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下个十亿用户!Google搜寻总监:开发以需求为出发

记者洪圣壹美国旧金山报导

行动唯一的时代当中,Google 搜寻服务早已从桌上型电脑转移到手机端,Google 最近就更新了搜寻功能,让用家不用输入整个问题,就可以得到答案。面对下个十亿用户,Google 搜寻全球产品总监德生健太郎 (Kentaro Tokusei)受访时强调一切的改变核心,不是聚焦加入新功能,而是从不曾用过网路使用者需求为出发去做更便利的设计。

Google 在搜寻演算法的开发已投入相当于超过 1,000 人年(1000 man-years),Google 搜寻支援 159 种介面语言,可在 189 个国际网域使用,每月有超过 1,000 亿次以上的搜寻量,Google 每天必须爬行(crawl)超过 200 亿个网站以跟上网页的更新速度。

现在 Google 应用程式可了解 58 种语言,可透过语音询问问题并获得语音回复的对话式搜寻,已可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与日本等地使用。Google 应用程式上的错字率已从两年前的 25% 大幅降低至 8%(准确率达 92%)。

根据国外媒体的报导,Google I/O 2015 期间,针对搜寻功能,Google Search 会直接猜测用户的搜寻内容,而且不管是 Android 装置,iOS 装置,用户不用输入整个问题,就可以得到答案。

这个新功能有点像是即时搜寻结果功能,在更新之后,搜寻结果会直接显示在搜寻列之中,当用户输入问题的前半段,Google 就会直接在搜寻列上提供问题的后半段,不用等到用户输入完,就会在搜寻结果上,提供有错误词汇、相近词汇修正的搜寻,而接下来还会导向 Apps,在搜寻结果当中,直接提供相对应的 Apps 内容,提升搜寻效率,结果会直接带领使用者找到对的 App、对的页面,甚至还会创造购物商机

记者在 Google I/O 2015 前夕,访问到 Google 搜寻全球产品总监德生健太郎 (Kentaro Tokusei),除了分享 Google Search 进程,他认为未来的 Google 搜寻服务,主要还是会在行动产品上发生(mobile first),在这当中很重要的一块就是 Voice Search 语音搜寻。

事实上,Google Search 团队终究还是希望把资讯成功的提供给每个人,希望能够做到跨装置、跨平台,首要工作就是提升 Voice Search 语音搜寻的便利性。Google 的语音功能有「运用平常对人说话的语气」、「用语音指令完成动作」及「在你提出问题前即主动提供所需资讯」等三个特色

语音搜寻的开发进程初期,让使用者只要说「OK Google!」然后说:「Call mom」,就可以拨打电话。第二阶段,可以直接说:「OK Google!」接下用更长的语言去做「设定闹钟」等事情。现在已经可以在喊完「OK Google!」 直接启动 Spotify 等 Apps,然后播放音乐

德生健太郎分享这个开发进程的用意在于告诉用户,现在语音搜寻在应用上,已经相当丰富,而且行动语音搜寻在过去一年来成长超过一倍,近一半的美国智慧型手机与平板电脑使用者知道他们可以使用语音功能在 Google 上搜寻问题并下指令,其中有 1/3 已经使用过语音搜寻功能。

从这个现象,可以看出即使语音搜寻成长迅速,但成长的关键,还是要回归到「使用者会不会去用」这件事,一但使用者去用了,就会知道现在语音搜寻体验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才会愿意再用。

也因此德生健太郎认为团队目前的很大的心力都着重在「使用者需求」上,希望透过搜寻法,让使用者简单开启一些应用程式。只要使用需求在哪,Google Search 的预测需求就在哪里,并且主动提供。

比方说像是 Google NOW,这项服务内容的更新,也是随着使用需求,去思考使用者上班、工作、刚起床的环境,透过像是卫星定位解决方案,随时主动提供用户有用而且是对的内容。

针对下个十亿使用者,德生健太郎表示,这些使用者都不是现有的网路使用者,而是在一些网路恶劣的环境当中,那些很少,甚至不曾使用网路的用户,Google 会针对这些用户,提供搜寻结果最佳化,省略掉更多会消耗网路的搜寻工具跟结果,单纯提供一样的搜寻法则给这些用户,而且会自动辨识 WiFI 不顺的地区,主动去调整搜寻法则。如果拿台湾欧美等网路环境先进的国家提供的搜寻结果导向 App 版本,那么这些 WiFi 不顺的国家地区提供的,就是「基本版本」。

比方说在印度、印尼菲律宾土耳其等地,从 2G 转移到 3G 都还是一个问题,即便是 3G 市场,跟台湾的 3G 相比,成熟度都还是不一样。因此像是 ANdroid ONE 低价智慧型手机推出,就是为了符合这个概念,只要花费美金 100 元(台币约 3,000 元),就可以拥有 Android 最新服务,又可以得到基本版本的搜寻结果,从中得到一样的搜寻体验。而且伙伴、网站可以选择要不要配合这项搜寻法则。也就是说,即便 Google Search 虽然有这样的机制,但最终还是把决定权交给网站经营者

德生健太郎表示,针对下个十亿用户,Google Search 要看的不是只有市场,而是从目前还不在网路上,未来会上网的人的使用者期待为出发点。好比说 Google Maps 搜寻,使用者在经过像是隧道这种没有网路的地方,往往出隧道就想要知道接下来怎么走,这时候 Google Maps 就要从技术的角度,在消费者进入隧道前的搜寻结果,就要去预测消费者接下的行进方向,考量到没有网路连线环境,提供更进一步的搜寻结果。

针对搜寻结果,德生健太郎要强调的是,现有的技术应该跟使用者需求分开来看,团队一直以来的做法,都是从使用者需求为出发点,然后用技术去解决,因此面对接下来智慧家庭装置是不是应该要加入搜寻功能这件事,同样也都还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