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好健康/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SMA奪走呼吸的力氣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是一种源自「SMN1」基因缺陷的运动神经元退化,导致肌肉无力及萎缩的隐性遗传疾病。图/123RF

马偕纪念医院医学研究部生化遗传组组长、马偕儿童医院儿童遗传科资深主治医师林炫沛。图/林炫沛提供

SMA(Spinal Muscular Atrophy)中文为「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是一种源自「SMN1」基因缺陷的运动神经元退化,导致肌肉无力及萎缩的隐性遗传疾病。既然为罕见疾病,SMA患者人数并不多,最新卫福部罕病通报名单中,SMA的通报个案数为553人,其中107人死亡,尚存活病人数不到450人,而符合治疗条件者估计应在350至400人。

多18岁前发病 症状像渐冻

许多人一听到「运动神经元退化」就会联想到「渐冻症」,确实如此,这两项遗传疾病症状类似,但发病年龄差异很大,「渐冻症」好发于50至75岁中老年人,而绝大部分的SMA病友在18岁之前即发病。

SMA临床症状为肌肉张力变差、四肢与躯干肌肉无力、肌肉萎缩,由于大部分患者均为小朋友,因此,几乎都会出现动作发展迟缓、协调能力不佳的症状,但是智力维持正常。

随着病情恶化,运动功能持续退化,严重时无法自主行动,连如厕、刷牙洗脸、拿碗举筷、咀嚼吞咽都成问题,如未能妥善治疗,最后连呼吸的力气也没有,可能死于呼吸衰竭。

3类药物治疗 别害怕背针

目前药物治疗可分为背针施打药剂、口服药、基因治疗等3种,其中以背针的临床使用经验最为丰富,2016年通过食药署审核,取得药证。但部分SMA病友及家长得知背针的施打方式,就心生畏惧,与俗称「抽龙骨髓」联想在一起,担心一不小心就可能伤及神经,导致后遗症。

事实上,国内几家医学中心医疗团队使用背针的经验丰富,以马偕为例,病友于下午办理住院手续,每剂容量约5cc,施打时间约半小时,细针穿过脊椎和脊椎之间的缝隙,进到脊髓腔,给药方式与产妇无痛分娩的麻醉药施打方式极为类似,安全性高。注射之后,躺平休息6小时以上,若无不适状况隔天就可出院。治疗第一年依照接种时程,施打6针,之后每年间隔4个月施打共3剂,对于求学阶段的病童来说,相对方便。

至于口服小分子药物,于2020年获得食药署药证,用药方式看似较为简单,但仍有其限制,该药物并不适用于幼童,再者,病友必须每天持续用药,可能会影响服药的顺从度。

SMA基因针剂治疗,药费昂贵,一剂4000多万元,创下健保给付天价纪录,即使已纳入给付,但因审核标准严格,迄今实际获得给付的仍为零星个案。

健保扩大给付 注意2重点

2024年8月健保全面扩大给付背针、口服药,但病友需注意「一生一种」、「一生一次」等两大重点。前者为SMA病友终身仅能选择一种药物,且设「下车停用」评估机制,患者在治疗前必须接受神经学、复健等多项指标的评估,并录影为证,如用药之后,不具疗效,病情退步20%以上,就需停止用药。「一生一次」则是SMA病友用药后,出现严重副作用,经特殊专案审查核准后,终身可以转换一次药物。

不管是背针或是口服药物,均能延缓病况恶化,帮病程踩刹车,且可降低感染并发重症风险,甚至有机会提升运动功能,建议病友与医师充分沟通,在选择药物之前,先接受跨科别团队详细评估,找到适合自己的初始药物,把握治疗黄金期,及早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

罕病SMA健保药物给付 规定比一比 制表/林炫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