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難租屋 面臨殘酷現實

台湾明年将步入超高龄社会,但是迎接高龄者「住」的选择与品质,却很残酷。

大都市里,随处可见「老人住在无电梯老房」的「双老」现象,不少高龄者的余生,就困在一生积累的公寓老宅里;想租屋,卫福部的调查也显示,65岁以上租屋的高龄者中,有23%面临过租屋困难。

84岁的吴奶奶原本住在三重,目前是中和乐陶居的住户。她回忆,从前她每天都要爬四层楼才能回到家,孝顺的儿子本想在附近租电梯房,可惜没人愿意出租给年过八旬的老人家。如今,她就住在青银共居的社宅大楼里,老人家的专属楼层在12楼,健康如她,平日就坐着电梯下楼,在附近买菜、散步。

面对「不好住」与「住不好」的原生宅,国内银发产业议题专家、明道大学代理校长林博文有个生动的建议,他说,日本有位知名设计师叫做「三宅一生」,他换个说法,人也应该「一生三宅」:除了原生宅、打拚事业的起家厝,也该有老后宅。他说,时代在变,如今有愈来愈多人可以接受「彼此住近一点,想看看得到,端一碗热汤过去,又不会冷掉的距离」,这种「分居而不独居」的新关系,正是他眼中幸福的安老模式。

不过,对于健康老人来说,尽管市面上开始出现各种居住新选择,但是「量」不够多,价格也不够「普惠」,在供给、需求相互考验、试探下,经营者的商业模式能否持久,让人担忧。

内政部前政务次长花敬群在卸任前接受《经济日报》采访时提到,政府尚未针对高龄者的住宅政策设立跨部会的专案小组,「这是因为过去我们都是从福利的角度思考这件事(高龄宅)」,事实上,除了长照范畴,老人居住问题涉及更多的生活服务,「这里面有太多摸索,我们只能先做实验,看看能长出什么东西来,政策再配合」。

个别业者凭着热情或着眼于商机,或许可以走得快,但少了政府大力协助,这群业者就难走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