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若予谦虚苦做 熬出一片天
3、40年前,看好免洗餐具的发展前景,年纪轻轻的廖若予即全心投入创业的行列。摒弃一般人眼中好用又廉价的保丽龙,她大胆采用从美国进口以纸浆做成的餐碗,直到现在芦苇、玉米制成的植物纤维餐具,客制化的贴心服务以及实体店面的展示,在在让她一手成立的「松德餐饮包装材料行」成为同行中的翘楚。
「其实,一开始时真的非常辛苦。长达一年多的时间,我每天扫街做陌生拜访,并给自己一个目标,每天最少要有三张订单才能休息。」廖若予说,台湾早期因卫生条件不佳盛行B型肝炎,在政府提倡人民大量使用免洗碗筷的年代里,她也毅然投入这个领域,从事免洗碗筷的批发。「坦白说,这个行业入门门槛不高,竞争十分激烈。」虽然也包含餐饮清洁等周边商品,如餐巾纸、杯子等消耗品,但,免洗碗筷还是占了大宗,也是她主要的获利来源。
为了创造更好的业绩,扫街等的陌生拜访,对廖若予来说只是「基本功」。为争取更多订单,当年的她甚至还一度做到24小时的全天候服务。
维持高度竞争,道道环节都注意,说真的,一般人对这个行业看似了解,总以为就只是一般的纸碗而已,事实上种类是非常繁多。」她笑说,譬如看电影时,很多人喜欢一边吃薯条一边沾酱料,如何方便使用又不会倾倒,就需要仰赖特殊的设计。
「其实我们这个行业大多是线上贩卖,为了节省开销,通常是不会有实体店面的。」廖若予进一步解释道,免洗碗筷等相关商品利润本来就有限,同行大多是透过业务员作销售,虽然门市成本高,但让客户看得到、摸得到,知道尺寸、材质,也不容易有纠纷,相对地,也更容易提高他们购买的意愿,因此从创业以来,廖若予高达数百种的品项,每一种都可以在她的门市中找到。
廖若予说:「事实上,我敢说截至目前为止,只要客户想得到的,我们就一定能做得出来,数十年来的经验累积,让廖若予公司里的仓库光是商品就多达一、两千种,品项则有数百种之多。」
「每三个月我们都会固定盘点一次,确实将商品整理好,较少使用的就作特价出清,畅销品则是马上添补以防客户临时叫货。」廖若予说,这个行业的商品汰换率很高,从商品品质到服务,每一道环节都需注意,尤其是服务,在台北,早上叫货下午一定就到,离岛的客户我们也是以最迅速的时间去处理。
说到这,廖若予忍不住感谢早期十分支持她的客户。「当年我才刚创业时,竞争十分激烈,一张单子也卖不了多少钱。如果不是有家私人幼稚园大力支持,一下单数量就很多,全台连锁店还通通都采用我的商品,那么,也不可能成就今日的我。」边啜饮着咖啡、边诉说着往事,谈及过去的一切,没有得意辉煌,廖若予的脸上尽是淡淡的微笑与满足。