,我们必须先区别,「双语教学」的目的,究竟是着重于语言的讯息层面,还是知识层面。在传递讯息,以沟通、交流为主的层面,我是非常赞同多学英语,以增进个人技能的;但具备英语简单的传递讯息能力,尤其是在生活运用方面,而无专业的知识作支撑,也未必就真能如我们所想像的,可以无往而不利。英美语言体系中的普通老百姓,贩夫走卒、街头游民,大概没有任何一个人不能说流利的英语,但往往知识不足,故也无法在社会上取得更高一层的成就。

事实上,任何人欲在社会上生存,语言的学习就是一种本能,无待乎如何勤力学习,任何人都能在耳濡目染下,习得这个社会所共用的普通语言,且亦只要有此基本的能力,就能保障其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及生活的所需。基本上,任何一个社会中,大概80%的人,即便丝毫不懂外语,也一样可以在这个社会中寻得顺遂的自我发展之道。剩下的20%,可以说是社会的菁英了,在拥有深厚的知识前提下,精通多种语言,尤其是英语,无疑可以拓展其更大的发挥空间,取得更高阶的成就。

但是,任何社会的结构,都是呈金字塔型的,普通民众占了大多数,而菁英,尤其是最顶端的政策拟定、执行者,绝对都是极少数的。「双语教学」的最大盲点,就是企图将所有的普通民众,教养培育成为菁英,这也是菁英阶层以自身的经验,归结出的结果。但是,一个社会,果真需要如此多的菁英吗?有可能人人都蜕转成菁英吗?

学习语言,固然有多种途径,但最直截而有效的方式,就是提供一个适当的语言环境。将一个对某语言完全陌生的人,投置于那个语言的环境中,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只要其能真正与当地人共同生活作息,相信都一定能说出流利的人与人沟通、交流的语言;反之,如果没有这个共通的语言环境,就是再如何勤力学习,背单字、学文法、知源流,也未必能够脱口就是流畅的语言。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楚人学齐语,在「一傅众咻」下,还是徒劳无功的。

台湾以前是中学才开始学英语,后来在小五时开始学,现在则是小三,甚至连幼稚园就开始了,可扪心自问,这么几十年下来,多数人所学的英语,究竟能派上什么用场?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整个社会环境「用不上」,或者根本「不必用」,真正「用得上」,也「必须用」,而且具有富厚的经济能力的人才能更进一层的,也都是一些所谓的菁英,这无形之中,就成了一种富人对穷人的剥削,这也正是提倡「双语教育」最大的危机。

学习语言,其实比沟通、交流更为重要的是透过语言的学习,用以摄取更广大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往往因各国语言的不同特色,而有所不同。最近因教育部「双语教育」其实就偏重于英语的影响,就连以传播专业知识为主的大学教育,也纷纷起而效尤,在征聘人才的时候,特别祭出了「全英语授课」的条款,美其名是「国际化」。就大学教育来说,「国际化」当然必要的,但如果仅仅特别强调「国际化」,着重于语言交流的层面,而忽略了知识层面的摄取,这种「国际化」,除了便宜了若干从外国(尤其是英美国家)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之外,能够获得多大的效果,真的是令人质疑的。

在这里,我们必须慎重考量到,「教学相长」向来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学习的场域,由教师将专业知识传给学生,而由学生的反馈,让教师能自反馈中获得启发,以弥补、增益其专业知识其教学技巧,师生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这才是知识传播最完美的型式。相较起来,「全英语授课」,明显太过于侧重于教师,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可能。完整而周延的知识传播,必须考量到学生的英语程度,由于目前多数学生的英语程度,恐怕距离完全接收,尚有不小的距离,贸然以英语授课,学生势必得花费更多的心力在语言本身的学习不可,这对英语程度较差的学生来说,明显是不公平的。更何况,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许多专业的知识,是很难「转译」成英语的。

这次最引发争议的,就是淡江中文系的征才,是欲访求「小学」(文字、声韵、训诂)的师资,这门课几乎是全台中文系的必修课,也是学生最感繁难,甚至视如畏途的一门课。用学生最熟悉的中文授课,学生面对特殊的象形字体,从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上古音、中古音、近现代音的不同;变化多端的字义流衍及训诂,都是戛戛乎其难以负荷的了,如果改用「全英语授课」,即便教师具有此「转译」能力(我百分百怀疑),学生能接受得了、听得懂吗?推衍以广,那若干专以修习语言的科系来说,日语、德语、法语、俄语,几十种不同语系的科系,也要用「全英语授课」,这会是怎样的一种学习环境、会收到怎样的学习效果?

我不反对大学有若干课程采用「全英语授课」,但如果晋用教师都必须具备此一能力,则台湾每年产生的许多「土博士」,如何与那些早早留洋的「洋博士」抗衡?这些「土博士」,固然可能英语不如洋博士流畅,但专业知识可以凭借「翻译」获得,其实未必就会在知识层面上逊色于「洋博士」的。如果此一「外来和尚会念经」的观念,持续让它发酵下去,那台湾其实很多博士班都可以关门大吉,未来所有的大学师资,干脆就都请英美人士担任就好了,他们的英语程度,肯定比「洋博士」还要高明。这显然是「殖民地」,甚至「次殖民地」的观念,台湾真要沦落成如此不堪的境地吗?

「国际化」当然非常重要,但国际上不是只有「英语」而已;语言的学习,语言环境的营造,是最重要的关键,台湾缺乏的是英语的语言环境,但也未必需要特意营造出英语环境,愿意学习、想要更进一层的菁英,可以透过各种管道,如补习班、游学、出国留学,加以深造;但不必强求每个人都非当菁英不可。语言的学习,因各国语言的特色,可有不同的知识内涵,但知识的摄取,个别的语言未必是充分且必要的条件,因为还可以透过大量的翻译加以摄取。

其实,「双语教育」的真正功能,仅仅显现在日常生活上的沟通而已,多一种语言技能,当然就多一分进展的机会,但由于「翻译机」的出现,其实日常所需的语言交流功能皆已可以取代,即便不通英语,也未尝不能沟通、交流。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知识的摄取,不此之务,而斤斤于一般的语言沟通能力,说穿了,就是舍本逐末。邯郸学步,必将忘其故步,真的可以休矣。(作者为退休大学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