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新青年》战略透支风险 中美谁将面对?

中国美国提出不冲突、不对抗的新型大国关系,避免与美国发生军事安全上的战略对撞。图为9月4日,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巴马杭州G20峰会见面。(本报系资料照片

近日大陆两位国际战略研究学者,就中国是否正面临「战略透支」风险进行交锋辩论。一方认为近年来中国在战略军事上的扩张如再持续下去,将超过战略经济的支撑能力,使得战略透支风险正在逐步上升;另一方则认为面对美日两国联手来势汹汹、步步进逼的亚太再平衡,中国在东海南海萨德问题上是利益受害者被动防御者,中国不会主动推行战略扩张,因此并未面临所谓的战略透支风险。

战略进逼 战略对冲

笔者认为前者观点用意深远,目的是提醒中国领导人运用战略手段时必须高度谨慎,以慎防陷入战略透支;而后者的观点则十分明确,面对美日的战略进逼中国则有必要进行战略对冲,方能捍卫自身核心的战略利益。因此,两者的观点实际上并没有根本冲突,中国的战略军事和战略经济必须有效地相互支撑,如此才能回避战略透支的风险。

美国学者杰克‧斯奈德在《帝国的迷思》指出,大国走向「过度扩张」之路,使扩张成本大幅超过扩张收益,其原因主要在于只有通过扩张才能获取安全和权力的战略迷思,而造成这种迷思主导国家战略的根源则来自于内部政治的塑造。结合斯奈德的论述和前两位大陆学者的观点,可以推论出只有扩张迷思才会造成过度的战略扩张,使大国在战略军事的投入上远远超过战略经济的支撑能力,从而导致严重的战略透支。

以此逻辑可以进而判断,中国并没有产生「扩张迷思」的国内土壤基因,中国只会针对对手的战略进逼采取战略防御和战略对冲,只有在敌手侵犯时才会给予还击,而当前中国也确实没有走上战略扩张之路,军事支出和军事行动一直都在经济支撑能力的范围内,因此中国并未面临高度的战略透支风险。

至于一带一路、亚投行、亚太自贸区、南南合作基金等倡议方案的提出与推动,其性质均为开放式和包容式、而非封闭式和对抗式,体现了「共建、共享、共赢」的精神,是中国对美国在东亚战略进逼的软对冲而非硬对冲,也是中国在全球履行负责任大国的具体表现。与此同时,中国还向美国提出不冲突、不对抗的新型大国关系,避免与美国发生军事安全上的战略对撞。

而美国在二战之后便一直存在扩张迷思,苏联解体之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霸权,再加上911事件后面临跨国恐怖主义和全球反美力量的挑战,使美国国内的「扩张迷思」在小布时代甚嚣尘上,以单边主义取代多边主义,在没有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下美国先后在阿富汗和伊拉克发动长期的侵略战争。然而,美国的过度扩张不仅没有为美国带来更多安全,反而使经济硬实力道义软实力急速下跌,其战略透支的风险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集中爆发。

到了欧巴马时代,虽然对小布希的单边主义有所矫正,但是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计划将60%的军力部署亚太地区,鼓动日本和菲律宾分别在东海与南海搅局,提高在西太平洋军演的频次和规模,在中国周边进行战略包围。而与此同时,美国仍然继续在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等国家投入兵力,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迄今仍未进行战略收缩,美国的战略透支仍将一直持续下去。

王道将起 霸道将衰

从中国传统的战略文化视角而论,美国维护其全球霸权的战略思想是霸道主义,而中国推动其在全球和平复兴的战略思想则是王道主义,行霸道者必然进行战略扩张、也必然要承受战略透支,而行王道者则能以战略包容来增进战略资产、避免战略透支。随着中美权力转移进程的逐渐推进,未来在全球治理层面上,王道将起、霸道将衰,中美究竟何者将面临更高的战略透支风险,已是不言而喻。

作者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