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演在中美战略对话的张力
(图/shutterstock达志)
中国大陆10月14日对台岛发起「联合利剑─2024B」军演。台媒对这次军演具有实战性质,进行了大量报导,战争意味浓烈。然而军演仅一日就戛然而止,如何看?
本文认为,军演有多重意义。除震慑台独势力外,这次军演应放在近期中美恢复战略对话的背景下进行观察。军演的「闪电」风格,军演后周边的相对平静,美国的「息事宁人」,显示出当前亚太地区动荡不安的国际格局中,中美战略对话具有的张力。
这样看问题的依据是:其一,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对军演的表态,政策口径是延用《与台湾关系法》中美台安全关系条款一段所采用的标准用语——「严重关切」。大陆国台办发言人则强调,美国应遵守一个中国原则,美国领导人应该注意履行他在台湾问题上对中方所做的承诺。
其二,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10月15日,在纽约举行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2024年度颁奖晚宴上致辞时表示,推动中美关系「稳下去、好起来、向前走」,这是负责任的正确抉择。谢锋还转达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贺信,提出「中国愿意同美国做伙伴、做朋友」。
其三,军演次日,习近平到福建考察两天。福建是对台军事前线,当年「8、23」炮战,「打蒋舰不打美舰」,两岸通过炮火,共同维护一个中国。福建还是大陆体现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视窗,对台政策的推行、实施,新举措,大多都是从福建开始。金门、马祖甚至有与大陆的「一日生活圈」。从这个角度看,习近平军演后立即访问福建,主要在于向台湾人民传递,大陆以和平解决作为两岸最佳选择的对台政策方针,保持不变。
以打击台独为目标看问题,忽视了军演的一个重要含义,即显示中美战略对话的张力。首先,美国判断中美博弈将是长期的。不久前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苏利文访华,以及其后中国海军司令出访夏威夷,会见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是标志性事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认为已经不能遏阻中国的发展。
但中国与全球经济高度融合,其融合程度某些方面比美国还高,比如作为最大进出口贸易国,中国的影响比美国重要得多。其次如军事实力的快速增长等,已经上升到中美关系的首要位置。因此,美国不得不从国际战略的角度,考虑中美关系。
其次,在东亚,军演成为大国显示力量的战略工具。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美国在东亚地区不可能有什么大动作,理由是因为中东冲突、以色列逼美国直接介入,俄乌战争未结,北约对东扩仍跃跃欲试,加上国内大选。美国鞭长莫及,无力顾及东亚。
这种看法低估了美国的现实主义进攻哲学,低估了美国作为地缘政治精算师,不会轻易弱化美国的「亚洲存在」。相反,美国可通过「军演」的战略工具,显示美国不但没有「退缩」,而且正在强化对「东亚的管控」。菲律宾,韩国与美国有军事协定,日本与美国有美日同盟条约。美国只要「有表态」,有「军演」,就可遥控局势,达到「引而不发」,或者「出现骚乱」等战略效果。
最突出的是10月20日,韩国联合参谋本部主办、代号「护国」的年度大规模军演,时间将持续至11月8日。日本和美国将于10月23日至11月1日,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代号「利剑」。美国「身先士卒」,除了美日韩三国各自战略考虑之外,美国对盟国行「文武之道」,推行「又拉又打」政策(比如保护费),说明军演越来越成为美国显示力量的战略工具。
中国军演之后,紧接着日韩两场大规模军演登场,中国军演其意义在于,除显示「速战速决」的能力、「兵贵神速」的战略战术,也显示中国主张的「和为贵」的军事哲学思想。台湾名嘴解释说「这次军演,美国帮了赖清德的忙」,这是一种简单的说法。「战争模式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的效果,周边国家「看在眼里」,「想在心里」。这就是中美战略对话的「张力」所在。(作者为上海台湾研究会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