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马英九的《最后一课》(张晰)

与武汉大学师生座谈,马英九:德法世仇都可以和解 两岸为何不行?(蓝孝威摄)

前总统马英九3月30日下午来到武汉大学,主持两岸学生座谈会。在开场演说中,他用几分钟讲了《最后一课》的故事。

其实这不是马英九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提到《最后一课》,在谈到两岸关系时他常常喜欢引用《最后一课》的故事。 2016年8月8日马英九在台湾大学出席「第十届亚洲未来领导人协会」台北论坛开幕式上讲过《最后一课》的故事。 2018年4月11日在斯坦福大学题为「台湾面临的三大挑战:经济、两岸关系和民主」的演讲中,马英九讲过《最后一课》的故事。 2018年5月9日马英九在东吴大学题为「从两韩到两岸:东亚分裂国家统合的新模式?」演说中也引用过《最后一课》的故事。

了解一下《最后一课》大概的故事情节及故事所处的历史背景,回顾一下《最后一课》在中国近代史里所起的作用,可以更好的理解为什么马英九对《最后一课》情有独钟。

《最后一课》(La Dernière Classe)是法国作家都德(Alphonse Daudet)所写的短篇小说。背景为1870年的普法战争,也即德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德法世仇由此而产生。战争的结果是法国战败,不得不割让原属于法国的亚尔萨斯(Alsace)和洛林(Lorraine)二省给德国,根据德国政府的命令,在这两省的学校里不许再教授法语,只能改教德语。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视角和语气来看到和说出,语文老师是如何教法语的最后一课的情形。明白了即使当了亡国奴,也要牢记自己的语言,因为「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

《最后一课》最早由胡适在1912年译成中文,初译名为《割地》,后改为《最后一课》。胡适最初没有用直译的原名而是根据小说发生的背景而采用了意译的《割地》,大概是出于情感上的映射和寄托,联想到了近代以来中国不断对外割地赔款的隐忧和愤懑。

《最后一课》小说传入中国之时,正是中国刚刚推翻帝制,五四运动的前夕。时局动荡,国事日蹙,小说恰逢其时地引起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强烈共鸣。后来在抗日战争中,日本在中国部分地区只允许当地人学日语,正好照应了小说的情景。 《最后一课》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唤醒中国人民的反抗意识,激发了民族复兴豪情的作用。

从1920年起,《最后一课》就进入了民国的语文教材,成为经典课文。先后选入《白话文范》(商务印书馆1920年)、《国语教科书》(商务印书馆1923年)、《国文百八课》(商务印书馆1936年)等教材,影响日趋扩大,逐渐构成了一代人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

著名的国学家钱基博先生(钱锺书之父)1938年撰写的一篇时评别有深意地使用了具有强烈对比意味的《最前一课》标题。在他看来,《最后一课》在小说里可以「刺激法国的人心,策动法国的复兴」。

而在现实中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却是《最前一课》,是攸关家国存亡的残酷战争。在他看来,「现在才是困苦艰难的开始」,「这个困苦艰难的教学最前一课,便是试验我们中国一般的青年,能否负得起中国复兴的责任?」 《最后一课》激励民族复兴的历史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马英九对《最后一课》故事内容显然娴熟于心。按照马英九自己的说法,他是初中时读到了《最后一课》。这个故事无疑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同时马英九还是讲故事的高手,通过借题发挥,「洋为中用」,赋予故事新的涵义。

马英九在武汉大学的座谈会上说,德法两国不同文、不同种,虽征战百年,但二次世界大战后,双方还能签订条约、深刻互动,在交流下成为欧盟最主要的力量。他反问,多么困难的事,德法两国都做得到,为什么两岸做不到?他认为,两岸还有很多事可以做,很重要的一点是让两岸年轻人多接触。 「多接触、多了解,增加一分友善,就减少一分敌意,让双方逐渐融合在一起。」

听马英九讲《最后一课》的故事和引申阐释,希望两岸青年都从中受到启发并付诸行动,共同努力,增加两岸的交流,改善两岸的关系。

(作者为多伦多退休教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