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兀鹫」拥超强胃酸 衣索匹亚高原上演吞骨秀

▲「胡兀鹫」不爱争夺动物尸体,而是喜欢吃剩下的骨头,而且整根吞下肚。(图/东方IC)

国际中心综合报导

东非衣索匹亚高原时常上演秃鹰争食场面,有一种大型鸟类「胡兀鹫」(拉丁文学名:Gypaetus barbatus)不爱争夺动物的尸体,而是喜欢吃剩下的骨头,因为拥有强力胃酸,可将整根吞下肚消化。虽然有人成功将牠们引入阿尔卑斯山,但是胡兀鹫在欧洲仍是稀有猛禽

胡兀鹫是胡兀鹫属中唯一的成员,一般会选择分布在南欧洲、非洲印度西藏高山生蛋,而每次大约能生下一至两颗。牠们通常会选择在冬天生蛋,所生的蛋才可以赶上在春天孵化;胡兀鹫从年幼起开始训练七年,才能会在弱肉强食世界生存。

世界自然遗产东非衣索匹亚的塞米恩国家公园山峰险峻,7种秃鹰栖息其中,不爱吵吵闹闹,在上空盘旋打量这一切的,是孤傲的「胡兀鹫」,牠体形庞大翅膀张开可达3公尺,下巴一搓小胡子是牠的正字标记

「胡兀鹫」通常等到其他鸟类抢完食物才靠近准备用餐,但有时也因骨头太大难以下咽时,这时牠们就会抓着骨头飞到50公尺高空接着往下丢,将大地砧板,但更神的是牠的眼力,每次往下丢都能准确命中狭窄的岩石,因此也被称骨头压碎机(Bone Crusher)。

声明:图片由东方IC供本专稿,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东方IC许可,不得部分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