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点值的迷思

(图/本报系资料照)

健保点值问题,最近颇常上新闻媒体。除少数保障外,1点点值总是不到1。为何如此?因为业量总是超过额度。而业量为何一直那么多?是确实都是医疗需求?或其中有减省空间?答案或许见仁见智,但一个不容否认的症结是,无论病人或医师,绝大多数对于健保资源耗用,都不会「很有感」。

健保虽是保险,但主旨在照顾弱势,所以保费或部分负担都不能太高。健保费率降了升,升了又降,这些年部分负担也做了几次调整,但医院滚滚人潮的现象依旧,显见民众使用健保对生活支出的影响,并非很在乎。

个别医师对健保支出的「效价」认知,也一直影响医疗决策。举例来说,对脂肪肝,可以只评估肝脏所受影响,但脂肪肝也可能与代谢症候群有关,甚至联想到心血管疾病与癌症,所以相关检查检验都能开出来。此种「地毯式搜索」的处置,也非完全不对,但如此已等同健检,而健保不是健检。

又如,如今胃肠镜流行「止痛」处置,既然施打镇静剂,受检者就希望胃与大肠一起检查。一个人胃与大肠同时生病当然有,但更多时候,一起检查只是「图个方便」,未必符合检查适应症,不该耗用健保资源,但「体贴」的医师也可以找理由安排。

健保给付绝大多数都是论量计酬,若对资源消耗感受不深,业量就会不断上冲。而健保申报虽有核删制度,但从前10抽,核扣就乘10倍,遭人绝食抗议后,现在倍数减少,节制效果有限。在一些区域,点值其实已冲「低到不行」,只有靠部分机构自行「断头」或大家依比率「摊扣」,才勉强维持至少0.9以上。

医界努力争取点值保障,不愿辛苦被抹煞,当然有理,但如此「格局」其实不够宽宏,因为更大问题是,原本的给付是否合理?近几年来,每有新增医疗服务,提案单位都需提出成本分析,从而商议给付额度。整体来说,新增项目价格,都比旧有相近者高出颇多,所以旧项目给付「偏低」,确有调整必要。

健保局最近释出善意,将针对4、5千项医疗服务支付标准检讨,只是问题是,项目修正到定案需获各界共识,处理速度,一年可能仅5、60项,何年何月,才能盼得新旧全面「合理化」?

台湾健保相当近似福利,调整给付标准,或许短期会让医院好过些,长期仍难挡业量超额的洪流,点值问题也就无法获得解决。(作者为马偕医院前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