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立委陋習不改 奢談國會改革

民进党立委邱志伟(左)、郭国文(右)等昨天举行记者会批评立法院长韩国瑜剥夺他们的质询权,并直奔院长室理论。记者潘俊宏/摄影

立法院长韩国瑜「没收」总质询引发争议:对于昨天下午表定质询的委员,想必一肚子委屈。另一角度来说,也正代表立法院习于便宜行事,凡事都马马虎虎。如今有人切实遵守议事规则,反而造成鸡飞狗跳,立法院会开了天窗,阁揆和行政官员在台上枯坐干等,登记质询迟到的立委,事后竟还好意思归咎于主持议事的国会议长和议事人员,国会尊严扫地。

立委放弃当面口头质询官员,改为书面为之,是个人的权利。但以昨天风波而言,原订下午第一棒质询的陈亭妃,中午才向议事处要求改为书面,导致下一棒的罗明才赶不到场,更后面的洪申翰等人,更是一个也不在。于是主席依据议事规则,一一唱名之后,宣告本日质询结束。

多数立委行程满档,按照质询顺序预先安排到场时间,有人临时开天窗,后面委员自然可能赶不到。若立委们觉得,院方应允许最后关头更改书面质询,就应体认到,自己可能因同僚临时不现身,提前一棒甚至两三棒上场,便不能把行程安排到如此紧凑。若立委不愿提前待命准备,就不该要求议事处可以允许自己或同僚,临时更改出席质询与否。

其实,在立院各委员会,向来是唱名不到就跳过,唯独院会才有立委临时改书面质询,主席就为其休息配合的状况。这当然是过去几位院长,政治风格都「以和为贵」,凡事绝不当坏人所致。连带所及,整个立院的管理,往往崇尚「便宜行事」,个中的「水分」甚至「油水」,也就不难想像。

立法院形象向来不佳,新国会理应展现新气象,强力监督行政部门,却陋习不改,立委们连到场开会、准时质询都做不到,奢谈什么国会改革?改革不是空喊口号,委员们若想扭转社会形象,须先从约束自身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