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服法三讀聘外看免巴氏量表 張鴻仁贊錯誤政策被導正

前卫生署副署长张鸿仁表示,政府管制外看聘用长达20年,如今立法院终于听到民众心声,解除民众使用外看的限制,将可避免许多长辈因无人照顾在家跌倒受伤的悲歌。本报资料照片

过去民众申请外籍看护,必须经由医师,藉巴氏量表评估失能等级。立法院今天通过就业服务法修正案,满80岁或70至79岁二期癌症病人,免巴氏量表即可聘用外看。前卫生署副署长张鸿仁表示,政府管制外看聘用长达20年,如今立法院终于听到民众心声,解除民众使用外看的限制,将可避免许多长辈因无人照顾在家跌倒受伤的悲歌。

张鸿仁表示,许多长辈最初经巴士量表评估不符外看使用门槛,因无人照顾跌倒、失能,受尽折磨后,才符合巴氏量表聘用外看资格,这完全违背「预防重于治疗」概念,「怎会有一项政策,不让健康人聘用外看,等到跌倒才可聘用?」松绑巴氏量表是正确方向,且政府应正视台湾面临照护人力不足问题,从源头取消外籍看护人数限制。

张鸿仁表示,面临超高龄化社会,日本早已放弃外籍看护聘用限制与人数管制政策,我国劳动部过去却人以「管制」观念出发,限制进入台湾的外籍看护人数,「这是错误政策」,政府应该以民众需求出发,民众有多少需求,就开放多少外看来台,应让市场决定照护人力供需,而不是由政府力量介入管制。

巴氏量表放宽后,民团、临床医师均提出排挤资源疑虑,担心未来照顾需求较高的民众,反而无法获得外看照顾。张鸿仁表示,出现排挤现象是因为源头照护人力的管制,只要政府不再限制外看人数,就没有排挤的问题,政府不断出手介入分配外看资源,反而会让供需失衡,出现排挤现象,呼吁各界正向看待巴氏量表新政,不要纠结于枝微末节之事。

张鸿仁表示,长者应该有自行选择受照护方式的权利,依照个别健康情况、家庭需求选择,政府的责任是让照护市场运作正常、资讯透明且品质获得保障,不应介入民众如何选择照护资源,「这不是自由民主国家该做的事」,何况并非每位长者都会选择由外看照顾,有些人不喜欢家里有外人,有些人想住在安养机构,一切应该回归市场机制。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