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中寺「未来与希望」讲座 洪兰谈「改变是大脑的天性」
佛光山惠中寺「未来与希望」讲座,邀请台北医学大学及中原大学讲座教授洪兰,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讲述大脑会因经验的结果而改变。/佛光山惠中寺提供
轻触眼球会感受到眼球的震动,但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影像却没有晃动?佛光山惠中寺「未来与希望」讲座,6月24日邀请台北医学大学及中原大学讲座教授洪兰,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讲述大脑会因经验的结果而改变,以此鼓励听众要有勇气做出行动帮助他人,不但可以纾解压力,还可以创造生命的意义。
洪兰说明,凡是没有生存威胁或一成不变的讯息,大脑就会视而不见,眼球的震动是为了不断产生新影像,否则重复的影像就会被忽略;大脑会产生观念,观念带来行动,行动产生结果,此结果又会回去形塑大脑。也就是说,不是经验本身,而是回应经验的方式会塑造我们的大脑。从研究显示,盲人会使用视觉区协助阅读点字,两岁失去整个左脑的孩子到了小学智商却没有变差,显示大脑是「用进废退」。
「以书瘦身、享用一生」,致力于推广阅读习惯的洪兰指出,只需要读书一个月,就可以改变大脑中负责记忆区的海马回神经的激发量,说明为什么读书可以改变气质。
他表示,因为大脑易变的特质,同样的回馈会因经验而被解读成不同的意思。所以施恩要先淡后浓,施威要先严后宽,否则昨日的惊喜会变成今日的理所当然,最后会演变成你欠我的而心生不满。洪兰鼓励结婚的夫妻,要改变自己去适应另一半,「选择只是开始,完成才是目标」。
佛光山惠中寺「未来与希望」讲座,现场观众聆听讲师洪兰精辟的演讲。/佛光山惠中寺提供
洪兰指出,昨日的太阳晒不干今日的衣服,改变心态很重要。大脑的易变也显示在决策行为上,做太多的选择会耗费大脑的能量,大脑也喜欢反刍,所以人常常会在选择之后感到后悔,其实简单就可以快乐。最快乐的不是拥有一切的人,而是自已心中能充满感恩。成功是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快乐是接受你得到的东西,「感恩和满足」是持有幸福感最重要的两个要素。
洪兰表示,有压力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他鼓励听众拿出勇气做出改变,接受不能变的部分,最重要的是要有智慧分辨改变的因子。他强调,当你觉得压力很大无法承受时,暂时放下去帮助别人,助人经验会增强自信和自我效能,进而将压力转换成解决问题的动力。
佛光山中区总住持觉居法师(左)致赠讲座纪念光碟予讲师洪兰(右)。/佛光山惠中寺提供
「为人点灯,明在我前」,洪兰指出,要「看人长处,帮人难处,记人好处」,当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做一个被需要的人,生命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