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莲有靠山」影像评选出炉 741件选出32件精彩作品
▲「花莲有靠山」颁奖典礼由文总副会长陈建仁、江春男及秘书长林锦昌亲自出席,邀得奖者到场分享创作历程。。(图/中华文化总会提供 下同)
记者王兆麟/花莲报导
花莲有好山好水,是台湾的观光重镇,但花莲地震,却让观光受到影响。为了恢复花莲观光景气,中华文化总会于今年3月6日举办「花莲有靠山」影像征集活动,希望透过摄影、影音多媒体作品征集,展现出令人陶醉的美感与具当地特色的人文景致,让乡亲看到故乡的希望,将花莲之美推广及海内外的民众。
「花莲有靠山」两个月的征件期间,共征得617件摄影作品、124件影音多媒体作品,两组皆评选出首奖、优选、佳作等共32件精彩作品。文化总会11日于花莲文化创意园区盛大举办颁奖典礼,由文总副会长陈建仁、江春男及秘书长林锦昌亲自出席,并邀得奖者到场分享创作历程。颁奖典礼更有寻人启事乐团,以及曾入围金曲奖最佳新人奖的创作歌手柯智棠带来精采演出。为了能让民众重温花莲之美,文总也将于6月12日至7月1日举办「花莲有靠山 得奖影像特展」,展出所有获奖的摄影、影音作品。
副总统陈建仁表示,在地震过后,不只全国人民倾心一起让花莲恢复原本的美丽,甚至连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写了「台湾加油」,所以花莲是有靠山的,就如同布洛湾的孩子们所说:「我们就是山,我们就是花莲的靠山」。此次影音多媒体组首奖王亭婷《文化的样子》,透过影象中活泼的音乐,纪录许多族群在花莲的共同生活,展出多元独特的文化貌样。摄影组首奖王昭贵的《丰收》,捕捉瑞穗辛勤的农民,以及丰收的凤梨,用照片刻划了人跟自然的共生和谐。今天透过花莲有靠山影像征集活动颁奖典礼,希望让更多民众,关注花莲的现况,而这场活动只是一个开始,这些精采的得奖作品,将持续在花莲文化创意园区展览,也将透过网路的宣传,让全国民众一起感受花莲的美。
「花莲有靠山」比赛题材范围以花莲地区之建筑物、人文风情、生活风光、自然生态、文化遗址等为背景,平面摄影组由刘克襄、余志伟、潘小侠、潘小雪、蔡明德担任评审,此次活动共征集617件作品,评审召集人刘克襄表示,1985年国民旅游开始的时候,是胶卷底片相机的年代,花莲仍衔接过去旅游的模式,例如在太鲁阁的著名拱门下拍照,相信是大家深刻的记忆。千禧年前后我们开始注意到花莲部落、缓慢生活的情境,或是已出现将花莲当作最后净土的美好想像,此次参选作品当中也看到这部分数量最多。除此之外,还看到第三种,意即这几年来,花莲的地方特色和小风小物开始被强调出来,例如:凤梨、赏鲸、捞鳗鱼苗、水梯田、金针花,已不再是大山大水的花莲。人们找到突显出花莲的特色,以及让人想要久居理由,不只是旅行而是「生活」,产地到餐桌的旅居也逐渐成为显学。
影音多媒体组由李远、杨力州、郑文堂、卢建彰、龙男.以撒克.凡亚思担任评审,评审召集人李远表示,此次的报名作品水准很高,题材也很相近,包括不同风景、不同族群,把大家想像的花莲都拍进去。但花莲也拥有许多不同时代的移民,历经清朝、日治时代还有国民政府时代,期待大家未来能多关注这类历史的题材,与产业的变迁。
颁奖典礼一大亮点,考量花莲诸多石材,因地震而大量毁损,致不堪用而将废弃。文总惜材并串连地方,特别从震灾后受损欲废弃的石材中,精挑细选石材原料做为本次活动的奖座,将两面磨亮,并透过水刀进行精密切割等繁复工序,表面则运用喷印技术将多元色彩与天然石材独有的纹理结合,制作独具纪念价值的奖座。不但让更多的人看见花莲的美,并让原本受损的石材得以另一种纪念价值延续下去。
「花莲有靠山」影像征集活动由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财团法人台湾观光协会、立法委员萧美琴办公室、花莲县生活与创意文化艺术基金会共同主办;交通部观光局、a-Zone 花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协办;合作金库商业银行、台湾烟酒股份有限公司、升恒昌股份有限公司、福容大饭店赞助支持。
11日颁奖典礼邀请行政院东部联合服务中心许传盛执行长、交通部观光局花东纵谷管理处林维玲处长、立法委员萧美琴办公室林俞君副主任、花莲生活与创意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长李岳奇、合作金库董事长雷仲达、台湾烟酒股份有限公司花莲营运处沈世英经理、 影音多媒体组评审召集人李远、影音多媒体组评审杨力州、影音多媒体组评审郑文堂、影音多媒体组评审卢建彰、平面摄影组评审召集人刘克襄、平面摄影组评审潘小雪、平面摄影组评审潘小侠、平面摄影组评审蔡明德、宣传片导演林景川、东方拾穗农场负责人曾国旗、吉林茶园负责人彭玮翔、洄游吧创办人黄纹绮共同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