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查避难地点 北市警政App 使用率低挨轰
台北市设有6052处防空避难所、401处避难收容处所,国民党议员王欣仪(右)14日指出,多数市民根本不知道万一发生灾难要去哪躲避,也不熟悉相关资讯,北市警察局虽有推出「北市警政App」供民众查询,但下载、使用率低落。(台北市议员王欣仪研究室提供/谢佳君台北传真)
缅甸大地震、两岸情势紧张,台北市设有6052处防空避难所及401处避难收容处所,国民党议员王欣仪14日指出,多数市民根本不知道万一发生灾难要去哪躲避,也不熟悉相关资讯,北市警察局虽有推出「北市警政App」供民众查询,但下载、使用率低落,形同虚设恐无法发挥作用。警察局长李西河回应,将会采取分龄分众加强宣传。
面对全球地震频传、两岸情势升温,日前更传出中央有意将超商作为战时物资补给枢纽,王欣仪昨于议会警卫部门质询时指出,北市虽然规画6052处防空避难所、401处避难收容处所,但很多民众根本不清楚地点在哪,住家大楼或公寓若没有地下室,也不知该到哪里避难。
王欣仪表示,警局2021年建置北市警政App,提供防空避难地点查询,北市248万人口迄今只被下载10万多次,点击「防空避难」功能也仅5.9万次且包括重复点击,显见使用率低。
她忧心说,若通讯中断,App便形同虚设,更何况有些长辈可能不会使用App、甚至家中没有网路,即使政府常透过里邻活动宣导相关资讯,却未考量上班族无法参加,更无法有效达到宣传效果。
王欣仪发现,市府对防空避难由不同单位负责不同区块,建议应由府级统合资讯,且不论是战争风险或一般灾害都应加以统整,建置明确、完整的资讯专区,进一步区分战时、非战时需要的应变逃难指引及资讯,让民众一目了然甚至演练。
市民蔡先生指出,就读国小的儿女每学期家庭联络簿都要填写住家附近防空避难所、避难收容处所,但家人都不清楚地点,每次都要上网查询,而且资讯相当混乱,根本不知道有北市警政App可以查。
李西河回应,将大力宣导北市警政App,让市民知道住处周边避难设施,一旦网路中断也能了解生活场域避难场所,同时会采取分龄分众宣导,让老人家、弱势族群、上班族或外国人,皆能清楚获取相关资讯;同时一旦发生战争、灾难,市府也会成立跨局处应变中心,警局会担负起维持秩序、资讯告知及协助救治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